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西省)2016年应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应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49 发布时间:2017-09-15 08:18:58
摘要:2016年6月23日在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边润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艰...

——2016年6月23日在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Ddy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县长 边润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紧跟全市推进“两大任务”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实施“五大战略”、提升“五新应县”建设水平总体思路,克难攻坚、奋力作为,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紧盯全面小康,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县政府始终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86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8亿元,比“十一五”末增84.5%,年均增长9.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187.2%,年均增长2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73.6%,年均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2亿元,年均增长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38元,比“十一五”末增66.1%,年均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86元,比“十一五”末增81.8%,年均增长12.7%;财政总收入完成3.033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32.0%,年均增长5.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33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60.7%,年均增长10.0%。
  ——五年来,我们狠抓实体经济,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创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核心区”目标,全面铺开了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万亩现代养殖示范园、文化旅游产业园和现代商贸物流园五大产业园区建设,以“三区五园”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末,全县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22:29:49,非农产业比重明显加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新型工业经济持续壮大。紧紧抓住全省转型综改“一市两园”、全市八大工业园区之一的朔州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落户应县的机遇,投资1.2亿元完成了城南核心区“三纵三横”路网、科技孵化楼和配套工程。园区内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比“十一五”末增加了14家,培育形成了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高档陶瓷、新型建材化工、装备制造五大产业板块。新能源产业,先后建成了总投资18.9亿元的福润生物质能、晶都太阳能和晋能光伏并网电站三大项目,开工建设了白马石风电一期工程,推进了银光低热值煤热电联供、华电100兆瓦风电场等项目。农副产品加工业,巩固提升了雅士利乳业、梨花春酿酒等传统骨干企业,两家企业税收一直稳居全市非煤电企业前列。特别是雅士利乳业自2008年投产以来,已累计上缴税金2.34亿元。新建的雅士利冲调食品和小包装生产线项目即将开工,项目建成后年产值、税收可实现翻番。高档陶瓷业,全县陶瓷企业由“十一五”末的11家、14条生产线发展到16家、24条,年产量7.5亿件。全国日用瓷生产基地初步建成,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应县陶瓷”成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劳动就业难的情况下,陶瓷业创造了近万个就业岗位,拉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五分之一,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新型建材化工业,相继建成投产了总投资7.8亿元的轻质隔墙板、万吨新型复合材料、生物有机肥一期、科通化工、华通建材等10个项目,积极推进了盛达彩印包装等4个项目。特别是吉呈生物胶囊出口在全市外贸企业中排名第一。装备制造业,建成投产了赛特电梯项目,推进了顺源春智能电力设备项目;以万发炉业为龙头的炉具企业发展到23家,形成工业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坚持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为抓手,实施“以农载牧、以牧养菜、南菜北牧、循环发展”战略。两大项目示范群建设扎实推进。“南菜”板块现代农业示范项目群,重点推进了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设施农业园区50多个,辐射到7个乡镇100多个村,面积发展到21万亩,蔬菜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北牧”板块现代养殖示范项目群,重点推进了万亩现代养殖示范园区建设,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交易市场、饲料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工程,建成养殖小区14个。特别是2013年成功引进了全省唯一的外商独资畜牧项目——恒天然(应县)牧场群项目,建成了两个双倍牧场和一个单倍牧场,存栏奶牛达到2.8万头,日产鲜奶300吨。恒天然牧场群项目的引进建设,使我县奶牛养殖实现了量和质同步大幅提升,标志着全县奶牛基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进一步巩固了我县全省畜牧大县的地位。在两大项目示范群的带动下,全县日光温室和移动大棚发展到1.5万亩,规模健康养殖小区达到200个,奶牛存栏6.01万头,肉羊饲养量120.1万只,奶牛存栏和肉羊出栏量均居全省第二,被评为全省畜牧先进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实施了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膜下滴灌、京津风沙源治理、高标准农田等工程,新发展节水面积17.65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全县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蔬菜产量稳定在10亿公斤左右,被评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成效明显。全县“513”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3亿元,是2010年的近4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238个,是2010年的近6倍;“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8.8%。五年新注册涉农商标66件。全县10万亩“应州绿”蔬菜基地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出口认证的蔬菜种植基地县。
  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业开发不断加快。深入推进木塔申遗,实施了总投资2.7亿元的木塔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启动了木塔本体加固工程,应县木塔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成为全省首推的申遗项目,木塔和净土寺双双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南山生态旅游吉祥村落项目入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我县先后被评为“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县”。规划建设了文化旅游产业园,推进了乙斑古建和工艺美术城两个项目,全县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到296家。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产业,重点推进了总投资27.3亿元的经纬通达物流园、金亿建材等5个项目,其中,经纬通达物流园项目,开通了铁路集装箱货运业务,园区建设的交收仓库成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首个煤炭产地交收仓库,正式投入运营。推进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引进了“乐村淘”电子商务平台,我县千人以上村都设立了“体验店”。加速了快递业发展,新增了15家快递公司,累计发展到32家,物流配送能力覆盖了全县乡村。
  ——五年来,我们注重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县城建设方面,全面实施了城市改造建设三年规划,大力推进了南部新城开发、建成区改造提升和“五城”联创三大工程,推进了“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环境提升”四项工作,完成了燃气、供热提质、城市道路建设等多项工程,铺开了73个项目,5年共建成保障性住房5350套,我县被评为“山西省园林县城”“全省十佳卫生县城”。集镇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深入推进了南河种等5个集镇和中曹山等12个中心村建设,集中实施了总投资2亿多元的美丽乡村、危房改造、扶贫搬迁、乡村清洁、农村亮化等工程。其中,完成了28个试点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9914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12个自然村1814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72个行政村3440盏路灯亮化工程,推进了以“三拆四改五化”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清洁工程。此外,累计投资2亿多元深入推进了南河种镇“城乡一体化”项目。交通路网建设方面,实施了大石线县城段改线、生态旅游观光线、金城街改造、农村新“五个全覆盖”等总投资30多亿元的城乡道路改造建设工程,建成县道254公里,硬化公路240公里,改造建设主干道路6条27.5公里,硬化农村街巷2210公里,全县298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巷巷通。特别是应县火车站客货两用业务全面开通,结束了我县没有火车运输的历史;开通了城市公交,填补了我县没有城市公交的空白。
 1/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