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随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随州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54 发布时间:2016-02-22 17:02:38
摘要:2016年1月17日在随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 长 郄英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认真践行“三维纲要”,实施“圣地车都”战略,按照“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的工作方针,提升特色、放大优势、壮大实力,加快建设鄂北门户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主要目标是: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二五”末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
“十三五”时期,我们将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在做大产业总量和提高效益上实现重大突破。积极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大力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布局科学、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巩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立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全面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专用汽车及零部件、风机、香菇、铸造、电子信息等五个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建成专用汽车、食品工业两大“千亿元产业”,成功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着力培育消费新热点、新业态,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增添新动力,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支柱化培育工程,加强品牌营销,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集散地。
(二)在改革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上实现重大突破。抓住制约科学发展的关键症结,通过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依靠创新厚植发展优势,立足开放激发发展活力。一是深化更有效的改革。围绕事关全局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加快农业农村、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社会发展等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强化市场主体地位,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努力消除民间资本进入的隐形壁垒。二是实施更主动的开放。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立足“引进来”,多途径扩大招商引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着眼“走出去”,多渠道开辟出口市场,推动外贸优化升级,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加强更紧密的合作。积极融入国家、省重大区域战略,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不断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重点加快大洪山旅游资源整合,推进大别山区域合作示范区和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四是开展更广泛的创新。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科技、制度、产业、要素等各方面创新,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
(三)在城镇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五个统筹”,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一主两翼、多点支撑”城镇化格局,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6%。一是不断提升城市功能。紧盯“双百”城市目标,坚持“东进、西优、南拓、北调”,不断拓宽城市骨架。统筹推进老城区和城南、城东、城北新区建设,重点推进城南高铁片区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力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综合承载力。二是不断推进城乡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升随县、广水城市功能,坚持“一镇一特色”建设新型小城镇,坚持“一村一品牌”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三是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市和绿色发展理念,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促进资源科学开发与高效利用,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促使单位GDP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四)在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重大突破。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支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抓好社会就业创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确保5年新增就业6万人。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积极实施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力争创建省级创业示范基地8个以上。二是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推动社会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到人员全覆盖,加快构建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福利事业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抓好社会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大力弘扬特色传统文化,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围绕健康随州建设,加快完善新型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构建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全过程安全监管机制。四是抓好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三民”工程,探索完善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综治维稳、防灾减灾、社会组织建设等工作新机制。
(五)在精准脱贫和小康随州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突出推进精准扶贫,在2018年底前实现14.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一是实施产业扶贫。积极探索符合贫困地区实际且与贫困户利益相关联的产业扶贫模式,发挥旅游开发、光伏发电的产业扶贫作用,确保贫困户合理分享资源开发效益。二是促进自主脱贫。深入实施贫困劳动力“雨露计划”,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和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全面加强贫困劳动力能力建设,促进就地转移就业、创业稳定增收。三是推进整村扶贫。加大贫困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分期分批分类对贫困村实行环境综合治理。四是创新扶贫机制。以市县两级建立“七联”工作队为抓手,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完善部门联村、干部联户全覆盖帮联责任制。对各类涉农资金“打捆”使用,综合运用低保等各种兜底政策,推进金融扶贫,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三、努力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为“十三五”开好局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当前,我们既拥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从机遇看,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市被纳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战略,为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空间;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我市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正在扩大,一批带动性强、效益较好的重大项目相继动工建设,经济发展具有总量扩张和产业升级的强大内生动力。从挑战看,“三期叠加”阵痛加深,多重困难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们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调结构、促转型,还要保民生、防风险,任务十分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科学把握形势的基础上,努力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作为、更多的担当,来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和10%左右,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控制等全面完成省考核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市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各项改革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1、加快职能转变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巩固和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成果,着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行政审批收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做好人事制度、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制度等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
2、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深化改革。围绕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努力破解一批制约发展、影响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教育领域改革,办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增强文化事业发展活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动“医疗、医药、医保”联动,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继续做好“两室联建、医养融合”工作。
3、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加快财税改革。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增收与管理并举,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切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断提升配置效益;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投融资渠道,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推动 “区域集优”融资模式实现突破,力争高新区高新投、建投债券二期、玉龙公司企业债券成功发行,积极参股省再担保集团;加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切实用好、做大中小企业续贷周转金,推广助保贷、政银集合贷、出口退税贷等金融产品模式,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努力破解融资瓶颈;支持企业上市,力争泰晶科技成功上市,天星粮油、双星生物等更多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不断推进资产证券化。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两权”抵押新模式,努力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二)全力抓好项目投资工作。坚持把投资和项目作为稳增长的主抓手,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做大发展底盘。
1、抓谋划、强储备。根据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方向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资重点,谋划储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和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和社会治理、节能环保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项目,充实完善“十三五”项目库,编制实施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切实对接国家“11个工程包”、20个省级投资专项等,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
2、抓拓展、挖潜力。紧盯上级政策动向、财政资金流向和社会资本风向,加大对上衔接、争取力度,确保我市争取中央、省补助投资份额稳中有升。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更好发挥民间投资的主力军作用,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优化民间投资项目库,加大PPP项目推进力度,不断扩展投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
3、抓建设、增后劲。深化“项目建设大行动”,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强化项目调度,制定项目推进路线图,落实现场观摩、督办通报和绩效考核等制度,加快推进汉十铁路、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华能随州燃煤电厂、总装机40万千瓦的风力和光伏发电、青啤公司40万千升啤酒生产线、健民叶开泰国药、红星美凯龙国际广场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三)全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认真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协同发展一二三产业,不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坚持固本强基,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实力。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65万吨以上。调整优化种养业结构,壮大食用菌、马铃薯、优质桃、蔬菜、茶叶、木本油料等特色种植板块,提升畜禽、水产养殖发展规模和水平。加大农技推广和服务力度,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轻简栽培技术。规范土地流转,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发展农民合作社,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继续实施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蕙兰谷生态园、丰年国际核桃园等 “十大林业生态示范工程”,推动林业经济发展。
2、坚持做大做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化“两化”融合,以“智造”为主攻方向,切实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围绕主导产业,壮大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专汽及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抓好国家应急产业(专用车)示范基地和国家专用汽车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推动产品向信息化、智能化、轻量化发力;进一步做好食品工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3:1;进一步改造提升冶金建材、医药化工业,加速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混合经济,推动民营、国有、外资等多种经济形式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与央企省企的对接合作质效。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做好“加减乘除”法,推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优胜劣汰。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新进规模企业60家以上。继续落实领导包保重点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一企一策”、“大企业直通车”和“绿色通道”服务,大力开展“万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出实招帮扶企业,助力实体经济行稳致远。
3、坚持消费引领,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顺应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持续增强的大势,继续以特色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养老健康、社区服务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引导消费观念转变,发展新的消费模式,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实施“智慧旅游”工程,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精心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全力办好丙申年寻根节,切实推动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取得突破,有序推进大洪山风景区5A级景区创建,确保新增4A级景区1个以上,力争接待游客人次达到2000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亿元。加快县域金融工程建设,新引进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力争新增信贷投放100亿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积极打造物流平台,提高综合效益。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建设一批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推进 “互联网+”行动,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