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西省)2016年阳泉市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阳泉市矿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461 发布时间:2016-12-02 07:38:30
摘要:2016年8月3日在阳泉市矿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矿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乙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历程中...
——2016年8月3日在阳泉市矿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矿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乙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六大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励精图治、求实奋进,五年来,我区先后荣获省级以上荣誉200多项,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绩。
  ——因地制宜谋发展,区域经济展现新活力。我们大胆探索具有矿区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径,五年来,着力在税源培育、破解区划不合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方面寻求突破。总部经济稳步壮大。从阳煤集团新成立公司和原材料供应商入手,通过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引进总部类企业入驻。截至2015年底,全区总部类企业达到421户,实现纳税3.6亿元,较“十二五”初期翻了一番,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提高了29.4%。在经济下行、一些重点企业纳税呈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公共财政收入依然实现增速发展。飞地经济成效显现。探索以飞地经济模式破解项目落地难的问题,与兄弟县区签订了共同发展飞地经济协议。五年来,累计引进飞地项目14项,吸引资金72.6亿元,桃林欢乐世界、联升办公设备等5个项目投产或运营,实现了与兄弟县区融合发展,为飞地经济向纵深发展、由点及面,实现行政托管乃至最终区划调整的“三步走”战略打下了一定基础。工矿区改造取得实效。积极研究国家政策,努力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难的问题,“十二五”末,我区成为全省2家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独立工矿区之一。上级各类财政转移支付及补助从“十一五”末的1.97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的3.83亿元,增长94.4%。五年来,共争取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各类补助资金13.53亿元,是“十一五”的1.7倍,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723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4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4.6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63.8%;全区财政总收入由4.2亿元增加到5.82亿元,年均增长6.74%;公共预算收入由2.11亿元增加到2.95亿元,年均增长6.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9亿元增加到23.2亿元,年均增长12.5%,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综合施策调结构,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五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努力补齐三产短板,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科技创新卓有成效。区财政累计投入科技研发经费2724万元,争取上级科技专项资金255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63项。组建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科技机构8个,成立了阳泉鲁晋新技术转移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民营科技企业11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7件,全市排名第一。非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积极发展金融业,先后与长安信托、兴业银行、同信证券、平安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对接,与平安银行太原分行、阳煤集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搭建“政银企”平台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五年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近3亿元。实施“互联网+”行动,启动了“淘宝社区”建设,在桥头地区设立了电商“孵化器”。建成放心早餐店12家、便民蔬菜直销店31家,在部分社区建成“15分钟便民商圈”。“十二五”期间,全区三产增加值从14亿元增长到25.1亿元,年均增长12.4%;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1.2%增加到22.8%,提高了11.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竭力打造宜居城市,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努力改善人居环境。规划引领作用增强。我们遵循“多规合一、产城融合”理念,与市规划部门共同完成了矿区建成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为城市改造提供了科学指导。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春天、蔡洼新居等项目付诸实施,五年累计新建保障性住房1997套,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实施了主要街路亮化、路面维修改造等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工程,协同驻地单位开展了矿区供水管网改造、赛鱼桥综合改造等项目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区容区貌明显改观。开展了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力取缔马路市场,规范早、夜市经营行为,拆除违章建筑10万余平方米,新建和改造便民市场9个。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清理小广告,实现小广告实时清理常态化;在赛西路试点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实现环卫作业“管干分离”。全区新建、改造公厕27座,创建省级保洁示范街2条、省级城市容貌示范街3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连续五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建、更新绿化面积60余万平方米,新建精品公园5个,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达标验收。大力实施“蓝天碧水”、“治污减排”工程,积极治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协同驻地单位对3300亩煤矸石山开展生态修复,污染燃料禁燃区、噪声达标区、烟控区覆盖率均达100%,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我市成功创建“三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提升治理水平,和谐社会呈现新局面。坚持先行先试,努力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促进社会平安和谐。社会治理不断加强。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实行了“网格化”管理,探索实施了区直管社区“扁平化”管理综合体制改革。建成了全省首家县级政府举办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设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年处理上报信息1万余件,办结率97%以上。智慧矿区启动建设。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2015年建成并完善了社会治理暨智慧矿区综合演示平台,实施了智慧消防、智慧养老等9个智慧矿区项目,华北首家智慧文化自助图书馆、全省首个虚拟智慧档案馆建设被山西电视台、黄河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打造了矿区社会治理的升级版和新名片。