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东省)饶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饶平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9 发布时间:2018-02-20 08:18:31
摘要:。“十二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均高于省市平均增长水平,2015年达226.77亿元,约占全市的24.9%;人均生产总值达2.56万元,与经济实现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22%。...

提升拓展生活服务业。拓展家庭服务、养老服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生活服务业,扩大服务供给,促进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规范家庭服务业市场秩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领域,推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旅游等领域互动发展。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水平,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大力实施旅游总体规划,深度挖掘、整合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生态有机融合,提升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发展水平,建成潮州市旅游网的重要节点,着力打造旅游强县。
第三节  增强产业竞争力
大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推进品牌和质量建设,增强产业平台承载能力,提升饶平产业竞争力。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围绕饶平重点发展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品牌运营、上市融资和兼并重组等,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壮大民营骨干企业,支持重点行业建立产业联盟,提升产业上下游协作水平。到2020年,培育2~3家产值超10亿元大型水族机电企业,培育6家产值超亿元的水产品加工企业。
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投融资的财政资金支持,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推进品牌和质量建设。围绕水族机电、陶瓷、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特色轻工业,以及单丛茶、铁皮石斛、盐焗鸡、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农业,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发展一批名牌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做大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搭建饶平品牌培育平台,深入挖掘饶平特色产品、优势产业的市场潜力,提升饶平地方品牌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强质量技术标准化工作,鼓励支持企业和机构参与编制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提高生产制造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
促进园区扩能增效。大力推进闽粤经济合作区、台商投资试验区、潮州港经济区、厦深铁路饶平站区、产业转移园径南分园和低碳工业园区等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产业平台承载能力。借鉴国内外先进园区建设经验,探索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新模式。大力引进大型骨干项目,辐射带动相关要素和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主导产业突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第六章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贯彻落实潮州市“一中心、三片区”区域发展部署,结合饶平功能定位、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发展潜力,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打造“两片区”经济空间新布局,促进全域实现统筹协调发展。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线格局。按照省主体功能区开发指引,提升拓展以黄冈、钱东镇为中心的县城组团,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柘林半岛建设临港工业基地,与黄岗、钱东镇联合发展滨海城镇群,北部以三饶镇、新丰镇为中心,建设日用陶瓷工业基地;重点保护黄冈河生态廊道、汤溪水库及其水源涵养区、海域岸线和基本农田,加强对海山(海滩岩)、西澳岛(黄嘴白鹭)、山门山(苏铁蕨)、大埕湾(海洋生态)、溜牛礁(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和西岩山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的管制,推进对青岚省级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和管理。强化主体功能区分区管控,实施差别化配套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
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工业园区、潮州港区、高铁饶平站区、旅游集聚区等重点发展区域规划,加快推进乡镇和村庄总体规划编制,构建饶平空间规划体系。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总依据,突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控性地位,探索推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各类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第二节  调整经济空间布局
结合潮州市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综合考虑饶平县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文化提升等因素,优化全县经济空间布局,打造饶平“两片区”经济发展新格局。
北部片区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依托北部片区的上饶、饶洋、建饶、新丰、三饶、新塘、汤溪和浮滨镇,立足生态环境优势,突出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产业,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山水自然和人文历史、乡土文明与城市品质相融合,构筑宜居宜业宜游的“潮人生态家园”,努力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构建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壮大茶叶、岭南特色果蔬和药用作物等一批特色农产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打造一批生态农庄。加快生态工业发展,推进工业生产绿色化、低碳化,促进陶瓷行业转型升级。深度开发绿色生态旅游和革命老区文化资源,串联旅游景点景区,推广特色旅游路线,提升特色生态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吸引力。用好原中央苏区县和革命老区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中部和沿海片区打造闽粤台融合发展桥头堡。依托中部和沿海片区乡镇,立足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对台开放前沿阵地等优势,以闽粤经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为引擎,加快产业园区、港口基础设施和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将潮州港建设成为服务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出海大通道和开放合作支点;积极承接珠三角、海西经济区和台湾的产业转移,加快高端产业项目集聚,推动港城联动发展,推进滨海新城建设,努力打造闽粤台融合发展桥头堡,建设成为粤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第三节  推进闽粤经济合作区建设
