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吉林省)2015年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白山市江源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31 发布时间:2016-09-02 10:14:21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23日在白山市江源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长 郭健刚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政府工作回顾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
    ——“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持续攀升。五年来,我们坚定转型发展战略不动摇,狠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了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协同 发展,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18亿元,年均增长8.8%;地方级财政收入33.2亿元,年均增长11.3%;财政支出 105.4亿元,年均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594亿元,年均增长2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7亿元,年均增长13.6%。产业结构进一 步优化,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9亿元,年均增长6.8%;完成农业增加值35亿元,年均增长6.7%;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254.8亿元,年均 增长9.5%,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5.0∶61.4∶33.6调整到5.6∶56.4∶38。我区先后被评为中国绿色生态果蔬示范区和中国经济转 型发展示范区。
    ——“十二五”期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宜居水平大幅提高。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着力完善城乡服务功能,人居环境更加优越,城市品 位大幅提升。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37亿元,大力实施城市扩容工程,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10.66平方公里扩大到2015年的12.14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达到76.4%。公路总里程达到612.8公里,“三横一纵一环城”交通路网格局基本形成。新建改造供水、供暖、供气管线15.44万延长米,城 市承载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保障性住房174万平方米,安置居民2.65万户,人均住房面积由2010年的23.2平方米提高到27.9平方米,城乡居 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3亿元,修建农村公路23条、42.85公里;修建饮水工程123处、河堤2.87万延长米;新增文化休闲 广场2.8万平方米;完成47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农村环境整治覆盖面位于全省前列。我区先后被评为宜居宜业典范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先 进单位;被住建部列入国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成功列入中国电信集团全国20个“智慧城市”建设标杆试点市。
    ——“十二五”期间,民生保障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投入只升不降,保障力度只增不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保障 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3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5.21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82亿元,城镇低保人均月补助标准和农村低保人均年补助标准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171元和10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10年增加3399元和5699元。2011年,我区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示范单位;2012至2014年,连续 三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县;2013至2014年,连续两年在全省民政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被评为全省综合先进单位。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累 计投入公共事业资金16.3亿元,新建改造校舍14.78万平方米,面向社会招聘特岗和专任教师265人,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白山市第七中学晋入省 重点高中序列。新建改造医疗机构13家,升级改造村卫生室56个,建设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4家,群众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成功举办5届松花石文化博览 会,我区被评为“中国松花石之城”、“中国松花砚之都”,松花石产业被CCTV首届乡土盛典评为最具活力民间文化产业。
    ——“十二五”期间,各项改革稳步实施,对外开放成果丰硕。五年来,我们坚持激活内力和借助外力双轮驱动,围绕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改革,立足提升发展速度扩 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显著增强。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推进,区政府组成部门精简到22个。行政审批改革取得实效,承接省市下放审批事项50项,区本 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84项。县级公立医院试点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区医改工作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医改工作先进集体。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工作深 入推进,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成功引进深圳富德、山东山水、长春欧亚等国内知名企业集团52个,开工建设 了富德100万吨麦饭石山泉水、白山山水百万吨水泥、欧亚城市综合体等86个亿元以上重大转型接续项目,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8亿元,年均递增 15%,是“十一五”期间的3.1倍。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3亿美元,年均增长6%,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十二五”期间,民主法制持续加强,和谐局面日益稳固。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力推动平安江源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法 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入,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实施细则,依法决策、科学决策 和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62件、政协委员提案468件,办复 率达到100%。深入开展依法治区,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工作,干部群众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区审计局被审计署授予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强化社会管理 职能,组建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全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步入常态化,2013至2014年,连续两年被授予“吉林省食品安全示范区”称号。累计投入信 访救助资金4000万元,化解信访案件1826件,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健全安全生产防控体系,深入推进“三位一体、四化融合”建设,全区安全 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不断巩固。
