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海南省)2017年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五指山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 发布时间:2018-02-28 08:21:15
摘要:全市生产总值27.19亿元,同比增长7.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5亿元,同比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6.4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77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9.6%。...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任务繁重的严峻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经济运行整体平稳,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展现新气象。
——经济稳定增长。全市生产总值27.19亿元,同比增长7.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7亿元,同比增长2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5亿元,同比增长10.5%。第一产业增加值6.4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77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5.0亿元,增长9.6%。
——生态环境持续领先。新增植树造林1002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6.44%,空气优良天数达99.7%。
——旅游事业人财两收。接待游客180.42万人次,同比增长12.3%;旅游总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28.8%;
——脱贫攻坚再度获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968户7076人,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的115.3%。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5635元和10476元,分别增长9.8%和11.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紧盯项目抓投资,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坚持重点项目一月一分析,一月一督查,4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9亿元。水满乡至大峡谷漂流点旅游道路改建工程、百货大楼、水满中心广场等一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仁帝山等房产项目转型初见成效;中线高速公路五指山段建设步伐继续加快,预计今年6月份建成通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成功签约2个重点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0多亿元。
    (二)围绕转型调结构,产业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农业稳中调优。茶叶、树仔菜、忧遁草、冬季瓜菜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升。全市累计种植茶叶6512亩、树仔菜1200亩、忧遁草2000亩、常年瓜菜3.8万亩(含复种)。“五指山红茶获海南农产品十佳区域公用品牌”,“五指山五脚猪”顺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评审。安排农民增收资金2370万元新创农民增收示范点56个,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到了55%。2017年冬交会再结硕果,农产品现场交易额76.8万元,签订了3100多万元的农产品订单。
旅游业长足发展。五指山热带雨林景区、红峡谷景区、黎峒文化园等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功能继续完善,郑海旅游度假村等项目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全市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大为提升;建成游客集散服务中心2座,建设旅游厕所11座,新增旅游标识牌160多块,车站、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重点景区等旅游公共场所WIFI实现全覆盖,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大为提升;成功举办了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祭祀袍隆扣大典、环岛自行车赛、首届中国(海南岛)早春茶开采节等独具魅力的文化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精心策划水满乡全域旅游发布会,五指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三)突出重点抓整治,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精心呵护生态环境。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实现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双创”促进了文明,推动了各项工作水平提升。重拳整治违法建筑,全年拆除违建4931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246.6%。“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清扫保洁收运体系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卫生顺利通过国家十部委验收,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持续开展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全市38条河流确定了河长。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查处、取缔非法采砂点38处,处理占用河道弃置渣土2.3万立方米。投入6000多万元启动城区雨污分流建设,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水满、毛阳、毛道等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稳步推进,重点水体水质达标率大幅提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建筑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开展土壤环境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等行为,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耕地修复与治理,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推进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立案查处涉林刑事案件25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全面实施生态直补制度,发放补偿资金2443万元,全市6.15万人口享受绿色福利。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宁愿经济增长慢一点,也坚决不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
(四)坚持精准抓扶贫,脱贫攻坚再获新胜利。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采取过硬措施,下足绣花功夫,统筹整合各类扶贫资金2.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6%。建立了市、乡镇两级脱贫攻坚责任制,全市30名市级领导定点帮扶22个整村推进贫困村,1318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4222户贫困户,“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得到全面加强。全面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重点实施产业脱贫、乡村旅游脱贫、生态移民脱贫、卫生健康脱贫等“十一项措施”,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043.36万元,扶持发展具有山区优势特色的树仔菜、五指山五脚猪等种养产业,基本上覆盖所有的贫困群众。组织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12场,全年实现703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组织电视夜校、技能培训、示范带动等措施,提高贫困主体自我发展能力。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年分春秋两季为全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教育补助金937.85万元。投入508.49万元完成了2017年、2018年两年新农合个人缴费代缴工作,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享受各类报销补助1521.99万元,受益26916人次。投入3852.6万元奖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截至去年年底,有975户达到入住条件。大力实施金融扶贫撬动,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3281.11万元。全市贫困发生率降至3.87%。
(五)创新引领促改革,干事创业激发新活力。全面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关于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争创经济特区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要求,扎实推进“多规合一”改革,编制完成《五指山市总体规划》,指导全市一张蓝图干到底。完成行政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司勤人员实现妥善安置,车辆节支率达到3.2%,三公经费较去年减支90多万元。推进机构改革,撤销市政府采购中心,成立市规划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监察大队,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编制完成政府部门第二轮权力清单,新增事项70项,取消审批事项56项,合并18项,减掉行政许可事项申报证明材料79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全省实现率先发证,距离“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最大限度优化便民服务”的目标更进一步。农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农垦机构调整和人员分流全部完成,撤销了原五指山市畅好农场社会管理办事处,成立市畅好居;农场转企改制起步良好,畅好顺达扶贫公司2017年承接了8项重点工程;农用地清理规范工作有序推进,农场土地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六)倾力民生强保障,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15.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9%,去年年初确定的十八件民生实事全部实现预期目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落实教育发展经费2.79亿元,中部特殊教育学校、通什中心学校、思源学校等一批校园工程扎实推进,市第一小学顺利通过省级示范学校验收,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制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引进山东杜郎口中学到我市办学,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卫生健康事业稳步推进。加快推动中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二院外科住院楼一期、门诊医技楼二期项目基本完工。大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719人次,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519个,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1%以内。新农合参加人数达到5.93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参加人数达到1.8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由420元提高到了45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原来分散供养每人每月350元、集中供养450元,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为全市1147位60岁以上特困老人、65岁以上低保家庭老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为1.3万户农房进行投保。实施稳定“菜篮子”价格十二项措施,加强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农产品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文体事业进一步繁荣,全面贯彻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文化惠民继续向贫困乡村倾斜,举办文化扶贫黎锦技艺培训班13期,培训人数4015人次;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活动56场次、农村电影放映活动1083场次,为22个贫困村教学点捐赠少儿优秀读物2000册,用实际行动保障了全市农村居民“共同参与文化活动,共同享受文化成果”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需求。社会治理不断加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启动禁毒三年大会战,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有序推进,有效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27件、处理信访案件218件、解决问题169个,社会整体和谐稳定。防灾救灾能力较大提升,有效应对“卡努”、“塔拉斯”等强台风强降雨自然灾害,及时转移安置群众1122人次,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