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徽省)2018年濉溪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濉溪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9 发布时间:2017-12-27 16:33:08
摘要: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增长12%;财政收入33.8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314亿元,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2亿元,增长11%。其中: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量居全省县级第7位,有望连续3年保持在全省县级前10强。1-10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县级第7位;财政收入总量位居全省县级第13位。...
推进规划提升工程,描绘“美丽城市蓝图”。在县城总体规划指导下,修编老城区、旧城区、河西区控制性详规,完善各类专项规划编制。推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布局。突出创新、协调、绿色、文化等特点,加强城市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尽快完成南部次中心城市设计和8个专项规划编制。规范规划审批机制,强化“规划即法”意识,严肃查处违反城乡规划行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和一贯性。
推进城市“双修”工程,共筑“生态宜居梦”。实施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增强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安徽省卫生县城。加快沱河东路、S202(改为城市道路)等8条道路改造,拓宽改造沱河路老濉河闸,推进智能公交站台、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等项目建设,实施城乡道路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强化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公共事业管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增绿专项行动。推进工业污染物排放、建筑施工扬尘、秸秆禁烧等综合整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萧濉新河、南沱河、怀洪新河、乾隆湖、凤栖湖“三河两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佳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面源污染防控。推进闸河东路公园等园林景观和S202省道两侧、闸河西路等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提升市场化、精细化管绿护绿水平,构筑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园林生态体系,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开展造林绿化攻坚,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建设。
推进“两治三改”工程,编织“幸福安居梦”。围绕老城区改造提升、城市空间拓展、园区土地释放、南部次中心建设,高效推进棚户区改造,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老城变新城、旧城换新颜、河西区基本建成、南部次中心框架拉开。加快建设北苑风景、东观御园等老城区棚改项目,完善教育、医疗、商业及水电气等市政设施,让老城人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享受优质的生活配套服务。加快老旧小区改造,通过道路硬化、排水管道疏通等,让小区“脱胎换骨”。坚持依法、公正、阳光征收,全年完成房屋征收任务131万平方米。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城市法治化、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有效治理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托起百姓“产业致富梦”。坚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推进镇政府驻地扩容提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打造2-3个特色小镇。刘桥镇要依托凤栖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推进自行车运动体育小镇建设。百善镇要依托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载体,发挥柳孜大运河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等优势,推进百善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建设。临涣镇要发挥古镇、红色和茶馆等文化资源优势,结合古镇开发项目建设,打造特色小镇。
(五)聚焦支农惠农、富农利农,在振兴乡村经济上奋力突破。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整治提升农村新面貌,打造“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的美丽乡村。
做强产业“富农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推进4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治理、增粮工程、粮安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建设100万亩专用品牌粮食、50万亩标准化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国家优势农作物制种基地。提高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引进和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突出项目支撑、科技引领,推进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区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特色经济,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深化改革“活农村”。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调动种地农民、务工农民、返乡农民积极性,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0家、示范家庭农场3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完善新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强化金融支农,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展“劝耕贷”,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推广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贷款,缓解“三农”融资难题。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统筹推进水利、林业等领域改革,全面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综合治理“美农村”。强化城乡协调发展理念,将城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城镇基础设施、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整治等资金向乡村倾斜,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继续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实施垃圾收集市场化改革,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稳妥推进村委会换届,选优配强村干部,带领百姓致富奔小康。
(六)聚焦消费需求、经济转型,在提升服务业水平上奋力突破。现代服务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追求。围绕企业和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提速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商业规划布局。高标准编制《濉溪商业网点规划》。规划建设主城商业综合体、河西商业综合体、濉芜产业园区商业综合体。围绕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和特种商品市场,规划建设商贸物流园区、商贸物流中心、商品配送中心,打造1-2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商贸流通水平。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智慧物流配送,推进县开发区、濉芜产业园物流中心和物流园等项目及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促进濉溪大市场、淮海国际商贸城等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引进社会资本建设三堤口、三里庄、龙兴桥等菜市场,完善城市公益性市场体系。加强品牌建设,组织一批特色小吃申报“老字号”品牌。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培育和发展电商主体,壮大电商产业规模,推动一二三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推进县电商产业园、濉溪镇新经济产业园、百善物流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项目建设,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千年运河、千年口子、千年古镇”文化资源,谋划实施一批旅游产业项目,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开展创“A”创“星”活动,做靓濉溪特色旅游品牌。同时,推进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社区照料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提升对外贸易水平。全面落实外贸促进政策,推动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重点加大汽摩配、铝制品深加工等产业扶持力度,引导出口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培育外贸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优势产业、成套设备和劳务“走出去”,开辟国际市场,扩大贸易渠道。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6亿美元。
(七)聚焦改革攻坚、服务实体,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奋力突破。改革是濉溪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力破解影响发展的“壁垒”,释放发展活力,增强内生动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创业愉快、创新愉快、发展愉快。打造优质高效营商环境。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多证合一”,完善落实“先照后证”抄告制度,全面履行“双告知”职责。加快网站平台建设,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全年注册个体工商户3000户、私营企业900家。畅通实体经济 “血脉”。鼓励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完善续贷过桥资金管理运行机制,壮大产业基金规模,提高“税融通”服务水平,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全年新增贷款20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36亿元。支持企业直接融资。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支持金融机构优化网点布局,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强化项目建设用地保障。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方式,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000亩。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有效处置一批“僵尸企业”,盘活存量土地、资本、房产等资源,为园区建设发展腾出更多空间。加强土地供后监管,杜绝批少用多、供而未用、低效利用等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完善综合治税监控机制,强化大宗税源、主体税种和非税收入征管。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等政策,严格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优化支出结构,保障美丽乡村、现代农业、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支出。提升建投集团融资、管理、资本运作和盈利能力与水平。强化人才用工服务保障。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深化校企合作,加强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和产业工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引导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稳定劳动者队伍。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