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8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 发布时间:2019-08-19 09:26:12
摘要:2017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03.23亿元,增长12.2%;实现财政总收入9.58亿元,增长14.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3亿元,增长15.7%;实现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23.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4亿元,增长12.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9亿元,增长12.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833元、8016元,增长9.5%、10.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3.97亿元、79.82亿元,增长12.9%、18.1%;全面小康...
9m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坚持建管并举,促进城乡统筹。按照县城抓提升、集镇抓特色、建设抓融资、市政抓配套的思路,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以上、示范小城镇投资3.5亿元以上、房地产投资12亿元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4.59%。做靓县城。加快县城新区、思州新区、黄金山片区等开发建设,规划建设县城至官舟快速干道、西环大道,推动大溪虎头连片开发,实施崔家村、枕头堡片区整体打造和城镇棚户区改造,启动县城智能停车场建设,完成温泉大道二期、县城区管网暨道路改造二期、河西高速公路匝道口服务中心及景观工程等项目建设,建成思州花园城、黔渝星城、金红国际等商住小区,推动沙子、淇滩同城化发展,全力构建“产、城、景”融合互动、“山、水、城”交相辉映、“康、养、住”齐头并进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做特集镇。强化集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完成土地坳、思渠等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中心集镇路网、水网、电网建设升级,加快污水、垃圾处理、绿化亮化、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休闲娱乐和居住商贸功能,集中打造一批和谐宜居、功能完善、产业鲜明、充满活力的特色小城镇,形成核心带动、多点支撑、良性互动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容3平方公里以上,新增城镇人口2.5万人以上。做美乡村。牢固树立精致、精美的理念,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升级版,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收运系统试点建设,加强面源污染、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整治,加大镇村联动试点、田园综合体试点、特色村镇、传统村落、旅游扶贫村等申报和建设,实现城镇规划区外村庄整治规划全覆盖。做优环境。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城市景观提升、文体卫设施建设、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工程,不断完善市政、环卫、绿化设施,巩固提升城市治理和管理水平,强化抽查通报、检查问责、公开曝光制度,完善城市数字化管理体系、管理执法重心下移体系、依法管理体系、社会市民参与体系“四位一体”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启动“国家卫生城市”申报工作,努力创造干净卫生、整洁有序、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9m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立足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面上抓国土空间绿化、污染防治,点上抓景观打造、重点治理,各级抓生态创建、注重效益,全年抓监控监管、达标排放,努力建设天蓝、水净、山绿、气清、城靓、乡美的美丽家园。在“建”上守底线。严格落实“水十条”“土十条”“大气十条”,坚决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积极落实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差别电价政策,全面推行“河长制”,持续开展“生态日”系列活动,着力构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在“护”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全域绿化“六绿”三年攻坚行动,深入开展“城镇修补”“生态修复”,加强县城区域、集镇范围和乌江沿岸、国省干道沿线裸露山体治理,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等工程,倾力打造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廊道,全力申报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和国家森林城市,新增“六绿”工程示范点3个以上,完成营造林面积17.4万亩。在“治”上动真格。围绕中央、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重点抓好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点、农村污染等问题治理,持续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三大领域问题治理,突出抓好“噪音污染、土壤污染、节能减排”三大问题治理,快速消除存量问题,大力整治顽固问题,坚决杜绝新增问题,采取“曝光一批、约谈一批、问责一批、挂牌一批、关停一批”等过硬举措,以问责倒逼履职,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产”上出实招。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完善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念好“山字经”、做足“水文章”、种下“摇钱树”,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水上经济、林业及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新型建材、医药健康、特色轻工、生物制药、光伏发电等低碳产业,统筹推进产业融合,让生态优势引领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9m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以改革破除发展瓶颈,以开放夺得发展先机,以创新赢得后发优势。激发改革活力。贯彻落实中央、省、市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金融扶贫和脱贫攻坚整村提升、乡村振兴路径探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和物流成本,不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大数据+联合惩戒体系,逐步建成自流程化的失信惩戒机制;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多证合一”“先照后证”“证照分离”;深化教育、医疗、户籍、住房等领域改革,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激发开放活力。发挥背靠贵阳铜仁、面向重庆成都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全力争取乌江生态经济走廊发展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修复补偿、人才支撑、项目建设、金融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抢占发展先机,集聚发展要素,加快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文化旅游、康体养生等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深化“政银企”合作,争取中国建设银行落户沿河,加快县内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转型发展,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实现融资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积极营造“亲商、安商、爱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全年新签约项目70个以上,到位资金75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开工率80%以上,投产率65%以上。激发创新活力。坚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和引导科技人员、大学生创业者、返乡农民工等创新创业,加强技术型、创新型、知识型等方面人才培养,引进高新企业、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创业主体,力争培育发展创新创业平台2个以上,新增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农业星创天地”1个、科技型企业40家以上,新增“雁归人员”创业就业3500人以上、创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500户以上,新增返沿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290人以上,新建村级春晖社80个以上、礼聘春晖使者500人以上。9m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七)紧扣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同步,把人民幸福作为最高追求,让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加自信、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提升“学在沿河”教育名片。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完成县第三中学、黄土中学整体搬迁,加快推进鸾塘中学建设,启动黑水中学、后坪中学整体搬迁前期工作,实施义务教育改薄工程6个,提质升级山村幼儿园85所、中小学教学功能用房93所,完成信息化中小学建设302所,招聘教师300人,确保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顺利通过省人民政府评估验收和国家评估认定。打造“健康沿河”卫生品牌。深入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抓好县妇幼保健院二级保健院和县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加强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推进“远程医疗+广电云”,积极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挤”问题。以“双安双创”为突破口,健全食品药品最严格的监管和全程追溯管理体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夯实“小康沿河”民生保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00万元以上,开展技能培训1600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00人以上、转移劳动力就业1442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启动民政福利园区建设、县城殡仪馆和官舟集中治丧服务点建设,完成官舟、沙子、甘溪农村公墓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参保率均达到99%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率、参保率、待遇发放率分别达98%、99%、100%。逐步完善新农合、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重大疾病保障等制度,切实兜住民生底线。丰富“文化沿河”精神内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导,抓好基层文化示范点创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传统工艺品开发、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加快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科技、农业等业态融合发展,积极申报“中国柔力球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争取更多中央、省、市文化活动在沿河举行。启动鹤鸣书院、竹溪书院和鸾塘书院复建工程,增强“古邑沿河”文化底蕴。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宗教关系和谐示范县,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推动各族人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推进“平安沿河”纵深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评估、处置、稳控“五位一体”工作机制,严防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网络舆情发生,推动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上新台阶。加快推进派出所业务用房、平安警务云和应急指挥大厅建设,探索推行“110网格化”快速接处警工作模式,实现刑事发案数、“两抢一盗”发案数“双降”,实现经验型警务向数字型警务和重发案、破大案向打源头、控发案“双转变”,摘除地域性职业犯罪、毒情重点整治“两顶帽子”。深入实施“七五”普法和依法治县规划,切实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对刑满释放和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管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25个以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各类较大以上安全事故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