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7年荆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荆州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11 发布时间:2017-01-26 09:08:59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1月7日在荆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杨 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和过去六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
 
    未来五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壮腰工程,把荆州建设成为湖北经济新的增长极、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重要中心城市,奋力实现荆州“十年大振兴”的宏伟蓝图。
 
    未来五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一极两中心”,实现“十年大振兴”。
 
    ——打造“新的增长极”:经济总量跃上3000亿元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打造湖北经济新的增长极。
 
    ——建设“两个中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将荆州建设成为江汉平原现代化中心城市、长江中游重要中心城市。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共抓大保护。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探索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以最严密的制度、最严格的管理、最严厉的执法,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绿地”工程,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呵护江河湖泊,守护黑土地。
 
    ——构筑大交通。把“大交通”作为厚植发展优势的加速器。推进沙公高速南延线、江北高速东延线、二广高速改线等工程,建设依托沙公高速、沪蓉高速和襄荆高速的中心城区内环,建设依托荆州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公铁两用桥的高速公路跨江外环,形成“二环三横六纵”市域快速通道。加快国省干道改造升级,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公路骨干网;进一步打造“一港十区”沿江港口群;建设荆州机场和2-3个通用航空机场;推进“两横两纵”铁路网建设,构筑衔接顺畅、功能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打造长江中游具有铁水公空联运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培育大产业。把“大产业”作为引领发展的“牛鼻子”。落实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实施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工程,进一步壮大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3个千亿产业和电子信息、轻工建材、纺织服装3个五百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行一个产业一个园区、一个产业一个规划,重点对接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上下游关联企业,按照规划定位推进产业招商、精准招商。把文化旅游作为荆州换道超越的引爆点,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创建国家级华中农高区,实施创新农业,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建设大城市。把“大城市”作为推动发展的主载体,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科学编制中心城区、县市城区、中心镇、特色镇等功能明确的城镇体系规划,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统筹“一江两岸”,促进江陵、公安与中心城区融合联动发展。支持松滋、石首、监利、洪湖竞相发展,促进人口集聚、功能提升和规模合理扩张,建设中等城市。以荆州开发区、纪南文旅区、华中农高区和荆北、沙北片区为引领,以“五城同创”倒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升级,增强城市意识,塑造城市特色,努力建设美丽家园、平安城市、幸福荆州。
 
    三、2017年重点工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出口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以扩增量、提质量为根本,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改造传统产业与引进新兴产业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解决我市工业“小、散、低”问题上内外并举、双管齐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六大主导产业规划,完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机制,引导产业、资金、技术向全域同类园区集聚。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进“两化融合”,促进农产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服装、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以荆州开发区为主战场,以公安、洪湖、石首汽车产业集群为支撑,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谋划汽车整车制造。支持江陵县发展新型煤电煤化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兴工业。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新一代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弘扬“工匠精神”,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开展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以优质产品、名牌建设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激活市场主体。发挥担保平台、“助保贷”“新农贷”、续贷调度资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补偿金作用,重点支持科技小巨人、中小微企业“小进规”“规改股”“股上市”,确保净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继续推进福娃集团“211工程”、中兴能源“222工程”、白云边集团“2211工程”,扶持沙隆达、凯乐、恒隆、能特、四机、拍马等企业冲刺百亿元产值,支持荆州美的打造全球第一冰箱生产基地。
 
    以华中农高区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更加重视农业基础地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市场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创建百亿斤粮食大市。实施江汉平原国家级土地整治工程,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51万亩。推广“福娃模式”,引导土地加快流转,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集中育秧、机械插秧和超级稻种植技术,新增粮食产量3亿斤。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工程,推进畜禽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生态渔业、品牌渔业、效益渔业,巩固荆州国家淡水渔业第一市地位。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华中农高区创建国家级农高区,建立20家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实验室,引进科研院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江汉平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支持“荆楚味道”区域农业公共品牌扩大影响,发展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00亿元。加快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专业大户成立家庭农场,引导高校毕业生、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投身现代农业开发,力争新注册家庭农场500个。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落实财政奖补资金,实施“三建三联”,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打造一批大社强社。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常态化。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以文化旅游、金融工程为重点,加快繁荣现代服务业。继续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升、结构优化。壮大文化旅游业。争创中国书法城市、中国诗词之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力争每年创作一部与荆州有关的戏曲,拍一部与荆州有关的电影、电视剧。把荆州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建设,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支持纪南文旅区加快建成文化旅游的“中国品牌、湖北代表”。抓好荆州古城五环5A创建,升级松滋洈水、石首天鹅洲、荆江南北闸、洪湖岸边是家乡等旅游板块,推进华强方特园、海洋世界、文博园、古城保护与修复等项目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开发工业、农业、健康养生等特色旅游。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荆州旅游品牌。壮大商贸物流业。推进大型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仓储、货代、联运、快递。支持国家级荆州淡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提档升级,发展区域零售企业集团,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物联网服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咨询、节能环保、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和医疗、卫生、体育、养老、法律咨询等生活性服务业。壮大现代金融业。开展金融招商,对接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推动更多基金项目和产业项目落地。抓好企业债发行工作。分类实施县域金融工程“普及版”和“升级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在“新三板”挂牌,新增“新三板”挂牌5家、“四板”挂牌300家。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