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东省)饶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饶平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9 发布时间:2018-02-20 08:18:31
摘要:。“十二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均高于省市平均增长水平,2015年达226.77亿元,约占全市的24.9%;人均生产总值达2.56万元,与经济实现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22%。...

第三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逐步将决策咨询、标准制定、行业规范、行业统计分析等技术服务和行业管理职能,以及社区事务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等公共服务和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管理,引导依法开展活动。
健全村(居)民自治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以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为基础的村(居)民自治制度。全面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践,探索建立村(居)民议事、评议、立约、监督等制度,实现村(居)民自治制度具体化、体系化。推进村(居)政社、政经“两分”改革,依法厘清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责。
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制度,重点对城乡基层社会服务机构专业人员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社会工作知识培训。加大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残障康复、婚姻家庭、职工帮扶等领域社会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支撑的工作机制,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逐步建立覆盖全县的志愿服务体系。
第四章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新引擎
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基础,以推动全面创新为着力点,以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和鼓励创业创新为手段,促进创新驱动成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动力。到2020年,饶平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显著提高。
第一节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支持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稳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引导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财政、企业、社会资本协同投入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大税收、金融、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项目后补助、政府贴息、奖励、股权等政策措施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促进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执行力度。鼓励设立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新创业风险投资领域。
鼓励支持建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支持企业设立一批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加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闽粤经济合作区、潮州港经济区、樟溪低碳工业园、钱东盐焗鸡产业基地等载体,推动大中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进一步整合和汇聚各种创新要素,搭建专业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传统特色产业技术升级。全方位拓展与中山市专业镇的对接合作,推进中潮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一批合作项目取得实效。
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和省市各类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传统制造业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促进形成一批有特色的创新企业集群。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努力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中小微创新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导向作用,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发挥广东工业大学饶平科技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
第二节  积极推动全面创新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撑引领全面创新,提升社会生产力。
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围绕饶平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组织实施重大专项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支持水族机电、陶瓷制造、食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生产制造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岭头单丛、铁皮石斛、深海网箱养殖、岭南水果等特色农业技术水平。支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协同创新,促进全产业链升级。
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商业模式创新文化,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顺应世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鼓励“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重点支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服务、在线供应链平台、创客等新型创新平台发展。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契机,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新业态,增强产业竞争力。
大力推动全面创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推动”的原则,推进饶平特色农产品、传统轻工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文化旅游等的市场创新和品牌创新。加强市场创新,以博览会、展销会、巡展等为载体,将实物展示、现场交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观摩体验、品牌服务、品牌培育等功能有机融合,为企业品牌培育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三节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围绕饶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流动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设人才强县。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县综合职业培训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民技能提升储备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努力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借助产学研合作、互派交流等方式,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试点,打造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建设一批工程创新实训基地,推进实施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探索实行学历、职称提升补贴等激励机制,增加高级专业技术聘任岗位,促进在职人员提高素质。加大“扬帆计划”等人才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快培养和引进饶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
培养引进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培养引进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科技创新服务人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围绕服务三农,立足绿色发展,培养引进一批电子商务、网络技术、旅游策划、广告宣传等专业人才和创业团队。培养引进一批人事代理、人才测评、心理咨询、人才选拔、就业指导等专业服务人才,提高创业服务水平。面向科技成果产业化需求,培养引进一批掌握产业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加快饶平专业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科普人才培养与在职培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加强人才资源整合优化工作,促进饶平与珠三角、福建以及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人才交流和合作。聚焦传统特色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鼓励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多种方式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向饶平流动,同时加强饶平有关人员的输出培训和跨区流动。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完善人才评价认定机制,创新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条件,扩大评价范围,增加人才评价和认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加强人才激励,改进科技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实施特殊津贴制度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加强人才供需预测和监测,建立多层次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人才在医疗保健、住房、配偶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四节  鼓励支持创新创业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加强饶平创新创业环境建设,激发群众创造活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发展大众创新创业。结合饶平现有的产业园区、研究机构、创新平台等,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鼓励支持创新大众化,促进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网络、社交和资源共享空间。落实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创新创业门槛,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创新意识和创业文化,营造崇尚科学、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稳步推进金融创新。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壮大创业投资规模。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设立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创业基金、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和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信贷支持创新创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收益债和上市融资。
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完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和创新网络的开放共享,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创新服务新模式,支持设立产业创新中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行为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参与度与积极性。
第五章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广东制造强省战略,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集群。
第一节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制造业集聚发展,以引进增量带动存量提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依托潮州港经济区,积极承接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港口机械、石化专用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打造临港装备制造基地。积极承接周边地区大型石化项目配套产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石油深加工及中下游深加工产品,打造粤东新型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做大做强特色轻工业。优化提升水族机电、陶瓷、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提高质量和安全标准,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促进兼并重组,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发展。重点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强产业链招商,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闽粤经济合作区为载体,加强招商引资,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生物制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若干新兴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发展的新兴增长点。扶持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应用市场培育,引领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贯彻落实制造强省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和主攻方向,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为重要抓手,加快饶平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研发制造智能化装备和产品,提高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制造、网络制造和绿色制造发展。实施“机器代人”计划和“互联网+”专项行动,推广应用数字化装备和ERP、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D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加强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促进全产业链升级,拓展附加值高的增值服务,发展服务型制造。
第二节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服务业发展速度,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生产服务支撑能力,提升生活服务水平,支撑服务工业化、城镇化稳步向前推进。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8%以上。
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生产服务业。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仓储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第三方物流等现代物流业发展,构建紧密联络汕潮揭及周边地区的商贸物流网络。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生产服务业的应用,鼓励发展新兴业态。实施“互联网+”专项行动,推动与知名电商企业合作,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完善服务配套。推动生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提升生产支撑服务能力,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