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7年桐梓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桐梓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926 发布时间:2017-07-17 08:29:35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1月25日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桐梓县人民政府县长冉贤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6]学习教育和“五梳理三带头”[7]解放思想大讨论,锲而不舍反“四风”,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和并联审批,政务服务更加便民利民。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495件、政协委员提案472件。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县监察部门立案537件,结案484件,崇廉尚洁的氛围进一步形成。统计、气象、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妇女儿童、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人民武装、国教(人防)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绩。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得益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为桐梓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的驻桐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桐梓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令人鼓舞,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任务艰巨;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足,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投资增长乏力、财政增收困难,稳增长、扩总量的任务艰巨;少数干部作风不实、服务发展能力不强,转作风、提效能的任务艰巨。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下更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尽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殷切重托!
 
未来五年工作部署
 
今后五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更是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看到,贫穷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县情没有变;处于负重爬坡、后发赶超的发展阶段没有变;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更要看到,我们拥有中央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支撑;拥有贵州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遵义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等机遇支撑;拥有贵州北大门交通枢纽的区位支撑;拥有干部群众思发展、盼跨越、奔小康的动力支撑。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打破才能得生机的勇气、取直自然出新路的智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新跨越!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交通三大战略行动,打造新型工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养生度假基地、重庆卫星城市“三基地一城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贵州最美北大门,争当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排头兵。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突破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以上,突破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以上,累计完成230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突破1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以上,达到5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408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达到18800元。确保2016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201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全面建成贵州最美北大门。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三大战略”,补短板抢先机,全力增创后发赶超新优势
 
(一)全面推进大扶贫战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向贫困决战,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全力抓好“五个一批”[8]工程。建成蟠龙新区、芭蕉等16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确保3360户13231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完善脱贫产业投入机制,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加强生态补偿脱贫,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为护林员;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学生全学段帮扶机制,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切实兜牢社会保障网底,决不允许冲击道德底线的事情发生。统筹抓好扶贫资源整合。推进脱贫政策与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等政策无缝对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攻克产业脱贫难点。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用好对口帮扶资源,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突出抓好扶贫机制创新。推广“三变”[9]改革经验,探索“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新型扶贫模式,建立贫困户动态管理和脱贫户后续帮扶机制,确保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不返贫、能致富。强化县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的“三包”责任制,进一步筑牢脱贫攻坚责任链,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二)深入推进大交通战略。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未来五年,我们将投入100亿元,构建外通内联、畅乡通村、安全便捷的“五纵四横一环十联线”[10]公路运输网络体系。打通“主动脉”。建成黔渝快铁、习正高速、G75复线,开工建设金沙至桐梓高速公路。建成桐梓至官仓、松坎至狮溪、花秋至风水、酒店至天坪、安山至小湾、黄莲至水坝塘、杨公岩至容光集镇、木瓜大田坝至龙塘等二级公路291公里,实现乡乡通二级路;建成羊磴至石林、夜郎至石壕等一批出境路,实现与周边县区互联互通;建成桐梓客运站和一批零距离换乘交通站点,打造黔北渝南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疏通“小循环”。打通马鬃同良至新站四兴等一批乡镇间断头路,新建尧龙山至花坝等一批旅游路。建成撤并建制村硬化路1540公里,全面实现“村村硬化路、寨寨联户路”。融通“管养护”。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护”工作机制,提高养护水平,确保农村公路“畅、安、舒、美”,持续高效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三)加快推进大数据战略。坚持把大数据作为我县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完成产业规划编制。依托国家智慧水务云计算中心(娄山云),以打造“中国水谷”为目标,加快编制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培养、产业配套升级规划,构建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及运营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形成数据收集能力大、分析挖掘应用广、开放共享程度高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成“中国水谷”技术研发、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深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三年会战,加快光纤局域网扩容升级、农村宽带延伸、广播电视网络改造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宽带”、城乡“三网融合”[11]、公共服务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到2021年,县城50兆、农村20兆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达70%以上。发展核心关联业态。大力发展涉水智能终端、智水生活等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打造“中国水谷”。推进娄山关大学生创业园、渝遵大数据服务外包基地、甲骨文人才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积极引进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电商物流等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大数据核心龙头企业5家以上,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企业10家以上。到2021年,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突破100亿元。
 
二、打造“三大基地”,调结构促转型,全面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一)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基地。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盘活存量和招引增量双管齐下,培育主导产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双轮驱动,加快构建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产业为重点、民营企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新格局。提升工业园区承载力。按照“园城共建、产城一体、同城管理”要求,重新规划建设以打造“中国水谷”为引领的高新区和承接产业转移为主导的经开区,完善生产性设施,配套生活性设施。加强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推进园区规划、融资、建设封闭运行。提升园区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园区产业集聚能力。到2021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突破280亿元。提升新兴产业引领力。深入推进“百企引进”工程,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风能、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铝、钛为原材料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现代物流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到2021年,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0家,产值占工业经济比重提高到20%以上。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深入推进“千企改造”工程,加快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煤及煤电化企业升级改造。支持铝厂发展深加工,拓展产业幅;支持钛厂做大做强,打造“西南钛都”;支持煤化工、电厂发展补链产业,实现集约集群发展;持续推进煤矿兼并重组,释放煤炭产能,完成原煤产量1500万吨以上。提升民营企业支撑力。大力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倍增计划”,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企业成本,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支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引进市场主体发展农副产品、旅游商品、特色食品等加工业。确保到2021年,民营经济主体突破3万户,新增微型企业1800家,培育上市企业10家,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60%以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