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河南省)汝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汝州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 发布时间:2018-11-18 09:41:52
摘要:初步统计,“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70.4亿元,年均增长8.8%,是“十一五”末的1.43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562元,年均增长8.6%。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25.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五年均增长1倍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33亿元,年均增长19.1%,是“十一五”时期的2.7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8.14亿元,年均增长14.5%。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城镇化率达到41.1%,比2010年提高8.9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达47.98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篇 增创协调发展新优势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统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增创基础支撑优势,挖掘发展潜能,提升发展势能。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章 构建现代城乡体系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全域一体、协调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中心城区、七大园区、中心镇区、新农村”四位一体的空间格局,建设豫西南地区宜居、宜业、宜游之城。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初步建成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现代城乡体系。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田园城市为目标,实施中心城区扩容提升工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建成豫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生态水系建设,形成循环的生态水系,涵养城市地下水源,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级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结合老城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逐步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将城市建设成具有吸水、蓄水、净水和释水功能的海绵体。统筹推进北汝河、洗耳河、幸福渠、二五跃进渠、东二干渠治理,加快推进望嵩湖、丹阳湖、洗耳湖、风穴湖、刘禹锡湿地公园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推进所有行政村通光纤、所有学校通网络,推进城市规划区无线wifi和城市公共区域免费wifi服务全覆盖、4G网络市域全覆盖、农村数字电视全覆盖。依托浪潮集团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城乡建设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城市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全光网汝州”建设。扩大信息消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第四代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宽带应用模式,培育新市场、新业态,促进产业结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建设农村信息化示范试点和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加快推进淘宝村级服务站建设。在政务、交通、医疗、卫生、环保、教育、城管、公安、环境监控、农业农村、城市安防、养老、社区服务、旅游服务、应急联动等领域推进信息化应用。构建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智慧应用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智慧汝州”,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市。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推进田园城市建设。保护城市四周环境,突出汝州山水之美、田园之美、城市之美。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大力推进滨河公园、汝河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洗耳河公园、植物园、望嵩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煤山公园、人口文化公园、火车站广场、文化宫游园、中心广场等公共绿地。加强城市主次干道、河流生态绿化,建设以街头绿地、小游园为“点”,道路绿化和沿河绿化为“线”,公园和城市林区为“面”的城市绿化体系,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高标准改造提升老城区。实施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和支路建设。完成朝阳路、广成路、丹阳路东延等城东路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7国道改线、烟风路北延工程建设,启动安国北路、向阳路东延、永安街、油库北路(朝阳路至北环路)、梁丰南路、东环路改造、城垣路北延等工程建设,规划建设新西环路、新南环路、新东环路、新北环路、滨河北路、滨河南路等主干道路网,打通望嵩路、前进路(向北)、城垣路至滨河大道、十字街至滨河大道等断头路,加快主干道交叉口渠化改造,优化路网结构,改善城区交通环境。加快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天然气管网接入工程、环保设施建设提升工程,改善生活环境。保护和开发相结合,把汝州历史文化元素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强化对城市道路、建筑物、休闲场所的文化元素点缀,加快中大街唐宋文化园、汝帖园、张公巷等文化载体建设,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进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精细化管理城市,以网格化、信息化为载体,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进一步治理和规范城市建设秩序。以改善群众住房和生活条件为目标,采取城区多村联合开发、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模式,持续加大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重点加快中大街旧城改造和二里店、郭庄、南关、赵庄等棚户区改造。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加快七大园区建设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产业为基、产城融合、以产兴城”的发展理念,加快七大园区建设,打造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调整结构的主阵地、中心城区的拓展区。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产业集聚区。培育装备制造、机绣纺织、生物医药、现代陶瓷等产业,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蟒川镇、汝南街道、小屯镇、王寨乡发展。商务中心区。建设现代商务服务中心、高品质休闲娱乐中心、养老健康电子科技电商中心,辐射带动煤山街道、洗耳河街道发展。温泉特色商业区。打造以保健养生为主的中原健康养生文化城,辐射带动庙下镇、临汝镇、杨楼镇发展。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带动纸坊镇、米庙镇、风穴路街道、钟楼街道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园。全面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汝瓷电子商务文化产业园。重点打造集汝瓷文化研究、技术创新、生产贸易、产品展销为一体的现代陶瓷产业基地。