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辽宁省)2015年建昌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辽宁省政务公开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735 发布时间:2016-02-19 14:19:57
摘要:2016年建昌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6日在建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王洪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县委的正确领...
2016年建昌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6日在建昌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王洪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勇于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推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十二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实现303.5亿元,较“十一五”增长47%;其中2015年预计实现5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5.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十一五”增长60.4%;其中2015年预计完成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8亿元,较“十一五”增长48.6%;其中2015年预计完成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08亿元,较“十一五”增长126.4%;其中2015年预计实现26.7亿元。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10084元,同比增长8%。
 
  1.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县遭受了三次严重的旱涝灾害,农业特别是传统种植业损失巨大。但通过补强生产条件短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积极措施,农业发展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实施测土配方施肥89万亩、秸秆还田34.7万亩;完成节水工程27.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12万亩、土地整理项目5.3万亩;建成农建骨干工程1350项。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土肥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栽植核桃12万亩、桃2.5万亩、苹果1.7万亩,发展其他经济林7340亩,改造山楂园和梨园2.5万亩。发展蔬菜大棚5万亩,建设国家级蔬菜标准园6个、市级蔬菜标准园6个、大型工厂化育苗中心5个、标准化畜牧小区126个。创建国家级玉米高产示范区25个、省级玉米高产示范区6个。流转土地28.5万亩,建立了5个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培育了31个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农民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650个。2015年联合汇源集团创建的万亩桃园,为全县农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开辟了新路径。
 
  2.县域工业进入转型发展期
 
  “十二五”期间,在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我县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县域工业受到严重影响,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仍然分别累计达到46.7亿元和6.8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围绕生态立县战略进行了结构调整。引进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工业项目21个,完成投资16亿元。关停了水泥厂、煤矿、小型金属矿和红砖厂等一批有违生态功能区定位的企业。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加强。食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4亿元,入园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9亿元。八家子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建设取得新成效,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能力45吨的垃圾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回收再选生产线、环境综合治理选矿厂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3. 服务业发展态势强劲
 
  “十二五”期间,我县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增加值累计实现134.2亿元,GDP占比达到44.2%,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撑产业。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28家限上企业逐渐成为拉动全县商贸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创建的县城中心商贸集聚区被评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014年创建的城东商贸物流集聚区被评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两个集聚区累计营业收入达114.3亿元。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电子商务正式起步,辽西旅游商品网上平台、“云易购”平台正在搭建,工商银行总行推出的“容易购”电商平台投入运营。2015年举办的“消夏美食文化节”为城区“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龙潭大峡谷国家级地质公园、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六股河漂流等3个景区成为3A级景区;打造了梨花节、冰雪节等季节旅游项目;开发出梨花石、根雕、建昌评剧、皮影戏等一系列旅游商品和文化展演产品。以“食宿、旅行、购物、娱乐”为基本构成的旅游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15年全县旅游业收入达到6870万元,是2010年的4倍。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达121.5万平方米、销售额实现37.3亿元。
 
  (二)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城乡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5年,经省评审验收,建昌县成为葫芦岛市首个省级生态县。
 
  青山碧水蓝天工程成效明显。完成荒山造林190万亩、草原沙化治理44万亩、矿山地质环境绿化1650亩,连续三年荣获“辽宁省造林绿化先进县”称号,2013年荣膺“全国绿化先进县”。实施河道综合治理 67.2公里,完成水土保持工程62万亩、人工湿地工程8万平方米、新城区截污干管工程9.8公里,2015年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园区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9座,其中5座已运行或达到运行条件。蓝天工程项目得到有效落实,全县二级标准天数年均达到336天以上。
 
  宜居乡村建设全面加强。2013年开展宜居乡村建设以来,共有130个村成为市级宜居达标村、16个村成为市级宜居示范村。全县农村累计新建垃圾池1989个、垃圾填埋场6处;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71户;新安路灯5784盏;栽植乔灌木165万株、花草215万株;粉刷美化墙面10.6万平方米,修建文化广场104个;建成景观性道路边沟护墙11.1公里,修建景观节点12处、民族特色牌楼4处。
 
  (三)民生保障有效加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五年来,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
 