充分发挥闽粤交界、面向台湾的地理优势,大力推进闽粤经济合作区饶平片区建设,加强合作联动,争取粤闽两省政策叠加,重点承接珠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台湾地区等产业辐射,将合作区打造成为粤闽台融合发展桥头堡。以综合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通过产业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落地,引领国道324跨省交界启动区、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启动区、樟溪低碳工业园启动区加快发展。
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强化跨区域的互联互通,重点推进国道324改造升级、沿海大通道、潮州港疏港铁路等工程建设,打通赣南、闽西、梅州等原中央苏区的出海通道。强化启动区与中心城区、潮州港与周边港区的交通联系,争取开通对台客运航线。完善启动区内部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潮州港通用、专用码头和进港大道等疏港公路建设,完善合作区港口集疏运体系,改造提升樟溪低碳工业园交通网络配套体系。
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园区给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重点建设引韩济饶等供水工程,促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与现有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有效衔接。推进电力能源设施工程建设,重点建设蓝屋(坪溪)220千伏、海山(高堂)110千伏、碧春(下岱)110千伏、新联(樟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汫洲站110千伏、所城站110千伏变电站扩容等项目。进一步完善饶平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区域电网建设。
推进现代产业工程建设。以国道324跨省交界启动区、樟溪低碳工业园启动区为载体,推进水族机电、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商贸服务、商务办公等现代服务业。以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启动区为主体,加快石化、煤炭水产等专业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重点推进粤东天然气配套管线项目、粤东LNG储备站、怡华石化成品油储备库、广东海润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物流产业基地。加快饶平高铁货运站建设,发展综合商贸物流和特色专业物流。稳步推进石化、能源及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第四节  打造海洋经济特色县
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依托海洋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强海陆统筹和综合开发,增创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科学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蓝色经济竞争实力。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港-产-城联动发展,积极融入粤东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和粤闽海洋经济合作圈,推动临港工业快速发展,打造区域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大力建设潮州港临港循环经济工业园、潮州港现代临港物流集聚区和西澳港区物流基地。加强“海上牧场”柘林湾深水网箱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供港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建设,探索发展远洋捕捞,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品加工,做大做强名牌水产品,建设国家级水产品主产区。搭建产学研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台湾的渔业资源和技术,推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基地化发展,提升海洋渔业产业化水平。开发“中华海龙”、海上温泉“七夕井”、西澳岛“白鹭天堂”、三百门海水旅游度假村、柘林湾双岛旅游区等一批滨海旅游景区,促进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打造滨海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海洋环保意识。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力度,严格执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海洋倾废审批制度,全面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大力整治养殖污染。执行南海伏季休渔和禁渔期、禁渔区制度,严控海洋捕捞强度,大力开展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加快建设增殖放流种苗生产基地,推进溜牛人工鱼礁、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完善突发性污染事故和海上灾害应急机制,提高海洋灾害及海洋污染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柘林湾美丽港湾规划建设,把饶平县建设成为广东省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县。
第七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接潮州市燃油燃气网、供电网、互联网、水网、综合交通网、绿道网、商贸物流网、旅游网等“八网”,落实潮州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提高支撑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饶平实现经济社会振兴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建成内联外通、衔接顺畅、服务高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完善公路交通建设。加强高速公路、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协调推进宁莞高速、大潮高速等项目建设,构筑以黄冈镇、三饶镇为交通枢纽中心,覆盖全县、联通全省的“六横三纵”公路网络体系。重点推进闽粤经济合作区、火车站场区、临港工业区、县城次中心区的公路建设。大力发展大运量、低污染的绿色交通,推广使用新能源运输工具。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到2020年,全县新建公路里程累计超170公里。
协调推进铁路建设。加快龙漳汕铁路、潮州港疏港铁路建设,做好修建瑞金经梅州与广梅汕、厦深交叉至潮州港的疏港铁路建设协调工作,加快潮州港与全省、全国的铁路网连通。推进铁路、公路、水路、公共交通信息的互联互通。发展客票一体联程和公铁联运。
加快港口设施建设。加快潮州港建设,完善码头泊位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构建“一港三区”临港经济发展格局,打造成为地区性重要综合性港口。以大园区谋划、大产业构建、大项目推进,推动临港产业聚集发展,培育壮大临港产业集群,建设新型临港产业基地。
完善客货站场配套。加快多元化客货运站场建设,完善客货物流站场布局。重点推进厦深铁路饶平汽车客货运站、宁莞高速公路浮山货运站、粤东物流中心、茂芝汽车客运站等站场及配套工程建设。
第二节  提升能源保障水平
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进绿色能源应用示范,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网络,确保能源安全供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
推进电力电网项目建设。高效发展清洁煤电,有序发展气电,鼓励发展太阳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可再生新能源。加快大唐潮州电厂新增机组和变电站建设。加快电网主网架向“分区模式”过渡,增强电力分区供应和相互支援能力,提高配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提升电网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开展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绿色变电站建设。推进智能电网应用试点,发展智能用电小区。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