科技教育园区。重点发展品牌教育、科技研发、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园区,辐射带动骑岭乡发展。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高标准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适度超前为原则,坚持产业、生态、人居功能复合的理念,围绕“商务新区、科技新区、宜居新区”战略定位,重点发展企业总部、科技研发、金融保险、公共服务、“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业态,推进科技研发中心建设。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城市功能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路网配套建设步伐,实施地下管网综合建设工程。加快金融大厦、建投大厦、平安大厦、商会大厦、规划展示馆、图书馆、科技馆、老干部及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服务设施建设。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快滨河公园、生态水系工程等生态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网络体系。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增强产业支撑能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强化产业支撑,培育发展金融保险、企业总部、科技研发、公共服务等业态;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平台入驻,培育一批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加快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推进互联网+大厦、电子商务体验中心、小微电商孵化器等主体工程,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腾讯、苏宁等知名运营商合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金融大厦,集聚金融企业总部,打造金融一条街,吸引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总部入驻, 强化金融集聚,推动金融产品、服务、业态创新;培育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小微金融等新型业态,引进培育第三方支付机构,形成一个高档次、高品位的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农村建设区发展水平。加大钟楼街道程楼、拐李、郭庄、闫庄等村(居委会)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都市生态休闲农业。发挥米庙镇现代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参与体验型都市生态农业和“互联网+农业”,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基地,在汝登高速引线周边发展仓储物流产业,成为全市仓储物流产业的主要承载地。推进交通、消防、供水、供电、信息、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快生产生活社会服务网络向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增强乡镇综合承载能力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依托乡镇特色资源,坚持产业带动,突出“一乡一品”,大力推进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镇综合承载能力。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重点镇建设示范工程。支持产业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小屯镇、温泉镇、临汝镇、寄料镇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代化小城镇。小屯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改造提升煤化工专业园区,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现代煤化工园区。以生态养殖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煤炭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温泉镇重点打造温泉特色商业区,以培育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休闲度假为特色,着力发展康体养生、休闲农业、旅游地产、商务会议等产业,打造中原养生文化样板基地。临汝镇推进天瑞铸造、天瑞水泥等传统行业升级改造,支持益永泰机绣、油莎豆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商贸服务对周边乡镇辐射能力;完善崆峒山、迎凤山旅游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岩海金田、白土泉等绿色蔬菜基地和富硒面粉加工、营养挂面等产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中心镇。寄料镇加快经济转型,重点发展旅游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养殖。依托九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岘山和来安寨风景区、张湾遗址、楚长城遗址等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集聚区,成为集商贸、休闲旅游、餐饮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镇。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特色小城镇发展。加强各建制镇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围绕有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一个文化广场、一批公益文化墙、一个商业综合体和文明集市、一个便民服务站或政务服务大厅、一条高标准的镇区景观示范道路、一批标准化公厕、一座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处理厂、一座垃圾处理厂或污水处理设施、一个公园或游园等“十个一”标准,推进达标示范镇建设。发挥各乡镇资源优势,突出“一乡一品”,推动各建制镇产业提质增效。支持蟒川镇依托汝瓷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支持蟒川镇、大峪镇、焦村乡利用半扎古寨-罗圈冰川-蒋姑山景区、大红寨、紫云山等旅游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支持杨楼镇发展集苗木花卉种植、果蔬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观光休闲农业。支持庙下镇打造伊斯兰风情商业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支持大峪镇等山区乡镇,对废弃无主矿山全部实现复绿;扶持大峪镇发展风电,建设邢窑生态园、刘河村滑雪场、万亩牡丹园,大力发展旅游业。支持夏店镇加快风能、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发展生态畜牧业、烟叶、小杂粮等特色种植业。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节 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在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因势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KP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新农村引导点建设。坚持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将城中村、城市规划区内城郊村和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城市化改造;对不适宜居住和煤矿塌陷区村庄进行整村易地搬迁。推进乡村经济“一群一园”发展,在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休闲观光等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布局乡村特色经济园区,服务农产品、特色产品就地加工和农民就近就业,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根据产业发展基础,科学确定村庄改造的规模和形态,合理规划居住、产业、生态和公共设施布局,同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