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徽省)无为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源:无为市政府网 作者:县情资料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1-07-31 06:36:37
摘要: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我市将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强四好”现代化新兴滨江城市和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跻身长三角县域第一方阵,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节现代化美好无为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市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未来五年,我市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机遇更具战略性和全局性。从国家层面看,新发展格局带来了新机遇。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人力优势、市场优势愈加凸显,特别是中央更加突出的发展县域经济政策导向,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融合,必将更大力度激活我市经济发展的活力。从重大战略看,新发展平台带来了新机遇。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自贸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密集叠加,我市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节点城市,在国内省内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有利于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参与这些平台的开放发展,必将更大程度释放无为发展的潜能。从自身发展看,新发展空间带来了新机遇。芜湖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支持无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强四好”现代化新兴滨江城市和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加之撤县设市后县域管理权限更加开放、城市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城市品牌更加响亮,有利于我市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增强城市发展能力、提高城市发展品质。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未来五年,我市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具复杂性和风险性。一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市面临着“标兵渐远、追兵渐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态势。从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态势看,长三角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竞相角逐,纷纷拉开产业和城市发展框架,竞争激烈。合肥经济圈迅速壮大,中心城市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周边市县发展势头迅猛,“虹吸效应”将挤压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大与增长后劲不足并存。在内外部环境日趋错综复杂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同时,我市传统产业优势不再,新兴产业培育滞后,现代服务业不强。三是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依然困难。我市民营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电线电缆领域联保互保风险短期内难以化解。在外部环境尚无明显改善、市场需求依然疲弱的背景下,大幅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难度较大。四是要素支撑能力依然不足。创新体系不够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园区载体建设较为滞后,承载能力弱,对高端项目缺乏吸引力。企业融资环境有待改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营商环境与“四最”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亟需优化提升。五是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仍然存在弱项。六是干群思想不够解放。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干部思想、视野、状态和作风上还有较大差距,缺乏一种勇立潮头、敢闯敢试的拼搏精神,缺乏强烈的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缺乏一种海纳百川、包容并蓄的开放胸襟。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总的来看,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我市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经济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处于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着眼“两个大局”,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国家大格局、大目标、大战略中找准定位,锚定现代化美好无为建设目标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指导思想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打造智造新城、水脉绿城、滨江美城、幸福芝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强四好”现代化新兴滨江城市和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以下原则: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市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政产学研用金”合作,贯通第一要素、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深化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大内陆开放力度,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发展定位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围绕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强四好”现代化新兴滨江城市和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智造新城、水脉绿城、滨江美城、幸福芝城。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智造新城。坚守和聚焦“电、食、钙、羽”特色主导产业不动摇,争做细分领域全国领导者,奋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基于数字化的特种电缆产业新基地、绿色食品产业新基地,全国最大的绿色钙材料产业新基地、绿色羽绒家纺产业新基地和绿色高精高导铜基材料产业新基地。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水脉绿城。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系统推进水清、岸绿、天蓝、土净工作,保护绿色生态、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滨江美城。加快推进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加速推动农民变市民、工商资本下乡促振兴的进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发展、全域土地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城乡文明共建等方面的新方法、新路径,打造人人向往的滨江美城。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幸福芝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挖掘“芝城”特色和底蕴,着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医疗卫生普惠高效、养老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等,加快建设“健康无为”“幸福无为”“平安无为”,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发展目标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展望2035年,我市将基本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强四好”现代化新兴滨江城市和芜湖市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全面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跻身长三角县域第一方阵,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社会治理水平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无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改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更加宜居、宜旅、宜业,天蓝地绿水净岸青大美无为基本实现,“水脉绿城”基本建成。区域一体发展全面融合。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实现高度协同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设施实现一体化。人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无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确定“十四五”规划目标,既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也要充分考虑我市发展迈入新征程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围绕短板弱项,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确保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芜湖市,总量争先进位、均量跨越赶超、质量提档升级。到2025年,经济总量达到850亿元,年均经济增速9%以上,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核心指标进入全省县级第一方阵,经济总量持续位于全省县域前列、跻身长三角前50强、全国前100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主导产业影响力更加凸显,电线电缆、羽毛羽绒、绿色食品、钙材料等产业成为全国细分行业第一,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更具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向产业化、规模化、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示范化迈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力不断增强,文旅、康养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城乡协调展现新图景。等高对接中等城市规模与品质,按照“开发城东、完善城南、提升城西、改造老城”思路,不遗余力扩大城市规模,持之以恒提高城市品质,打造“四精”城市。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空间布局更加完善,“一心两轴”的城市格局明显优化,人口向市区集聚程度明显,基本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城镇化率与长三角差距进一步缩小,现代化中等城市初具规模。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3%。打造城乡协调发展的县域先行区。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改革开放呈现新格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推进,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营商环境省内最优、长三角一流。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开放格局,深度参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经济外向度和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提高,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推开,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9b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创新发展获得新突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平台、创新型人才、创新型要素、创新型机制于一体的创新生态圈。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上升,创新能力和新兴产业发展居全省县域前列,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达6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6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达2.5%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60%左右。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

发表评论

频道精选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