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7年凤冈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凤冈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 发布时间:2019-08-19 08:24:32
摘要:2016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58亿元,同比增长13%,是2011年的2.6倍,年均增长15.7%;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95亿元,同比增长22.6%,是2011年的5.8倍,年均增长42.2%;完成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亿元和2.8亿元,同比(由于国家“营改增”和结构性减税)分别下降6.89%和9.75%,分别是2011年的2.3倍和1.7倍,年均分别增长18%和1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5亿元,同比增长12.5%,是201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4%...
MF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加速崛起的十大举措。MF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奋力补齐加速崛起的最大短板。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升园区规划建设水平,推进花坪与经开区功能有效互补和产城一体,拓展发展空间。全面完成园区路、水、房、电、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到2018年标准化厂房达到100万平方米,卫生、交通、金融、培训、娱乐等功能配套,努力夯实园区要素保障,强化精准招商,园区产值突破150亿元。坚持以有机原料为依托,全产业链有机为标准,加快发展有机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确保到2021年,实现茶叶加工产值60亿元以上,茶酒年产量突破1万吨、产值20亿元以上,茶保健品、茶化妆品、茶饮料等系列产品产值10亿元以上。把长博生态产业园建设成为牛产品研发和加工中心,实现年屠宰肉牛20万头,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大米、万寿菊等特色产品加工产值25亿元以上。加快以水电、风能、光伏发电为主的能源开发,力争冉渡滩、德隆水电站和风能、光伏发电站建成投产,确保到2021年实现能源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配套等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大力支持传统优势企业改造升级,更加注重大型企业引进和建设,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积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创新企业和上市企业。到2021年,努力引进国际国内大型企业3家以上,新增10亿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培育引进中小企业100家以上,上市企业5家以上。MF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奋力做强加速崛起的产业基础。以“调结构、壮规模、强品质、创品牌、扩市场”为重点,对内建机构、定目标、强规划、明政策、严考核,对外重衔接、争项目、揽人才、抓宣传、扩市场,建成茶叶和肉牛两大百亿级产业。建立健全有机农业创建体系,有机茶基地认证达到基地总面积的20%以上。强力推进省、市、县、乡四级农业园区建设,到2021年,将田坝有机茶叶生产示范园区、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园区等5个园区建成10亿级省级农业园区,太极生态文化养生园、百里桂花现代农业示范园等10个园区建成5亿级市级农业园区,确保每个乡镇有1个县级农业园区、每个村有1个现代农业示范点。在省级农业园区内打造一批富有特色、主题突出的“有机文化小镇”和“有机文化村落”。深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业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涉农物资准入和使用,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奋力推进生态、绿色、有机、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成黔东北有机农产品检测中心、西南有机食品集散地和贵州有机产品云交易中心,将凤冈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战略,加快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创建,严格公共品牌使用制度,继续深化以锌硒为特色的“凤冈锌硒茶”公共品牌运营,全力申报以有机为特色的“遵义绿”绿茶公共品牌。以企业为主导,以资本化为手段,以茶叶产业精深加工、抱团发展、品牌经营、市场开拓、质量安全“五大革命”为主题,加快推进凤冈农业集团化发展,带动农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农业领域全面开放,加快“农旅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旅游工作者华丽转身。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16],着力在农村资产融资上取得重大突破。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土地规模流转,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MF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加快推进山地特色城镇化,奋力做实加速崛起的最大增量。按照“高标准规划、高端化运作、高质量实施”的原则,全面完成县城五大棚户片区和老城风貌改造,加快推进南部新区建设,拓展县城区域。加强智慧城市、低碳城市、海绵城市[17]建设,完成县城管网入地,合理布局县城停车场,建成奥体中心、南部新区市民广场等一批地标性建筑和公共设施。突出龙潭河景观打造,加快凤凰山公园、西山森林公园和乡镇山体公园建设。按照“一街一树、一街一景”要求,加快实施街道绿化美化,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8%以上。强化城市管理,确保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努力打造“精而美、特而优”的特色旅游城市。高标准建设一批体现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特色风物的小城镇和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小镇、旅游小镇、商贸小镇、养生小镇,到2021年,建成省级特色示范小城镇5个、市级特色示范小城镇6个。按照黔北民居“七要素”[18]要求,深化“富、学、乐、美”内涵,用景观的标准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乡村,打造一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创建全覆盖,让乡村与城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MF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奋力打造加速崛起的强大引擎。探索实施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农旅一体”特色,围绕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紧扣开放式景区的特点,坚持包容式发展方向,继续推进市场化发展、资本化运作,进一步完善茶海之心景区“管委会+公司+镇政府”管理运营模式,结合土地流转,推进村集体、旅游专业合作社参与景区建设、管理和运营,继续探索其他符合实际的景区管理模式。以茶海之心景区为核心,完善电瓶车道和栈道步道,完成景区主景观通廊改造,加快推进瑜伽主题酒店、温泉酒店等接待设施建设,建成禅茶主题文化园,完善“快进慢游”体系,确保茶海之心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旅游休闲度假区。以太极生态文化养生园为重点,加快推进以历史文化、农业观光、休闲康体为主题的景区建设,确保太极生态文化养生园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依托万佛峡谷、六池河、盖阳山、玛瑙山、中华山等优势旅游资源,加快形成项目化,梯次推进旅游综合开发。围绕主景区配套打造特色旅游节点,实现产业发展与旅游开发有机融合。建成龙潭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蒲水河省级湿地公园并通过国家和省级验收。积极主动配合做好百里乌江画廊综合旅游开发。建成五星级标准酒店2家、国家休闲农庄品牌酒店5家、精品茶庄100家、特色乡村民宿400家。加快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实现景区景点信息化全覆盖。综合运用互动式新媒体营销模式,积极筹办旅游节会活动,大力支持凤冈禅茶瑜伽旅行社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知名旅行社对接合作,通过景区打造、服务提升、宣传推介,让天下宾客齐聚凤冈。到2021年,以“一城一心两翼两区”[19]为骨架的全域旅游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带动就业人数年均分别增长30%、32%、28%以上。MF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5.加快推进全域信息化,奋力增强加速崛起的重要支撑。全面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工业、智慧旅游、智慧城市和智慧农业。加快各类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联网,全面实现智能化办公。积极引进国内知名电商企业进驻凤冈,加快电商产业园建设,全面升级电子商务,努力推动“凤货上行”,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积极推广“互联网+”等新型商业运行模式,建设物联网交易平台,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发展电子商务企业10家以上,到2021年,确保大数据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MF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6.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筑牢加速崛起的生态屏障。深入开展“月月造林”活动,大力实施封山育林、生态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大县城、集镇、村庄、公路沿线及主要河道沿岸等区域的绿化美化,突出绿中添彩,丰富生态景观的色彩层次。加大乌江流域和洪渡河、六池河、蒲水河、蜂王河、辉塘河五大水系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五年专项治理行动,大力实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加强城乡和园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县城3万吨污水处理厂,实现乡镇污水处理、村寨污水生态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三个全覆盖,确保到2018年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围绕山、水、林、空气等元素,切实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做大生态工业、做强现代山地特色有机农业、做优山地旅游业、做精养生度假产业,向全世界卖山卖水卖生态、卖茶卖酒卖健康。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强化生态红线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两个问责”,努力构建政府、市场、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面推进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活动,积极倡导绿色、文明、健康消费理念,不断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