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河南省)2016年汝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汝州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7454 发布时间:2016-02-27 09:38:15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17日在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汝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万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财政民生投入累计124.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4.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68倍和1.91倍。城镇累计新增就业4.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4万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建成农村公路213公里,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47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3.8万人稳定脱贫,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高。
总体上看,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市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地位形象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困难挑战多的情况下,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驻汝单位,向驻汝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汝州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足和差距。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工业企业订单不足,效益下滑;项目开工不足,投资拉动作用减弱;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有限。二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仍不均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还需下更大气力解决。三是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还需要在创环境的深度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四是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个别单位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与新常态要求不适应,个别干部不作为、不愿为、不会为问题依然存在,极少数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努力让人民更加满意!
二、“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创新改革的攻坚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更是汝州爬坡过坎、攻坚转型,建成豫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期,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力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保持发展定力,努力开创汝州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根据省“十三五”总体安排和市委建议,市政府编制了《汝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印发会议,提请审议。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增强省全面直管的机遇意识,着力加快动能转换,优化空间格局,培育现代产业,强化基础支撑,增进民生福祉,打造生态汝州、智慧汝州、文明汝州、幸福汝州,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行列。
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和主要人均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总体改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田园城市、文明城市建设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特征更加凸显。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坚持协调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新家园;坚持开放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共享发展,创造幸福新生活。
各位代表!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催人奋进。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有百万汝州人民的众志成城、奋力拼搏,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汝州一定能与全省、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汝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汝州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更具备加快发展、重铸辉煌的有利条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速实施,全省“一极三圈八轴带”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直管县改革加速推进,改革开放红利加速释放,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形成,我市支撑能力建设叠加效益加速凸显,综合竞争优势加速彰显,都为汝州发展开辟了新的更大的空间。特别是全市上下在积极进取中展现了担当,在逆境突破中砥砺了意志,在克难攻坚中锻炼了队伍,在推进工作中历练了能力,在创新发展中提升了水平。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期待,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和衷共济,锁定目标、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进出口总值增长8%,城镇新增就业7900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发展。
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研究制定陶瓷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陶瓷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汝瓷大师园、汝瓷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强汝瓷原产地保护,吸引现有汝瓷生产企业和五大名窑知名企业集聚,大力发展工艺陶瓷、功能陶瓷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传统陶瓷产业改造升级,推进现代陶瓷产业工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努力打造现代工艺陶瓷之都。加快机绣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和仓储物流基地建设,完善产品检验检测及贸易服务等设施,引进电商物流、批发交易等配套企业,吸引绍兴汝州籍企业家返乡创业、广东等地企业家投资兴业,提升机绣纺织产业规模和水平,争创全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市。加快巨龙工业园建设,支持巨龙生物、宏翔生物等企业加快小品种氨基酸、酶制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推进中药材深加工、中药饮片和传统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支持以中药为基源的食品、保健品开发,培育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努力打造全国中医中药产业基地。
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实施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依托天瑞铸造、郑铁三佳、煜达阀门、森地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加强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工业4.0”在装备制造业的深度应用,规范发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工业基地。综合运用延链补链、技术改造、淘汰落后、降本增效等举措,推进能源原材料工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推进能源原材料工业转型发展。支持能源化工产业延伸补强下游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朝川焦化煤基多联产项目建设,扩大高附加值产品规模。提升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和装配式建筑产业,提高新型环保建材产品和精深加工制品占建材产业比重。开工建设东方集团建筑产业现代化园区,打造全省县级第一家现代住宅产业化基地。支持梦想食品、东都粉条等知名品牌企业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提高效益,增创食品工业新优势。推动中宏康馨、坤元农牧等企业内引外联,加快发展冷链物流、熟食加工,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壮大食品加工产业规模。
加快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高成长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提速发展。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建设一批电商示范村、示范乡镇、示范企业,争创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支持生产制造企业开展原材料、工业品网上交易、定制、销售等业务,加快建设电商大厦、电商展示体验中心、物流服务中心、展示交易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打造区域性“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中心。加快金融服务一条街和金融大厦建设,恢复人民币发行库,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上市公司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进五洲国际、碧桂园等项目建设,提升传统商贸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基地和转运分拨中心,加快申通物流等物流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一体化等物流服务新模式,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及商贸物流中心。深入挖掘汝州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全省重要的旅游集散地、游客目的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文化旅游区。加快科教园区、中原健康养生文化城、铁西养老健康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东区三级甲等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搬迁、济仁糖尿病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打造区域性教育医疗健康养老中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集约高效绿色发展,推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加快基层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农业信息化、农业综合执法“四大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四大工程”建设,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争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新建高标准粮田11万亩,新建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方5个,新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创建省级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5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设立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基金,加强与河南建业、北京康顺达等企业合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一河九园”休闲农业特区,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打造以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基地。
(二)着力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建设汝瓷文化名城、山水宜居绿城、豫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提升规划管理水平。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树立系统思维,促进“多规合一”,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完成城市控规、各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和各乡镇总规编制审批,实现各类规划全覆盖。持续保持“双违”整治高压态势,依法规范城乡建设秩序。完成房地产清查处置工作。明确城市管理职责,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规范化数字化法治化管理水平。坚持协调协同,加大“六城联创”力度,开展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打造“安全、舒适、和谐”的城市环境,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提升中心城区功能。高标准改造老城区,全面推进“五旧五新”10个重点片区的更新改造和建设,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2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棚改任务1.5万户,建设安置区180万平方米;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健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机制,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按照“五通七有两集中”的标准,同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搬得进、住得好”,生活得更幸福。围绕建设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实施“一核两通三覆盖四平台”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全光网汝州”建设,构建智慧应用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实施城市地下管廊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城市供暖和南水北调郏县至汝州引水工程,加快建设三水厂,实现城区80%以上居民用上天然气。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