    各位代表,五年来经济转型发展过程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27万江源人 民的信任拥护。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群众,向武警官兵、公 安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江源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国内经济下行态势没有逆转,市场需求依然低靡,稳增长仍需持续发力;二 是我区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链条短,且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严重,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三是原支柱税源枯竭,新税源尚未补位,无法与保民生、促发展等刚性支 出的增长保持同步,财政压力巨大;四是体制、机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五是安全监管和信访维稳工作压力大,“平安江源”建设仍需 进一步深化;六是部分干部思想固化,缺少复命精神和担当勇气,与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新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必 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实施绿色转型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提速赶超的黄金期;是加快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市争先、全省进位,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期;是保障和 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任务紧迫而艰巨,使命神圣而光荣,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科学决策,抢抓机遇、顺势前行。
    从国内大形势看,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主基调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将持续深化。从我区小环境看,传统产业支撑力下滑几近谷底, 接续产业补位起速不快,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实现换挡不减速的难度很大。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以创新的举措保运行,转变思维、科学决策,确保经济社会平稳 过渡;必须以前瞻的目光看发展,坚定信念、保持定力,全面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坚定意志,走出一条逆境中求生存、转型中再发 展的路子。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也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从宏观层面看,随着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新旧增长动能的 加快转换,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不断提升。加之,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礼包”的捆绑出台和省政府建设吉林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政策的强化落 实,将为我区做优传统产业、做大接续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市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 实施,白山市委、市政府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将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这将为我区在集聚长白山特色生态资源和打造白山绿色转型发 展核心等方面赢得主动。从自身潜力看,经过多年的奋力攻坚,我区一大批转型接续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逐步摆脱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依赖,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步 入快车道。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区上下凝聚合力、争先进位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推动全区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随着鹤大高速、临辉高速和四白高铁的建成通车,将加速我区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辽宁经济带、白通丹经济带的有效连接,将带来信 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大量涌入,江源大开放、大发展的潜力将得到全面迸发。纵观“十三五”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于我有利。我们必须 增强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 优、优势更大的发展新路。
   “十三五”期间,我们按照区委《关于制定江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的总体要求,确定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至“十三五” 期末,地区总产值达到290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9.8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5亿元,年均增长 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27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1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为全面完成上述目标,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打造江源新的品牌形象,未来五年,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打造白山经济振兴新引擎。牢记发展第一要务,以建设实力江源为目标,牢牢把握全面转型升级主线,狠抓创新引领、结构优化、集群发展三个重点,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创新引领,打造创业洼地。坚持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新发展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打造众创、众 包、众扶、众筹发展平台,引导鼓励大众在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等新兴领域创新创业,不断汇集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更加突出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 体地位,聚焦国家战略导向和重点产业发展,引导鼓励企业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和研发资金投入,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以创新发展激活企业内生动力。 到2020年,引进高端人才100名以上,研发各类新产品150种以上,创建“四众”支撑平台15家,新兴领域实现产值占全区经济总产值15%以上。
    优化结构,重塑竞争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坚持“有中生新”,持续做精传统支柱产业;坚持“无中生有”,不断发展壮大转型接续产业,尽快建立 新的动力支撑,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切实增强我区经济发展的持久力和爆发力。一方面,着力在煤、林、铁、建材四个传统优势产业数量和原材料外销总量上做减 法,通过资本重组、整合重构等方式,引导资源型企业走精细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不断释放传统支柱产业势能。另一方面,着力在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大服 务四个转型接续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型建材四个战略新兴产业数量规模、链条拓展上做加法,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向发力,积极引进建设一批 辐射带动型、科技支撑型大项目,引导接续型企业走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持续提升转型接续产业支撑力。到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 5.4∶54.6∶40,传统产业精深加工率提高20个百分点,转型接续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0%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30亿元,年均 增长8.7%。
    集群发展,夯实转型格局。坚持“差异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投融资机制,通过联营、入股、独资等方 式,全力推进吉林人参生命科技、长白山绿色食品、干饭盆生态健康、松花石文化创意、江源煤化工、新型建材、矿产冶金新材料、木制品精深加工八大特色产业园 区建设,着力构建项目集群、链条互动、产业互促发展新格局,切实增强我区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力。到2020年,八大特色产业园区核心项目全部建成,每个园区 引进建设亿元以上项目8个以上,上下游产业链项目10个以上,基本建成完整的产业链条。5个特色产业园区进入省级以上园区行列,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0 个以上。
   (二)坚持协调发展,打造白山功能拓展新空间。以建设魅力江源为重点,在高标准推动城区规模做大、服务功能做强的同时,充分发挥江源在白山扩容拓展方面的重要节点作用,主动承接文化、体育等城市功能,实现空间上的连接,功能上的融入,努力打造宜居宜业新江源。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