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南省)2017年汝城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汝城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 发布时间:2018-01-08 08:18:32
摘要: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13亿元,同比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17.3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4.34%,比上年提高27.1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94.73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5亿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251元、9322元,同比增长10%和12%;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8%,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8.7%。...
(二)突出有效投资,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抓手,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坚定不移抓项目。继续开展“双百”计划和“七个十”工程,全县安排重点项目115个,总投资322.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4.3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9.64亿元,占28.42%,社会投资74.67亿元,占71.58%。重点抓好理学古镇、长安生态城旅游文化产业园、罗泉温泉综合开发、G357线集龙至永丰段改造、现代农业产业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积极包装、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争取中、省项目资金27亿元以上。严控政府债务增量,有序处置政府闲置资产,大力化解政府存量债务。积极推行PPP模式,充分激活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盘活土地存量,扩大供地增量,解决项目用地困难。深入推进项目建设“五比五看”活动和“五个一”工作机制16,实现责任“无缝”对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蹄疾步稳促改革。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系列改革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三去一降一补”、行政审批制度、商事登记制度、盐业体制、投融资体制、司法体制配套等改革,持续推进“一次办结”、户籍制度、文化教育、城管执法体制等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加强与中国中铁、省社科院、省农大等单位对接,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继续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激励知识型人才科技企业发展,力争新增市场主体1100户、申请专利40件以上。抢抓机遇扩开放。紧扣生态农业、休闲健康养老业、文化旅游服务业、高新技术、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定位招商,补齐产业短板,壮大产业集群。瞄准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重点区域定向招商,吸引“央企入汝”“外企进汝”“汝商回汝”。锁定一批中国500强企业、上市企业等战略投资者定点招商,提高招商针对性和精准度。加强已签约项目跟踪衔接,力争引进投资上亿元项目5个以上。围绕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定责招商,力争实际利用外资1.15亿美元、内联引资45.24亿元。
(三)突出市场主体,大力推动产业升级。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不断提升产业层次。着力打造粤港澳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推动农业向“品牌化”升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总产达到20万吨以上。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种植绿色蔬菜18万亩、有机茶叶8000亩、特色水果4000亩以上,抓好金晋农牧、汇莱食品、帝亿生物科技、金润茶业等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创建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4家、省级标准化养殖场2个。注重品牌兴农和商标富农,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个以上。加强农网、农超、农企对接,扶优做强“山佬古”鲜蛋、汝之辣、白毛茶、旱塘硒山茶等特色品牌,推动农业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着力打造全省绿色工业示范基地,推动工业向“高精新”迈进。把绿色作为工业发展的底色,积极构建以绿色能源、绿色矿山、绿色制造、绿色销售为主的低碳循环工业体系。落实产业园区发展“20条”17,加快建设“一区多园”,促进产城融合。加快兴业大道、第二自来水厂、高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以上,努力提升园区承载力。实现汝华美味、钜创光电等项目竣工投产,莞汝产业园、汝商创新科技园等商会组团项目顺利入园。突出发展“三精两新”工业,重点抓好永恒石材、隆源珠宝、群峰药业、群力复合材料、白云仙风电场二期、狮子岭风电场、连坪风电场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企业“双联”帮扶活动,助推企业发展,力争规模企业达到50家以上。着力打造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基地,推动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加快推进热水国际温泉度假中心、德寿山森林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积极打造“重走长征路”等精品旅游线路,融入“湘粤赣”红三角旅游圈。开展中国山地户外健身休闲大会等系列节庆活动。实现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和国家级爱国教育基地,德寿山森林公园创建国家AAA级景区目标。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以上。继续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工作,发展互联网+、商贸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产业,抓好农惠通电商产业城二期、湘粤赣边际商贸物流中心二期、区域特色品牌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加快碧桂园汝城项目实施。创新发展金融业,确保新阳村镇银行如期开业。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四)突出乡村振兴,加快建设美丽汝城。围绕建设“现代田园温泉城市”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生态宜居的新型城乡发展格局。打造精品县城。加快推进“多规合一”,优化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加强城市设计,强化规划执行。加快城市建设,完成公安局技术用房、为民服务中心三号楼、新汽车总站等项目建设,抓好莲郡嘉苑、爱莲名邸、莲升华府、君莲山庄、商会大厦二期、广电多功能演播厅、移动大楼、气象观测站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抓好污水处理管网二期、旧城停车场改造、东岗中路、城区次干道等项目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启动智能停车管理诱导系统建设,以铁的手腕开展城市建设打非治违,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颜值。争取上半年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核验收。打造秀美乡村。推进卢阳“理学古镇”、泉水“茶香小镇”、暖水“康养休闲度假小镇”、三江口“森林艺术小镇”、热水“国际田园温泉小镇”、大坪“商贸小镇”、文明“长征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抓好新型智慧乡镇、小城镇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实施金山村、北水村、石泉村等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力争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2个。规范农村建房,完成“空心村”改造10个,启动小康新村建设10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城乡给排水一体化、龙虎洞水库灌区改造、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加快水口至罗泉、热水至三江口、岭秀至丫头坳、联民大桥等路桥工程建设。抓好文明、延寿、南洞、濠头公共交通建设,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积极实施农网改造,新建10千伏线路75千米。打造生态品牌。打好污染整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汝城”建设。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和“五绿”工程18,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以上,创建“湖南省秀美林场”2个。认真推行“河长制”和“湖长制”,抓好浙水河、淇江等河道治理。深入开展“洁净乡村四年行动”,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3500座以上。抓好大气污染、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工业生产等污染防治。加快东江湖生态环境保护、乡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五)突出普惠共享,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做到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惠民举措只增不减、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只增不减,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全民共享发展成果。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继续实施省市确定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坚持促进就业与引导创业并举,新增城镇就业36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500人。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进五险统一征缴工作。实施更加合理的社会救助办法,完善特困人员供养、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等救助体系。成立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完成保障房安居工程136套。全力共谋社会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抓好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工作,完成职教新城整体搬迁,加快县一中、县二中、县七中提质改造和玉潭学校、热水镇学校、芙蓉学校建设,着力化解城区“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抓好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热水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人民医院二期、中医院康复大楼、精神病医院扩建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不变、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不变”的工作方针,切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国保单位修缮、云头书院二期等项目建设,抓好“汝城古祠堂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县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湖南省太极拳交流大赛等赛事。努力提升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实现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全覆盖。抓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四上企业”19入统入规工作。推动民兵调整改革,加快村级(社区)民兵营建设,促进军民融合进一步发展。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打造省级人防宣传教育示范性基地。稳步推进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机关事务、移民、档案、气象、史志、红十字、残联、武警、消防、邮政、科协、工会、共青团、妇女、老龄、儿童等工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共建和谐汝城。大力推进依法治县,开展“七·五”法治宣传。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天网”工程,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完善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妥善解决信访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单四制”,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动物防疫、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