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河南省)2016年汝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汝州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7454 发布时间:2016-02-27 09:38:15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17日在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汝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万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
提升“七大园区”承载能力。突出“产业为基、产城融合、以产兴城”理念,按照“七大园区”发展定位,加快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温泉特色商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科技教育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和主导产业培育,促进各个园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推进路、水、电、气、暖和公园游园、学校、医院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汝瓷电子商务文化产业园、机绣产业园、巨龙工业园、“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园、铁西养老健康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持续推动“七大园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
加强中心镇区和新农村建设。实施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推动产业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小屯镇、临汝镇、寄料镇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代化小城镇。支持温泉镇依托温泉资源,加快镇区整体开发。调整米庙镇、风穴路街道区划,设立紫云路街道办事处。支持临汝镇、寄料镇开展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围绕“十个一”标准,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蟒川镇半扎村、夏店乡山顶村、焦村乡王楼村和张村、大峪镇袁窑古山寨群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300个标准化村室,解决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2公里、中小桥梁30座,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实施域外“一铁三道三高”、域内“三路五桥”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207国道、344国道、242省道改建升级工程和风穴路北延工程,建设城区至温泉快速通道,实现汝登高速及引线、东区路网全面通车。启动建设向阳路东延、永安街、油库北路、梁丰南路、东环路改造、城垣路北延等工程,规划建设滨河北路、滨河南路、新西环等主干道路,打通望嵩路、龙山大道(向北)、城垣路至滨河大道、十字街至滨河大道等断头路,加快主干道交叉口“渠化”改造,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健全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公交汽车总站,规划建设长途汽车总站,推进公交向乡镇、行政村延伸,增加换乘站点,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方便群众出行。
(三)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活力。找准创新改革突破的方向和着眼点,扭住关键,精准发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创造力,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健全运行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三证合一”改革成果。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一母七子”投融资公司增资扩股,多渠道融资,争取全年融资100亿元以上。加大PPP项目筛选推介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发行第二期城投债。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推进巨龙生物在A股主板市场上市,宏翔生物、森地新能源汽车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创新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机制,实施基金化改革。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扩大进场交易范围,推进交易全过程电子化。依法依规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证制度。出台城市落户措施,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国试点工作。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商贸流通、物价、电力体制、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强化创新驱动。发挥“双创”“互联网+”等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加快构建线上线下协调的创业创新格局。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建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家以上。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扶持计划,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强化产学研合作,培育创新龙头企业。发挥科技孵化器作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各2家以上。继续实施商标强市、质量强市战略,培育优势品牌,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新培育省著名商标1件以上,新注册商标100件。
(四)着力推进开放招商,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拓展开放招商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内外联动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突出抓好开放招商。坚定不移实施“双融入、双转移”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利用与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战略合作的机遇,探索建立电子通关口岸,全力推进机绣纺织、汝瓷等外贸产品通关便利化,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培训孵化基地、公共海外仓。积极申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中查验场所和保税物流中心。丰富汝瓷等文化交流活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文化产品交流中心。实施开放型经济培育发展战略,创新招商模式,鼓励链式招商、集群招商、精准招商、中介招商,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突出“七大园区”招商主平台作用,建立招商项目储备库,加强项目推介,组织开展定点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活动。加强落地项目后续服务,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签约项目督查,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提高招商实效,确保实现“3个100”目标。
优化开放招商环境。扎实开展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完善项目推进服务机制、跟踪督查机制和评价奖惩机制,推行外来投资项目无偿代理制和项目联审联批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健全外商投诉权益保护机制。强化资金、土地和用工、用水、用电、用气等要素保障,着力解决好制约项目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力促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继续开展规模以上企业“五比” 擂台赛,鼓励支持企业发展。持续加大对破坏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不论涉及谁,都将从严处理、绝不手软。
(五)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建设美丽汝州。持续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和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
修复城乡生态。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加快建设海绵城市、园林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新建公园游园20个,开工建设北汝河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滨河公园、望嵩文化广场等工程,实施机关庭院、住宅小区增绿工程,对现有公园、游园进行提升改造,打造特色园林、文化园林。实施“两城三渠四库五湖六河”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打造“两大水系”,做好沿岸生态景观绿化,构建人水和谐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五小”、“十五小”企业和非法违法开采。深入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廊道绿化和矿山复垦复绿,完成廊道绿化1400公里,造林5万亩,森林抚育2.7万亩,绿化新型农村社区30个,增添城市灵性和韵味。
严控污染排放。突出抓好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机动车污染控制、燃煤污染控制、扬尘综合治理、餐饮油烟治理、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实施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计划,继续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全部淘汰城区燃煤锅炉,彻底取缔煤砂露天堆放现象,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减少雾霾天气发生。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强化污染防治,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将北汝河、洗耳河及二五跃进渠城区段沿岸所有排污口全部纳入城市管网。完成城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现产业集聚区、石庄、庙下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环卫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加强种植、畜禽养殖等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
节约利用资源。抓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工作,从严控制高耗能项目。倡导绿色出行,建设自行车骑行系统。强化资源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推进建筑能效提升和绿色建筑产业发展,实施电厂余热暖民工程和节能节水行动计划,促进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规划建设生活垃圾发电厂、第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筑垃圾消纳场、餐厨垃圾清运场、医疗废物处理场,开工建设静脉产业园区,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整治城乡环境。加快推进6个高速出入市口及道路沿线环境整治。完成七条精品道路综合整治任务。建设专业市场4个。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推进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新建垃圾中转站20座、大中型转运站3座,新建改造公厕50所。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成1星级示范村60个、2星级示范村40个、3星级示范村20个,80%以上行政村达到市定达标村标准。
加强环境监管。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环保红线和底线,推行环保网格化管理,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责任。探索排污权交易,促进环境容量市场化,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打好脱贫攻坚战。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围绕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基本方略,健全脱贫攻坚联动机制,采取转移就业、扶持生产、易地搬迁、政策兜底、教育扶贫、结对帮扶等措施,强化脱贫攻坚保障,因人因地施策,实现全年1.5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退伍军人就业和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强化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城镇新增就业7900人以上,转移劳动力2.7万人。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落实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和乡镇工作补贴、农村教师补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城镇职工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和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保障水平。多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依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坚决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并轨运行。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建成社会福利救助中心。推进乡镇标准化敬老院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住房困难问题。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新建朝阳路、南环路小学,改扩建城北、东关小学,迁建市五中,逐步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入学难问题。推进市委党校、市一高、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专、技工学校、中医药学校加快搬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快中小学校危改、薄改进度和教师周转房建设。建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完善助学体系,全免文明村高中生、贫困高中生和中职教育学生学杂费,发放初高中住校学生生活费,提高偏远山区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让更多贫困家庭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提高农村医疗队伍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救治工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书香汝州”。加强张公巷窑址、宋魏王陵、法行寺塔等文化遗产保护,推进《续汝贴》刻碑建园。建设规划馆、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及老干部活动中心、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市民之家。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汝州精神,倡树新风正气。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工作制度。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工农关系协调工作。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树立安全发展观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理,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坚决杜绝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重特大事故发生。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