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制定了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责任追究办法并开展履职考核。梳理安全生产权责清单316条,厘清了安全监管的职责范围。防汛、森林防火工作经验及“人防”加“技防”打击盗采国家资源措施得到上级肯定并在全市推广。修订应急预案66部,建成应急避险场所9处,组建区级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平安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纵深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案件发案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市级“平安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实行区级领导定期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一批群访、多年信访积案得以从根本上化解,全区信访秩序明显好转。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群众诉求,建成矿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实现了“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为困难群众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我们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改善民生放在政府工作首位,五年累计在民生方面投入21.32亿元,占到区财政支出的73%。认真办理为民承诺的50件民生实事,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投入近3亿元,实施了87项校园建设工程,彻底消除了C级危旧校舍。为全区中小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29个,配备计算机2579台,全部配齐了各类教辅设备。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评估认定。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公办幼儿园5所,审批设立规范化民办幼儿园11所,累计新增幼儿学位1700余个。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区高中学校五年累计为国家高等院校输送人才4000余人。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群众性文艺创作异彩纷呈,多个文化节目荣获全国群星奖,通过了国家基层文化园区标准化试点验收。提出了“一街一业、一社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富有矿区特色的文化产品,煤雕、剪纸、铝箔画等特色文化产业由最初的“初创”向规模化经营迈进。中国工业版画阳泉研究院落户矿区,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工业版画新秀展”。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组建全科医生团队63个,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优生优育优教”,被中国计生协会确定为“全国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启用药品远程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实现了药品流通全程管控。实行食品安全三级监管,在餐饮服务行业推行“明厨亮灶”,群众饮食用药更安全、更放心。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8万余个,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设立特困帮扶救助基金,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机制,保证困难群众及时受助。为89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年累计为50余万人次发放各类帮扶救助金1.4亿元,低保、廉租房租赁补贴应保尽保,社会保险“五大险种”实现全覆盖。“十二五”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25元,比“十一五”末净增9210元,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着力加强社区建设,社区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生活补贴逐年提高,在职社区干部人均月收入比“十一五”末净增1200元。新建和标准化改造7个社区办公场所,实现了38个社区健身路径全覆盖。建成8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我区被授予“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赛鱼小学创建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里沙坪社区创建成“全国科普示范社区”,我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力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区”。大力推进科技治超,无人值守治超检测系统投入使用。高质量完成阳泉市矿区志第二轮修编任务。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与此同时,双拥共建扎实深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防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妇女儿童、老龄事业、红十字会、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持之以恒转变作风,政府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通过推行“综合代理制”,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完成了机构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公车改革等各项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切实强化审计、监察作用,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学习讨论落实活动,以“钉钉子”精神集中解决“四风”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三公经费支出年均下降35%。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主动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五年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意见建议491件、政协委员提案430件。坚持依法行政,聘请法律顾问团队,对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进行法律把关。公开权责清单898项,全力推进“六权治本”。委托省测绘局对矿区行政边界进行坐标化,为依法依规履职尽责提供依据。实行了部门负责人定期授课,政府班子成员带头学习政策法规,全区干部政策水平、法律意识全面提升,研究政策、依法办事已成为多数干部的工作习惯和行动自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组织“中国梦”系列活动,建成国家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单位29个。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赵泉祥、全国百姓口碑警察侯明华等一批先进典型,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既努力解决当前问题,又科学谋划长远发展的新路径、新办法,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驻地各单位特别是阳煤集团积极参与、鼎力配合的结果,凝聚着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矿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阳煤集团步履维艰,而我区经济结构性矛盾没有彻底改变,对驻区大型企业依存度依然很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传统产业亟待提升,新兴产业刚刚起步,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多元化支柱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人才流失严重;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与群众期盼还存在差距;社会治理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各种不稳定因素相互交织,保稳定压力加大;一些干部工作不够主动,激情不足,破解难题的办法还不多,服务发展的能力需进一步增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以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勇气,务实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