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东省)饶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饶平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9 发布时间:2018-02-20 08:18:31
摘要:。“十二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均高于省市平均增长水平,2015年达226.77亿元,约占全市的24.9%;人均生产总值达2.56万元,与经济实现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22%。...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推动饶平县经济社会加快振兴发展,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生态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加快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引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适应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盼,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加快实现人均生产总值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目标。
——改革创新。增强改革意识,把改革作为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全面转变。
——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协同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
——开放合作。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推动外经贸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对内经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绿色低碳。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促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公平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推进依法治县,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居民收入,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同富裕。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节  发展战略
围绕饶平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把握正确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工作抓手,大力实施振兴崛起战略、工业强县战略、以港兴城战略和闽粤合作带动战略,引领饶平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振兴崛起战略。抓住广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契机,以追赶全国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为起点,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县的扶持政策和闽粤合作机制,加速全县工业化发展步伐,推进县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富民强县和社会和谐,加快实现饶平全面振兴崛起。
——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工业规模化、集群化和高端化发展,培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以工业快速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提高饶平发展竞争力。
——以港兴城战略。充分挖掘区位交通和岸线资源优势,强化港口、对外航运通道建设,促进相关产业和要素资源集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潮州港经济区,推进县城黄冈镇及沿海各镇城镇化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加快城镇化发展。
——闽粤合作带动战略。以福建、广东共建闽粤经济合作区为契机,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政策叠加优势,推进跨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合作机制创新,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带动饶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打造粤东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四节  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饶平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全县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人均生产总值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取得积极进展,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释放活力,实现加快振兴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经济总量规模大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到2020年达4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到2020年超过4万元。投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5%以上。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3%以上。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16:44:40,工业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凸显,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加快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交通、水利、园区建设“三大会战”取得显著成效,燃油燃气网、供电网、互联网、水网、综合交通网、绿道网、商贸物流网和旅游网等“八网”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发展软硬环境进一步改善。
——社会民生得到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覆盖面大幅提高,实现较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居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硕。节能减排有效推进,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新突破,引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加快发展,打造成为广东省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达到省市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要求。
——体制机制建设成效显著。全面深化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在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促进形成体系健全、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和激发社会活力。法治饶平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和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章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将顶层设计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深化各项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到2020年,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农村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等领域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第一节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和完成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各项改革任务,力争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充分激发各种经济成分活力和创造力。
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严格履行资产评估报告备案和核准制度,建立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和依法公开查询系统,依法保护产权主体产权权益。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加强国有资本监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台,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清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促进非公有经济健康发展。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落实负面清单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放开所有竞争性领域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建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继续推进“三旧”改造和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支持饶平融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本地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各类新型金融业态和服务,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守信企业“绿色通道”和失信企业综合惩戒机制。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饶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探索解决确权政策、纠纷调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成果检查验收等关键环节的重大问题。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推动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开展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合作改革,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创建省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县。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三单”管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落实完善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建立饶平PPP项目库,有效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
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按照国家、省、市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将政府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各级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全面规范政府采购制度、投招标制度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强化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逐步提高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标准和覆盖水平,推进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化改革。健全地方税征管体制,培育地方税源,推进税收征管法治化、信息化、便民化。
第二节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以提高政务透明度、政府工作效率和政策稳定性为目标,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优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强政府在发展目标、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职能,以及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健全以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产业、价格、土地等政策为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优化政府机构职能配置,按照省市机构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强化基层公共服务管理能力,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创新乡镇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建立合法科学、精简高效的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完善县直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职能调整目录,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动态评估、管理和调整。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推广并联审批,明确办理时限,加强行政管理事前咨询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集中开放式政务服务体系,完善“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便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工作协作,推行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推广政府购买服务。
拓展升级电子政务。升级完善县电子政务平台和行政审批系统,逐步实现政务公开、信息查询、网上办理、便民服务的网络化、电子化。加强县电子政务平台与省市网上办事大厅的全面对接,到2018年建成省、市、县和乡镇统一互联的电子政务系统。整合110、119、120等服务平台资源,建立“12345”服务热线,确保群众24小时向政府部门求助、报案、查询、监督、评价。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转变职能、分类管理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理顺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关系,推动有条件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重点推进学校、科研院所、医院、文化场所等事业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探索建立法定机构,将专业性、技术型或社会参与性较强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交由法定机构承担。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