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南省)2017年宁远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宁远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 发布时间:2018-01-23 09:13:38
摘要: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2.02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190.99亿元,增长14%;规模工业增加值34.42亿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亿元,增长11.5%;财政总收入16.26亿元,增长18.3%;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2.8%...
着力加强要素保障。融资方面,搭建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信贷资金更多地向项目建设集聚,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5亿元。积极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做强做实城建投、产建投、农建投、旅建投和棚改公司、灌溪公司等公司资产,争取更多的信贷投放。用地方面,强力处置闲置用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政策环境方面,落实扶持民间投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市政、社会服务等领域,实行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制度,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严厉打击“三堵三强(19)”行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全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冷链物流、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抓好高品质物流园、闽丰农产品综合交易中心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实施城镇商品销售畅通、农村消费升级、居民住房改善、汽车消费促进等行动,精心办好汽车展销会、房交会、农产品进城等节会活动,广泛集聚人气,有效拉动消费。扎实做好“个转企”培育和申报,争取更多贸易企业入统。全年力争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亿元以上。
(三)突出创新开放,着力增动能添活力。扎实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开放的视野谋创新、以创新的思路抓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主动对接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四大行动”,落实激励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重点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重点抓好产业型、紧缺型、实用型、科研型、专业型人才培引工作,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人才洼地。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在财税、金融、土地、用工、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争创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持续深化“互联网+”。推广运用“互联网+农业”,联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确保既“种得好”又“卖得好”。推广运用“互联网+旅游业”,加快普及电子门票、在线支付、电子消费卡,建设智慧景点景区。推广运用“互联网+新兴服务业”,引导大众用互联网思维,积极发展网络支付、智能公交、共享单车等便民服务新业态,推动传统金融行业开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让老百姓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高效服务。推广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一站式”大厅,推进政务服务向网上延伸。强化“互联网+监督”,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创新。
持续精准招商引资。积极参加省、市重大经贸活动,大力开展小分队、点对点、产业链、专业化招商,主动对接融入省“一核两极三条经济生命线”(20)开放平台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和市“五大开放行动”(21),重点引进产业集群、行业领军企业、知名民企。深化与深圳无界投资控股集团的合作,力争新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宁远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建功立业。强化签约项目落地跟踪服务,实行全程代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力争全年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5个以上;利用外资、内资增幅超过15%。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加工贸易超过7000万美元。
(四)突出城乡融合,着力提品质创特色。加快“一城连六乡(镇)接一景促一带”城镇群一体化发展,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五城同创”,深入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新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年内城区面积、人口分别达到21.5平方公里、22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6.3%。
全力建设品质活力城市。强化规划引领,启动2020-2035年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湿地公园、“海绵城市”、“城市双修”、消防、电力、环卫、综合交通、管道燃气、城市给排水、地下管廊等专项规划,建立“多规合一”的信息平台。加快南部生态文化新城开发建设,围绕“一核两心三轴四组团”(22)的空间布局,完成九嶷大道、湘妃大道、文化路、园丁路、黄金路、安康路等路网建设,加快市民中心、全民健身公园、广电中心、湘运车站搬迁等项目建设;加快游客服务中心、碧桂园、世纪汇等产业项目建设,打造集商务、居住、景观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力争跻身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大力推进旧城提质改造,按照“古城要古、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丁字街、北正街、东门街、南门街等历史街区的抢救性修复,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新“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湘运车站、东门街、女英路、南门刘家四个片区2000户棚改任务,通过拆旧建新,形成新业态、打造新景点,提升群众获得感。打通印山西路、重华南路等“断头路”,修建高架桥、地下人行通道,加快推进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污水管网配套、城市燃气管道、农贸市场建设等项目。抓实厕所革命,高标准配套城区公共厕所。加快城市步道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实施重华路、水市路、文庙路、滨江路等路段街景改造。加快实施泠江河沿岸绿化、公园绿化、广场游园绿化、街道绿化,全方位增绿扩绿,大力开展创省市园林单位活动。进一步完善大城管机制,精细化管理城市。继续加大小区整治力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问题,建立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管理规范的居民小区;严格规范执法,强力推进控违拆违专项行动,建立有违必拆长效机制,强力拆除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实行24小时巡查督查,违法建设发现一起、拆除一起,确保集中整治后违法建设“零增长”。深入开展文明劝导,加强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
着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参与小城镇开发主体作用。大力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支持乡镇依据自身特色,提升镇村规划,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和谐宜居、文化鲜活、设施便捷、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加快柏家坪、湾井、九嶷山等乡村旅游小镇建设,统筹推进水市、天堂、冷水、仁和、禾亭、中和等6个乡镇与城区功能配套,建设太平、清水桥、保安、鲤溪等边际口子镇。力争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小镇、美丽宜居小镇、卫生乡镇、历史文化名镇。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力打造农村“五化行动”升级版,争创全省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围绕产业增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扶持培育1-2个支柱产业;扎实推进农村“双创”,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拓展绿化内涵,加大村庄周边生态山林、河湖水系、农田景观保护,统筹山、水、林、田系统治理,优化路边、水边、坡边、宅边绿化种植,对村庄入口、公共活动场所等重要位置植树造景,彰显田园风光,体现乡土气息,力争建成一批园林乡村、森林乡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拓展净化内涵,实施“两治一改”工程,突出垃圾治理,深化第二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清理村庄四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陈年垃圾,大力整治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利用一体化进程,全覆盖配置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转运设备。突出污水治理,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房前屋后排水、河道水塘清淤、污水排放口,大力改善水质环境,加快推进柏家坪、水市、中和等10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废弃旱厕要全部拆除,农户家用旱厕要改为水冲厕,力争每个村(社区)建设一座公共卫生厕所,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给予扶持。村集体公共厕所建设由县住建局统一设计,村(社区)组织建设。拓展美化内涵,完善村庄控制性详规、村布局规划,加强农村用地管理,严格按规划审批开展各类建设。村民建房实行“拆旧建新、适度集中、一户一宅”。深入推进乡村风貌改造、农村“空心房”治理和庭院“个性化”建设,坚持村庄改造建设与保留农村历史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一村一韵”。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做好传统村落申报,多留遗产少留遗憾。扎实开展文明村(社区)、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拓展亮化内涵,大力实施全县行政村主要村道等区域亮化工程;加强农村警报设施建设,安装好村主干道、十字交叉路口及治安死角、盲点的视频监控系统,加快农村网格化建设,严厉打击农村盗窃、黑恶势力犯罪,加强矛盾纠纷调解,消除农村各种不安定因素,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提升全体村民的安全感。拓展序化内涵,加大农业农村投入,配套提升水、电、路、讯等设施,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加大对农村道路、公共场所车辆停放的管控力度,全面序化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为建设美丽乡村、法治乡村、文明乡村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