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云南省)2021年鲁甸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鲁甸县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5-17 07:27:00
摘要: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82.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8783元,分别是2015年的1.4倍和1.3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4.09亿元,年均增长9.3%,是2015年的1.6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0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1亿元,年均增长9.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92元,年均增长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11335元,年均增长9.2%。全县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八)五年来,我们全力保稳定、促和谐,社会治理成效明显。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健全“法治和自治相结合、部门执法和综合执法相结合、行政执法和司法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查办涉黑涉恶案件64起,打击处理涉黑涉恶犯罪109人;侦破刑事案件1872起,查处治安案件6297起,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成功调解纠纷31559件;有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信访件办理“三率”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安全事故发生起数较“十二五”末减少25%,较大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全面推行村规民约,乡村治理更加有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持各民族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九)五年来,我们着重优服务、提效率,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不断完善政府工作规则,健全法律顾问、议事决策、社会听证等制度,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效能政府、诚信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舆论监督,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75件、政协委员提案294件,办复率均达100%。顺利完成公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多证合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行,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009项。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累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5个、协议引资286.64亿元。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始终坚持守住防疫底线,建好排查管控责任网,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统筹兼顾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实现了疫情零感染、病例零发生。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补齐短板弱项,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顺利通过脱贫摘帽评估验收、年度成效考核及脱贫攻坚普查,聚焦易迁后续帮扶,构建“社区、片区、楼栋、住户”四级网格化服务体系,做实配套产业和转移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建设“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美丽鲁甸,实施了36个项目,完成76个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了外挂防盗网、碳房、围墙和违临建筑全拆除,推进入城口提升改造、街道风貌改造,“美丽县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建成了一批垃圾集中收集点、洗手设施、公厕等,全方位推动明厨亮灶、规范管理农贸市场、定期开展清洁消毒,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全面巩固提升。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稳增长、保民生、促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1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2%、6.6%。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五年的实践步履坚实,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传承着历届班子的接续奋斗,汇聚了人大、政协的监督与支持,饱含着全县人民的智慧力量,烙印下忠诚与担当的时代印记。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和驻鲁单位,向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鲁甸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过去的五年,全县上下团结一心抓重建、战贫困、创国卫、抗疫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五年的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能无往而不胜。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守法律底线、纪律红线,锻造一支对党忠诚、干事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就能无坚而不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做到真心实意为人民,利长远、凝民心、聚民力,就能无所而不成。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短,三次产业融合度不高,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差距较大;城市辐射带动不强,城市规划滞后,规划管控不力,城市意识淡薄;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保障能力仍需加强;行政效率、服务质量、营商环境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足。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十四五”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鲁甸积聚发展动能,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坚定必胜信心,推动鲁甸高质量跨越发展。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当前,全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以及国家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战略,必将为全县在资金、项目、政策上争取更多支持,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全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四个突出特点”的重要指示,将大大加快“滇东北开发”;全市打造“一城三区”的重大布局,为鲁甸“十四五”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加快撤县设区,着力推进城市化和产业化带来更多机遇。随着都香高速、鲁巧高速、产业大道等高速公路网以及昭通新机场、渝昆高铁、攀昭毕遵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和建成,昭鲁“三个一体化”的加速推进,全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将快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为鲁甸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和省、市区域发展布局,着力把鲁甸建设成为滇东北开发昭通中心城市重要组成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长江上游绿色发展先行区,着力打造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中心、辐射滇川黔毗邻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休闲生态康养中心。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产总值较“十三五”末翻一番,达到1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和9%。cP3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聚力脱贫成效巩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举全县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并落实好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加大就业需要、产业发展和配套设施提升完善等方面扶持力度,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全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推进农业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建设。以农产品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建设、休闲农庄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聚焦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着力推动精品示范村、美丽乡村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建设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发展有序;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有效结合,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革除陈规陋习、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文明新风。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