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兰州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 发布时间:2019-10-05 07:52:53
摘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17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达到3050亿元,在全省的经济首位度提高到30%以上;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65%、16%、60%以上;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8%以上和5%以上;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发展,研究与开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以上,科...
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工业领域。加快建设兰白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以全国绿色工业转型试点城市为平台,重点推进西固化工园区、兰州新区石化园区循环经济建设,加快推进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首尾间的代谢和共生体系。加快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兰州新区石油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煤炭开采—炭素制品、炼油、发电—冶金有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设备制造—回收—再制造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废旧金属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城市生活垃圾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业和建筑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新能源及能源高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鼓励企业自主进行循环化改造,实施强制性和自愿性清洁生产双轮驱动,重点完善兰州石化、窑街煤电等30户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企业主要循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在完善全市11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4条循环经济产业链。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服务业领域。推进物流业、旅游业、通讯服务业和餐饮住宿业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在景区建设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产品,配套建设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使用节能环保交通工具,推进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绿色化,引导低碳旅游和绿色消费。推动通信运营商回收基站中废旧铅酸电池,建立废旧手机、电池、充电器等通信产品的回收体系。加大对餐饮住宿业绿色化照明、空调、锅炉系统节能改造力度,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对零售批发业中的废弃包装物、废弃食品、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社会领域。加快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通过实施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行动,推动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区域之间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对公共机构建筑、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工业建筑项目全面推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制定废旧建筑物拆除办法和拆迁企业标准;建立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促进建筑垃圾精细化处理,提升城市建筑垃圾开发利用水平;积极推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采暖、空调、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深入开展绿色交通行动,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调整公交站点和线路,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节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节约利用水资源。健全节水农业体系,加强灌溉工程管理,提高输水效率。巩固提升节水工业体系,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高效冷却、热力和工业系统节水、洗涤节水、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通用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有效降低单位产品水耗,提高用水效率。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1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控制在6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8%以上。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控制高用水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节水型器具(设备)、节水新技术。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节约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实施差别化用地政策,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规范推进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现城市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土地利用新模式。鼓励开发地下空间,制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引导闲置划拨土地上的工业厂房、仓库等用于养老、流通、服务、旅游、文化等行业发展,鼓励土地使用者通过厂房加层、厂区改造、内部用地整理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窑街等地区煤炭煤层气的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城市矿产,依托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打造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培育以“废弃-回收-拆解-加工-深加工”模式为核心的循环型产业链条。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依托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等企业,发展报废汽车、废家电、废电线电缆拆解以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回收加工利用。发展废钢铁回收利用产业链、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链、再生塑料产业链、再生胶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层次和水平。建立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依托、加工企业为龙头、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七章 发展民生社会事业,提高人民幸福指数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始终把民生利益放在首位,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宽泛更直接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群众。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促进教育优质发展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办好校外教育,支持民办教育,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教育公平优质发展。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三育三融一养成”立德树人活动,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文化教育,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各学科教学、融入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基础教育在老城区增量提质,职业教育向新区聚集发展,高等教育向城市郊区延伸拓展。加快城区学校新建、扩建、配建步伐,结合小城镇和轨道交通建设,做好碧桂园和大名城、轨道交通沿线等重点区域学校布局和建设,提高承接主城区抽疏的能力。办好县城教育园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必要的教学点,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和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十三五”期间新增学校34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设行政村幼儿园,支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十三五末”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以上。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标准化建设,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保障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公平接受教育,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十三五”期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特色优质发展,积极推行走班制,加大高中阶段职普融合力度,开展职普融合试点,继续实行中职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以上。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整合成立兰州理工职业学院,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办好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校外教育,扩充校外教育机构数量,建成1所功能设施齐全的市属校外教育场所。发展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严格约束教师违规从教行为,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师交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管办评分离。推进学区化制度改革,以强校带动弱校,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跨片择校。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大力推进教育“互联网+”模式,推动“智慧教育”、互联网远程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发展民办教育,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教育发展,提高合作办学的能力和水平。创新学校安全维稳机制,加强校园安全力量,切实提高校园安全水平。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以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市本级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达到28%以上。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7.1主要项目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普惠性幼儿园、兰州中学、兰州二中雁滩分校、兰州六十一中新区分校、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科技新城分校、科学院中学东部科技新城分校、兰州三十三中东部科技新城分校、兰州六十四中(兰化四中)综合教学楼、兰州八十三中综合教学楼二期工程、兰州五十八中(兰炼一中)学生宿舍楼、市属学校操场、市属学校BC级危房加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兰州理工职业学院、兰州教育学院旧址、兰州师范旧址、西固福利区南部山前台地学校、城关区九州开发区等寄宿制高中学校、七里河彭家坪等寄宿制高中学校、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训中心、兰州新区职教园、甘肃万华职业培训学校、甘肃中医学院和平新校区一期工程、交大东方公寓(三期)、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安宁区大学城空中连廊工程、市属专业校外教育场所。

  第二节 推进健康城市建设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普及行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市级综合医院集团化发展,专科医院特色化发展,打造以市一院、市二院为核心的两个医疗集团(床位达到1500张以上),着力推进精神疾病、传染病、中医药、口腔、骨科、肺科等专科医院提档升级,到2020年,建成10个省内领先的医学临床中心;市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市级专科医院全部达到三级专科医院标准;县区专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标准。建成兰州市儿童医院。在兰州新区建设一所三级标准综合医院和民生医院、市口腔医院新区分院。坚持公共医疗服务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到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小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在兰州新区和东部科技新城设置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乡镇(村)卫生院(室)的医疗服务条件。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建设集健康检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健康体检中心。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建立药品价格合理形成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基本医疗分级诊疗工作。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全面实现城乡医保并轨,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到2020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新农合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600元以上。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施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打造养老养生示范工程。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立违背市场竞争原则、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生产经营者和直接责任人“黑名单”制度。健全完善兰州市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强监管队伍、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城市。提高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开展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在全市创建83家食品药品规范化监管所。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把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建设成为“四品一械”综合性实验室。提升质量发展水平,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通过国家验收。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7.2主要项目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业务综合楼、兰州市中医院异地新建、兰州市健康体检服务中心、兰州市口腔医院新区分院、兰州七里河区民族医院、七里河区阿干医院、七里河区中医院、兰州市安宁区新城医院、翻建安宁区人民医院、红古区中医院、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病区、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实验大楼。

  第三节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以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为目标,不断扩大就业创业政策供给,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努力扩大就业规模。hn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实施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万企计划”,加大对小微企业、创业孵化企业贴息贷款扶持力度,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扶持力度,加快网上创业电子服务培训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500家,累计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8000人以上,通过创业带动12万人实现就业,每年新增返乡创业1000人以上,实现返乡人员创业累计达到1万人,辐射带动5万人实现就近就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文化创意、影视传媒等高新技术领域,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加快建设一批能够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等新型企业服务平台。做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工作,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规范发展就业中介服务,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开展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加快网上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到202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五年内培训各类劳动力20万人次以上;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30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