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2018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西安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8 发布时间:2018-02-27 12:58:03
摘要:生产总值完成7469.85亿元,同比增长7.7%(原口径增长8.5%),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进至第9位,实现历史性跨越。签约引进项目847个,投资规模达2.35万亿元,为历年最高,被环球网评为“2017最受国际关注中国投资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9.5亿元、增长10.5%。进出口总值2545.4亿元、增长39.1%,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4.5亿元、增长9.7%,其中税收增长20.4%,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市...

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建设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落实127项改革试点任务,促进资本集聚、产业集聚,入区企业达到1万家以上。加快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建设,提升金融改革创新和便利化服务水平。建立“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合作机制,探索建设内陆型自由贸易港。让自贸试验区成为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先导区,使西安由“跟跑”开放向“引领”开放转变。
积极做好对外经贸合作。加快建设欧亚经济综合园区核心区、中俄丝路创新园、中欧合作产业园等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支持建立“一带一路”产业园区发展联盟。坚持优进优出,持续加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不断扩大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出口品牌。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800亿元。积极拓展“海外西安”新空间,发挥好陕鼓、西电、陕汽、爱菊、隆基股份、大唐西市等“先遣军”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支持更多本土优质企业“走出去”,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提升西安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加快西安领事馆区建设,争取哈萨克斯坦总领事馆、尼日利亚商务中心年内启用。发展更多国际友好城市,策划建设友城街区,推动友城之间互设城市展示、产品展销平台。加快建设国际社区、学校、医院等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积极引进国际商协会、国际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国际标志标识,促进公共服务系统多语化建设,提升市民国际化素养,让所有在西安的外籍人士都能感受到方便、体会到融洽、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温度,真正爱上西安、更好融入西安。
(四)坚定文化自信,着力建设世界文化之都。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持续加大对明城墙、汉长安城、秦咸阳宫等各类遗址和文物的保护展示力度,加快推进碑林、小雁塔、半坡遗址等历史文化片区改造提升,推动建设杜陵国家遗址公园,坚决守护好人类文明遗产和民族精神家园。继续抓好博物馆之城建设,年内新增5座以上博物馆。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实施革命旧址保护和教育展示工程,抓好七贤庄红色文化示范街区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古都历史文化价值,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凝聚城市精神,强化文化担当,用西安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用文化的力量展示中国风采。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跨越。实施文化、旅游两个产业倍增计划,推进“文化+”“旅游+”,打造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加快建设以曲江新区为引领的“文创大走廊”,促进“十大文化产业园区”[44]加速发展,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航母”企业,确保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围绕“文化+人脑+电脑”,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电子竞技、文化装备制造等产业,支持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明德门文化艺术创意小镇、丝路文旅小镇等加快建设。持续推进“名城、名家、名作”工程,做强做精做优西安影视、仿唐乐舞、西安鼓乐、秦腔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力作,用文化艺术的形式演绎新时代大西安的精彩崛起,为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贡献“西安力量”。
围绕打造世界旅游时尚之都,积极实施“旅游国际化行动”,着力抓好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推动旅游与文化、科技、会展、商贸、体育等深度融合,全面发展优质旅游。持续抓好城墙·碑林、朱雀·太平、翠华山·南五台和大明宫4个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华侨城系列文旅、宋城集团“中华千古情”、华夏文旅综合体二期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构筑月光经济“一极两轴五板块多节点”[45]发展格局,开展城墙景区灯光秀、快乐跑等主题活动,打造“夜游西安”品牌。开展“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活动,丰富西安旅游内涵。用好“国际美食之都”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美食经济,打造“舌尖上的西安”。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配套,实施旅游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智慧旅游”、打造智慧景区,规划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群,深入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策划西安城市形象设计,加大西安国际品牌营销。全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2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围绕建设对外交往中心,搭建国际人文交流平台。积极申办、筹备2019“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快建设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全力办好第3届中法文化论坛、中德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和电影节、全球无人机大赛等国际交流活动。支持高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推动国际学术交流。鼓励更多本土文化企业、团队、人才“走出去”,传播“西安好声音”,讲述“古城新故事”。
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构建大西安“文化通”数字移动平台,促进文化共建共享。启动西安图书馆新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一批社区书屋和书香西安阅读吧,组织开展“万人万卷·阅动西安”全民阅读、丝绸之路国际图书博览会等系列活动,聚力打造“书香之城”。继续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年放映公益电影37000场,文化惠民演出1500场。扎实做好第14届全运会各项准备工作,加快西安奥体中心等场馆建设,办好2018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市民健康体魄,展示城市运动之美。
(五)聚焦人居环境宜居化,着力建设品质西安。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围绕“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多组团”[46]发展格局,积极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推动大西安从“围城”建设时代进入“拥河”发展时代。开展“品质规划攻坚年”活动,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进多规合一。加强中心城区规划管控,坚持“只拆不建、多拆少建”,疏解建筑、人口密度。系统推进“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47]试点,塑造特色风貌,推动有机更新。支持西咸新区加快建设大西安新轴线、新中心。主动加强与咸阳、渭南的对接融合,启动富阎产业合作园区首期10平方公里建设,加快西咸、富阎一体化进程。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落实《品质西安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强基增容”工程,全年完成城建投资710亿元。加快地铁在建项目建设,4号线年底前建成通车。抓紧报批第三期地铁规划并组织实施。进一步提升地铁运营水平,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60%以上。抓好昆明路、西延路、建工路等快速路建设,加快西铜一级公路(西安—高陵)、经九路、酒十路等市政道路改造,启动西三环—阿房一路等立交工程。打通25条断头路,开工建设32个公交场站和1.5万个停车位。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户表集中改造、老化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建成投用第二气源,启动建设气化三期。实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利用“三年行动”,抓好年度20个示范项目。开工干支线管廊40公里、缆线管廊90公里。加快高新、曲江、浐灞、常宁新区等海绵城市试点,小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继续推进火车站、幸福路等城市片区改造,提升区域功能和城市品质。
持续抓好“四治一增”。坚持铁腕治霾,按照“治霾十法”[48],加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组合拳。加快推进清洁供暖、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农村煤改气(电)等工作,强化重点排放企业全程监管。建成“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监管,不断提升网格化管理实效。加大关中城市群联防联控力度,合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年优良天数不少于200天。抓实抓好“河长制”“湖长制”,坚持“五策治水”,深化“8+5+2”河湖水系治理[49],实施“剿劣水”行动,推进渭河断面水质达标、渼陂湖等8大重点水利工程[50]建设,新增生态水面2300亩、湿地5000亩,加快恢复“八水绕长安”生态美景。依法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强化“四治一专两核查”[51]常态化监管,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实施环山公路“三化”工程及特色节点建设,坚决守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增强“城市绿肺”功能。深入推进“烟头革命”,持续提升保洁水平。实施城区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新建公厕440座、改造提升666座、鼓励开放380座以上。强力推进“四改两拆”,启动城棚改项目16个,改造老旧小区200万平方米、旧厂区项目14个,实施架空线缆落地193公里,整治拆除违法建设800万平方米以上,基本完成违法户外广告及牌匾标识拆除任务。实行生活垃圾处理区域补偿机制,加快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年内建成八兴滩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持续开展“五路”两侧增绿美化、“两路两侧三化”[52]整治和“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新建公园4个、绿地广场60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0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植树造林3万亩,打造一路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色之城、花园之城。支持西咸新区、浐灞生态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