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竹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竹溪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 发布时间:2019-09-28 08:19:50
摘要:“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概括为“12345”:即“一个建成、两个示范、三个做优、四大支撑、五个竹溪”。

  一个建成:到2018年,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贫困县“摘帽”,2019年巩固整体脱贫和“摘帽”成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个示范:全面建设“全省精准脱贫示范区”和“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

  “十三五”(2016-2020)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竹溪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推进县域经济绿色崛起、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立足“十二五”以来奠定的发展基础,根据竹溪发展实际,制定《竹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于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发展背景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发展基础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县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5年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6亿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总收入达到5.89亿元,年均增长1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4.35亿元,年均增长22.9%;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5.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2倍;累计完成招商引资125.0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16倍;利用外资776万美元,年均增长20.9%;实现外贸出口2418.5万美元,年均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76元,年均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50元,年均增长16.7%。“十二五”以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全省医改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二五”期间,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33.3:42.8:23.9,调整到2015年的34.1:40.4:25.5。实现粮食产量4.7亿斤,油料产量5241.2万斤。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茶叶、魔芋、中药材等农产品加工值达19亿元,畜牧业产值达到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2.1倍。绿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电子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4家,产值达36.9亿元。建成县工业园、金铜岭工业园两大园区,梅子贡等5家企业挂牌上市。人福医药、力莱科技、满华光电、蕃王酒业、秦巴光电、天翔蚕蛹蛋白提取、魔芋产业园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15.4%。编制了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龙王垭养生山庄、楠木寨、曾家寨、鸡心岭等一批旅游景点建成运营,完成了敖家坝、莲花、大石门、同庆沟、翟家坝等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建成3A级以上景区3个,发展星级农家乐280家 。鄂渝陕国际商贸物流园建成投入使用,秦巴电商产业园初具规模,注册物流企业12家,全县商贸流通服务网点达1217个,限上商贸企业达69家。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二五”期间,完成了《竹溪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修编、城区16.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14个集镇总体规划和128个村庄规划编制。深入推进“一河两岸多区”和“竹房城镇带”建设,实施了楚秦大道、长安大道、广场公园、鄂陕大道改造、城区橡胶坝一二期、城区主次道路绿化美化等重点工程,东城新区、烧田片区、西关街片区、牛头山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了金铜岭、踩新桥、新生、邓家坝等一批新型居民小区。通过电站移民、生态移民、扶贫搬迁、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搬迁,有序引导3万余农村人口向县城、集镇和中心村集聚。交通设施不断改善,谷竹高速竹溪段全线开通,县域内100%的行政村通公路。水电总装机达38.9万千瓦,加大“两横两纵”电网建设力度,完成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2万户,大型沼气工程2处。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启动,县城管网基本形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第一、二期“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和竹溪河水坪段、双河口段、城关段等河道治理工程。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和县城水厂扩建工程,解决了23.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南水北调重大土地治理工程全面完成,37万亩基本农田和51万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全县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低产林改造等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65万亩。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打造了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偏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长峡省级地质公园五张“绿色名片”。“绿满竹溪”和百里果廊、百里绿廊、百里景廊建设顺利推进,5个绿色乡镇、30个绿色示范村、10个绿色校园和100个园林绿化单位创建达标。命名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生态村29个,市级生态乡镇9个、生态村105个。编制完成了水生态文明试点县规划,启动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丹江口库区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内项目基本完工。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投入使用,2015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标准的天数达300天,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5、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精准扶贫整县推进,创新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完成了57个重点贫困村扶贫整村推进,完成扶贫搬迁、生态移民9530户,减少贫困人口5万余人。新增城镇就业18642人次、扶持创业1921人,帮助287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5%以上,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9%以上。长安学校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1所,改造中小学校舍24万平方米;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县一中、县二中分别通过省、市示范高中评估验收,县职业技术学校实现整合迁建。中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并通过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县医院综合楼、疾控中心、卫生监督局和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两馆一中心”基本建成,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2个、全民健身路径54个。向坝民歌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氏宗祠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播电视、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了全覆盖。开工建设保障房7700套,建成4587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5000余户、危房改造7000余户。开通了18条城乡公交线路。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6、改革创新协作发展提速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二五”期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63项、减少51%,清理确权、公布行政权力251项、4842单项,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制度。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建成使用,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15个乡镇卫生院和235个村卫生室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城管综合执法体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县直监察机构派出改革、农村小型水利管护体制、“三证合一”审批制度、公车改革、公务卡消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等领域改革顺利推进。竹溪与北京区域协作持续加强,与密云区对口协作不断深化,互利共赢格局基本形成。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发展形势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发展步入新阶段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决胜期。必须把扶贫问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为导向,瞄准如期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主要目标,着力解决城乡差异,构建普惠型发展新机制,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产业结构转型攻坚期。经济发展将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主题,逐步由传统农业、小农经济向现代化特色农业、规模经营转变,由主要依靠农业规模扩张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变。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生态文明建设升级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紧迫性、重要性更加突出。顺应绿色发展大势,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做好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在全市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中保持领先地位。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期。紧紧抓住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机遇,促进人口、产业进一步集聚,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发展。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期。全方位纵深推进各项改革,制度创新体系将加快形成,制度红利将得到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将不断增强。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面临的重要机遇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精准扶贫政策扶持机遇。中央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出台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湖北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等政策文件,竹溪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秦巴山片区重点贫困县,将迎来国家、省、市各级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的政策机遇。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开发开放机遇。竹溪位于武汉、重庆、西安等经济辐射圈的交汇处,通过与上述大城市的对接,可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地发挥产业优势。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机遇。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竹溪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处于汉江生态经济带。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争取南水北调水源区移民后扶、限制开发区补偿等扶持政策和生态补偿方面将获得国家的制度保障。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南水北调对口支援的战略合作机遇。根据京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十三五”期间对口协作项目涉及生态经济、传统工业升级、人力资源开发、科技支撑、经贸交流合作、生态环保合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多个领域。加大与北京地区的对接力度,加强与密云区对口协作,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带来的发展机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规划重点支持生态圈内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竹溪既有丰富的山水人文景观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又是连接鄂渝陕旅游圈的重要通道,有望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特色板块。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互联网+”创新发展机遇。随着“互联网+”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快速发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和创新驱动力,促进“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的全产业链拓展,可有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存在的重大挑战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经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竹溪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较强,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出低,传统农业比重较大,现代农业与绿色低碳工业融合不够,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生态经济体系尚未完全确立,绿色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扶贫开发任务繁重。全县农村贫困规模大、程度深,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5万户11.1万人,贫困率达34.4%,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较重,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实际供给能力差距较大。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竹溪作为限制开发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任务重,新上项目的门槛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更趋严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大。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体制机制瓶颈仍未有效破解。发展活力不足,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难度大,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指导思想S4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举“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旗帜,以扶贫开发为总揽,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着力建设“绿色产业引领区、生态城镇示范区、省际物流集散地、旅游休闲目的地”,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1/12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