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6年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 作者:知县网 人气:1795 发布时间:2016-03-02 16:28:29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15日在紫云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王永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我县历史上经济...
七是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突出抓好大气、水、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控制固体废物排放量,提高废物再生利用率。加强对饮用水的监测监控,健全饮用水水源安全预警机制,全力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坚持以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以深入实施“绿色紫云”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理念,不断做大生态林、做优经果林、做美景观林,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有机统一。到2020年,全县森林面积达到15.66万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8.56%以上。
 
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随着“十三五”的开局起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实现全面小康的信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涨;全县人民再创辉煌的期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烈。今天的紫云,已站在改革发展的新起点,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处处呈现勃勃生机。立足新常态,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依法治县为保障,以换挡加速为动力,以扶贫攻坚为主战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做大农业山地、做强工业园地、做优旅游胜地、构建民生福地、抢占发展高地、冲出经济洼地,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2016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8亿元,增长15%以上;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6.1亿元,增长28%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4.93亿元,增长15%以上;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3亿元,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743元和7625元,增长14%和16%以上;综合科技进步指数达到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市调控范围内;城镇化率提高到39.63%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96%以上;县城空气质量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均稳定在100%;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达92%以上。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稳增长,着力扩大经济总量。始终把扩大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推项目、拓融资和扩大招商引资三举措不动摇,保证有项目、有投资、有产出、有增量,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重点加快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安紫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认真研究上级资金投向和重点项目规划,建立项目争取奖惩机制,力争更多的项目挤进上级投资盘子。对已明确投向的项目优先解决前期工作经费和项目用地。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机制,立足石材、旅游、文化、农业、自然生态等资源禀赋,围绕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和新医药大健康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完成招商实际到位资金163亿元以上,切实提高招商签约项目履约率、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努力做大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争取省级债券发行规模,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全面简化审批程序,推行项目审批限时公示制。深入开展双服务活动,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继续完善县级领导重大项目包保服务考评制度,协调解决好项目落地开工投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任务,人均GDP达到21626元。
(二)坚定不移抓脱贫,着力加快全面小康进程。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打好六大组合拳,落实七个到村到户,实现贫困乡镇全部摘帽,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推进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政策无缝对接,加强对各类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整合,积极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扶贫脱贫。按照“群众自愿、最贫困村寨优先”原则,围绕“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能融入”的要求,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力争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669户6483人。将生态移民与农民进县城入集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找准着力点,选准突破口,整合资源,逐村推进。依托城镇、园区、景区景点和中心村等,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多举措扶持移民群众就业创业。探索建立扶贫投融资平台,鼓励县内金融机构成立扶贫营业部,创新扶贫金融品种,助推扶贫事业发展。切实发挥各级各类农业示范园区引领作用,大力实施“一乡一特”产业助推行动和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电商扶贫等工程,畅通农民增收渠道。紧紧依托产业扶贫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整合扶贫、林业等资金,完善项目配套,结合经果林种植等完成退耕还林20万亩,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积极争取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在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既可解决群众增收问题,也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环境。围绕打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战,加强乡村教师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县乡村教育和医疗设施条件,落实大病医保统筹和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有效解决贫困家庭就医及其子女求学困难。扎实抓好即墨和黄岛对口帮扶,省市级部门帮扶,贵阳经济开发区和贵州电网结对帮扶,社会帮扶等,汇聚各方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破解制约脱贫攻坚难题。
(三)坚定不移抓工业,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坚持把工业作为促进经济地方发展的主要抓手,进一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推动企业扩能技改和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念好“石”字经,作好“石”文章,做强“石”产业,使石材产业真正成为推动紫云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统筹推进水泥、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同步发展。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引进生态环保型和产品加工型企业,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用好PPP融资模式,支持园区投资公司实体化运作,增强园区发展造血功能,全力促成一批项目落地开工,尽快建成投产,形成产能,实现园区总量扩、质量优、效益增,确保新增规模企业5户以上。加快标准化厂房、园区路网等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园区配套功能。用好“3个15万元”小微企业扶持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到1.1万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亿元以上。加快推进“个改企”工作,新增限上服务业企业5户以上。
(四)坚定不移调结构,着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坚定不移走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路子,不断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着力推进4个省级示范农业园区“升级板”建设,努力打造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现“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带动各乡镇结合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乡乡有园区。力争实现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总产值达68亿元以上,非粮产业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达92%以上。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等新型经营模式,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乡村专业合作社覆盖率达70%以上。认真落实良种补贴、农业金融保险等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总产量11.7万吨以上,烤烟5万担以上,种植蓝莓5000亩以上,中药材2万亩以上,新建茶园6000亩以上,发展油茶5000亩以上,核桃3万亩以上,其它经果林10万亩以上,规范建设养殖场15个以上,带动发展养殖户200户以上。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比重,推进农产品无公害认证,继续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茶叶、葡萄、红芯薯、辣椒、核桃、六花猪等特色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
(五)坚定不移抓旅游,着力推动三产蓬勃发展。按照“全域旅游”发展定位,着力把格凸河景区打造为紫云重要的旅游名片,立足独具魅力的亚鲁王文化、攀岩文化、巴身小文化等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禀赋,积极谋划自然山水、户外体验、农业观光及历史文化走廊等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文体农旅融合发展,推动我县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强县迈进。重点加快小穿洞景区、攀岩基地、帐篷酒店、中洞等旅游项目开发。完成亚鲁王等星级酒店和一批特色客栈建设,力争旅游接待标准床位达500张以上,过夜游客人数占游客总人数的比重达8‰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49.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加快旅游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规范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借力推”的宣传营销模式,继续办好格凸国际攀岩节、全球精英丛林穿越挑战赛等“发现紫云”系列活动,切实加大旅游对外宣传力度,出台旅游优惠政策,多渠道开拓旅游市场,不断提高我县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积极引进绿色生态、休闲养生等高端度假产品落地建设,以旅游产业带动壮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加快发展农特产品批发、商贸物流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信息服务等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贡献率,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7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
    (六)坚定不移统城乡,着力加快山地特色城镇化。高标准做好城乡规划,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化、城镇人本化、农民市民化、乡村美丽化,坚持“一城两星”城镇战略布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好国资公司的投融资主体作用,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瓶颈。切实加快新城区开发和老城棚户区改造,完成科学路等城市干道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棚改房、公租房与商品房高度融合,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消化库存,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强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继续推动格凸河示范小城镇和各乡镇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猫营产城一体化建设,坚定不移走山地特色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深入抓好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服务设施,鼓励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城镇化率提高1.3个百分点以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