  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争取国家、省、市扶贫专项资金1.1亿元,定点扶贫单位投入、捐赠款物5.9亿元(含贷款)。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20.3万人减少到2015年年末的5.78万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劳动力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5年,建立了更加有效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实现提档升级。
 
  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组织劳务输出超过70万人次,提供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岗位7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助学救助5615人、发放救助资金1007万元;医疗救助超过1万人、发放救助资金1292万元;临时救助50835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442万元。新建了8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敬老院规模逐渐扩大,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托管病人超过3200人次。投资9000万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5.1万平方米。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10处,解决了10.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实施了火车站广场、昌盛广场和轿顶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改造城区小街小巷12条,城区新增绿化面积46公顷。实施硬化铺装工程29万平方米、排水管网工程60公里,3万吨净水厂即将投入使用。完成了1807户供水低压区改造和1822户供暖低温区改造工程。凌河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对大凌河城南段进行了生态治理,凌河新村2万平方米回迁楼工程竣工。实施了谷杖子变电所增容改造、66千伏昌玲线建设等重要电力基础设施工程。城区公交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出租车公司组建完成,新客运站即将投入使用。兴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打开了建昌开放发展的通道;完成了161.2公里县级以上主干线公路、桥梁大修工程,建设村内道路“一事一议”工程754公里。2015年,完成了兴凌、珑小、黑后3条主干线公路64.5公里大修工程,对城区朝阳路、红旗街、建设路3条主干路进行了全面改造。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义务教育实现了城乡均衡发展,改扩建校舍121处,县城教育布局日趋完善,新建农村乡镇教学楼15栋,建昌一中迁入新校址;587名师范毕业生进入教学一线,完成了100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重大疾病补偿标准逐年提高,居民健康电子档案建档率达到70%,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称号。2015年,积极稳妥地实施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乡镇分别成立了“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了28个乡镇文化站、276个村农家书屋、12个社区书屋、20个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9.1万户;东大杖子战国墓地被列入“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国家和省级科普基地5个,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四)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和政协报告、通报工作。“十二五”期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611件,办复率达到100%。
 
  政府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廉政和效能监察,公车私用、公款宴请、铺张浪费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严格执行“约法三章”,2013年之后没有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财政供养人员和“三公经费”实现只减不增。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得到有效落实,行政审批效能明显提升。取消、调整、合并行政审批事项64项,组建了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和27个乡镇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企业注册实现并联审批;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实行了“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认真落实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2012年,乡镇水利站实行水利局和乡镇双重管理;2014年,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和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15年,组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完成了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职能整合。
 
  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防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深入开展。强化政策法规宣传,民族宗教领域团结稳定。治安消防管理不断强化,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严厉打击,出色完成“十二运”安保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校园安全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积案化解率逐年提升。“六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群众法制观念日益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呈现了新变化,取得了新成绩。特别是各驻建单位,坚持以振兴建昌为己任,充分履行职责,积极献计出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十二五”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发展与困难并存、转型与阵痛相伴的五年。回顾过去,我们之所以能成功化解各类矛盾、战胜各种困难,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人民坚韧不拔、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驻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驻建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建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十二五”期间县政府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做法,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坚持、探索与完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建昌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支撑发展的产业仍然处在培育阶段,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入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民生质量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公职人员中不廉不勤现象依然没能从根本上杜绝,政府建设和发展环境需要努力改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敢于面对,勇于担当,切实解决!
 
  二、“十三五”期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6—2020年,是实现全县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设富庶美丽、和谐幸福新建昌的关键时期。从宏观发展环境判断,未来五年,我县将会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但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特惠政策,未来五年,我县的公共服务供给、社会保障能力将会得到巨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将会得到更好的改善。二是脱贫攻坚工作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扶贫政策、资金、项目供给将会更加丰富,脱贫助力将会明显增强。三是我县继列入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后,又被列为京津冀生态协同圈范围,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将迎来更加有利的时机。四是随着“一带一路”、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县的各项产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产业结构调整将会更加主动有效,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十三五”时期县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遵循“四个着力”要求,牢牢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红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培育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为主攻方向,以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北振兴三大战略为牵动,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协同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大幅提高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和幸福感,全面建成充满活力、富庶文明、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小康建昌。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