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川省)2017年大竹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大竹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178 发布时间:2017-07-10 07:47:37
摘要:2017年3月2日 在大竹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大竹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志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开展“民生改善年”行动。坚持民生第一根本,按照缺啥补啥、注重实效原则,着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兜住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关注重点民生,让竹乡人民享受到更大的发展成果。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2017年工作重点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县委“1256”战略布局和县十三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决策部署,按照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工作安排,紧扣目标,突出重点,聚力攻坚,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聚焦全面小康,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坚持“一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紧扣脱贫目标,对标脱贫标准,以坚决态度、有力举措,抓紧抓实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今年20个贫困村摘帽、20125名贫困人口脱贫,并提前一年完成贫困县摘帽硬件建设任务,为2018年全县脱贫打下坚实基础,脱贫攻坚进入秦巴山区先进方阵、走在全省前列。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狠抓“1+6”示范。坚持“以点连片、以片促面、带动全县”工作思路,深挖贫困村人力、资源等优势,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鼓励工商资本参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自主创业活力,推进“1+6”示范建设。打造1个综合扶贫示范片。实施基础改善、产业培育、民生保障“三大会战”,连片推进石河、月华、李家9个贫困村扶贫综合示范片建设,确保示范片实现基础改善5个100%〔16〕、产业带动100%、基本公共服务100%和兜底保障100%。培育6个创新扶贫示范点。立足机制创新,突出产业发展,围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采取公司带动、合作经营、基地支撑等方式,培育庙坝镇黑水村、乌木镇乌木村、金鸡乡金鸡村、石桥铺镇指挥村、高明镇同心村、文星镇大安村等6个创新扶贫示范点。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突出九大重点。突出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教育文化扶贫、医疗卫生扶贫、财政金融扶贫和壮大集体经济等九大重点,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县摘帽“三有”建设,确保全县所有乡镇(街道)中心校、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达标。加快贫困村退出“五有”建设,确保5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通信网络达标。易地扶贫搬迁5522人,改造贫困户危旧房1098户,解决3300人安全饮水,同步改善农村电网和广播电视网,确保贫困户脱贫硬件达标。坚持扶贫产业支撑、教育文化惠民、财政金融支持、社会扶贫对接,实行低保线、扶贫线“两线合一”,实现基本保障政策兜底、发展难题精准解决。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筑牢三大保障。强化组织保障。坚持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配齐配强扶贫专职干部,严格落实“5+1”帮扶机制〔17〕,压紧压实责任,构建“千斤重担有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体系。强化资金保障。突出“上争、内聚、外引”三大抓手,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县本级扶贫专项资金增长40%,引导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进入扶贫领域。强化纪律保障。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发挥脱贫攻坚办综合督导,监察、督查、审计及主管部门专项督查作用,逗硬落实绩效考评奖励制度和问责办法。定期开展“现场评赛会”,营造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聚焦转型升级,致力推进产业发展。坚持“稳为基进为向”,坚定不移扩总量提质量、调结构促转型,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共进、加快发展。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强化产业支撑。深入实施“6+5”产业振兴计划〔18〕,紧扣打造能源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轻纺鞋服、农产品生产加工“五个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制定落实专项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企业做强、产业壮大,确保五大产业总产值分别增长9%、12%、10%、5%、11%,规上企业分别达62户、12户、7户、12户、20户。出台支持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建筑业和房地产企业在竹注册工作,鼓励企业提升资质、创建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做强、骨干企业做大、中小企业升规、个体工商转企,新培育超亿元企业2户、“小升规”企业10户以上。壮大园区经济。统筹推进“1+3+10”园区发展规划落实落地,加快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互为补充的园区发展格局,推动“省级经开区”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创建取得重大突破。引进和培育一批关联度高、配套性强的企业,促进富士电梯生产线、越洋电子A栋厂房等项目竣工投产,黎明光电、星擎电子、川粤皮鞋、石墨烯等项目开工建设,园区新入驻项目3个、竣工投产3个以上,确保营业收入增长8%以上;加快配套建设,启动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七通一平”500亩,新建干道3公里。突出基础完善、功能配套和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庙坝小微企业创业园、石河建材园、月华食品园建设。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加快“10个工业重镇”发展。创新体制机制。鲜明政策导向,坚持本土企业和招商企业并重扶持政策,重点支持税收贡献大、解决就业多的企业,促进各类企业竞相发展。精简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审批、建设等环节办事流程,提升落地实效。建立入园项目限时推进机制、“僵尸企业”限时退出机制,全面清理已供闲置地块,努力做实经开区建成区。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大力实施服务业“2456”工程〔19〕,完成金利美市场四五期和兴光国际农贸市场建设,新建乡镇农贸市场3个;加快推进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启动建设汽摩交易园,规划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着力提升“五大商圈”、打造一批商贸镇。实施“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入库企业做大做强、限上企业“升规入统”、外来企业在竹注册,积极发展服务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确保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户以上。鼓励企业出口,力争完成进出口7000万元。加快发展金融业。深化银政合作,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的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大竹农商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支持村镇银行发展,加快中信银行大竹支行入驻。发挥川环科技上市示范效应,鼓励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争取全省产业园区“园保贷”〔20〕试点。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规范提升电子商务集聚区,大力培育本土电商平台,做实阿里巴巴大竹电商平台,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争创全省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海明湖·五峰山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清河古镇争创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启动莲印山、云雾山创国家AAAA级景区规划和项目包装。积极争创省级乡村旅游强县,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带3条,培育旅游新业态10个、星级农家乐5个。确保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以上。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开展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积极推进“四新”示范和“六良”配套〔21〕,确保粮食播面157万亩、总产54.3万吨。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揽,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和农建综合示范区为重点,以适度规模产业基地、产业小园区为补充,建设一批10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带动香椿、糯稻、白茶、苎麻、果蔬等特色产业连片发展。打造石河、庙坝种养生态循环示范区,加快推进清水—庙坝—欧家片区现代畜牧水产示范带等现代农业重点示范工程,抓好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强化“两个带动”〔22〕,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适度规模经营,新培育市级新型经营主体8户以上,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4户以上、家庭农场7户以上。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聚焦固本强基,努力推进城乡建设。坚持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推动“两个统筹”〔23〕取得新成效。    LeZ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宜居县城建设。扎实开展“宜居县城”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着力改善城市交通、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城市规模拓展到26.3平方公里、26.2万人。深入实施“缓堵保畅”工程,建成安居路、翠屏路、物华路和滨河大道,加快建设振兴路,开工建设竹凤大道、文体路、东湖大道延伸段等9条干道,切实抓好东湖支路、竹中路等6条干道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扎实抓好城市停车场、雨污管网改造等配套建设,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迁建、十一小、十二小建设,规划建设城区公立幼儿园3所;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基本完成北城干道坡地绿化;加快推进十字街、西门、关仓坝、路灯所、高速路出入口等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长亭送别”项目;完成白塔水街、名豪商业风情街、巴蜀邑城示范街建设,规划建设4公里环体育馆健身步道,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深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城市管理格局,在城市环卫领域试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深化“五治”工程,强化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城市形象。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