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松滋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松滋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169 发布时间:2017-01-08 18:42:08
摘要:2016年12月11日在松滋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伍昌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及2017年的工作重点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拼搏,...
—2016年12月11日在松滋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伍昌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及2017年的工作重点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年拼搏,阔步迈上新起点
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正值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各类困难和问题相互交织、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时期。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砥砺前行,顺利完成了市五届人大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和“十三五”良好开局,为松滋加快崛起、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是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9倍,年均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倍,年均增长16.2%;财政总收入增长2.85倍,年均增长23.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8倍,年均增长30.3%;外贸出口增长5.5倍,年均增长40.7%。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县域经济考核连续五年稳居荆州县市之首,全省排名四年前进11位。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显著转变的五年。坚持“四化同步〔注1〕”发展,稳步推进“五大转型〔注2〕”,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3.1:43.0:33.9调整为16.8:48.7:34.5。纳税过千万元工业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出口备案企业33家。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7倍、1.8倍,年均增长11.1%、11.9%。争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资金8.47亿元,转型工作通过国家中期评估。
这五年,是“两个唯一〔注3〕”强劲发力、有效投资显著扩大的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5亿元,年均增长24.8%。引进项目334个,协议投资636.7亿元,到位资金427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19个,竣工投产90个。每年引进、落户和建设一个投资过10亿元的工业大项目,白云边“2211”工程〔注4〕、宜化松滋肥业、葛洲坝松滋水泥、嘉施利、荣成再生科技、长江物流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产或加快建设。13家行业百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落户兴业。省长投、省交投、鄂旅投、中交建等央企国企进驻合作,直接和意向投资额达到300亿元。争取政策性资金89.4亿元。编制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库。
这五年,是发展底盘日益壮大、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的五年。推动中心城区东拓、西进、南延发展,建成区达到16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城四片区〔注5〕”格局,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园林城市特色鲜明。白云现代新城区累计投资5亿元。白云花园626套安置房全面建成,区域路网竣工通车,新区一期初见雏形。全市“四纵三横〔注6〕”骨架路网全面形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国省道、港口建设突破历史。临港、城东园区错位发展,工业主平台作用凸显。临港园区完成投资11亿元,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落户企业24家。城东园区面积扩展至6平方公里,落户项目67个,投产企业47家,规模效益位居荆州前列。
这五年,是城市名片全面擦亮、松滋魅力不断绽放的五年。共获得国家级荣誉17项、省级荣誉21项,承担上级各类试点任务11项,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三万”活动先进县市。市直部门获省部级表彰215项。一系列松滋经验全省推介。洈水景区知名度显著提升,卸甲坪土家山歌唱响湘鄂大地。松滋口岸获批全省首家县级水运开放口岸。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域名推介再攀新高。“五城同创〔注7〕”取得初步成效。民生支出137.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
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转方式,调结构。力促工业提质增效。连续五年出台政府1号文件支持工业发展,实施“五计划〔注8〕”“五工程〔注9〕”,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注10〕”、工业“稳增长24条〔注11〕”等措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放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设立财政奖扶资金,鼓励支持企业“改扩联〔注12〕”,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小微企业不断成长。工业总产值达到37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24亿元。工业税收总量连续5年位居荆州县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55家,达到154家。27家企业在“新三板〔注13〕”和“四板〔注14〕”市场挂牌。白云边连续七年获评“鄂企百强”。力促农业增产增收。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达到46.5万吨,年均增长3.7%。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7万亩,规模经营面积8万亩。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年生猪出栏120万头以上;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14家。襄大农牧、温氏养殖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松滋。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农民专合组织731家,家庭农场450家。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通过评估验收。认证“三品一标〔注15〕”农产品50个。力促第三产业提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倍,年均增长14.9%。限上商贸企业〔注16〕(含大个体)达到195家。金融机构达到28家、担保贷款公司5家、其它投资机构46家。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16亿元、116亿元,年均增长23.6%、37.3%。投资8.2亿元,新建洈水假日酒店、全国首家五星级汽车自驾营地、卸甲坪曲尺河温泉度假村等项目。推动房地产去库存,销售商品房151万平方米。新增电商330家、物流公司56家、快递公司29家。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即将投入营运,洲业汽车等项目加快建设。
二是重统筹,补短板。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建立城乡规划三级管理体系,出台“双十条〔注17〕”规定,强力“拆违治非〔注18〕”,建管秩序不断规范。中心城区实施重点市政工程93项、民生城建工程327项,新修和改造城市道路26条,解决百姓“五难〔注19〕”问题500余个。改革大城管体制,推行城市综合管理,城市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支持改造乡镇基础设施,集镇面貌明显改善。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6%。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刘家场镇、洈水镇入选全国重点镇;新江口镇蝉联全省百强乡镇。着力夯实基础设施。完成交通投资75亿元。新改建等级公路1173公里、农村公路危桥119座。投入11.72亿元,实施了防汛抗旱减灾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投资9.1亿元,整治土地2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8万亩。新改建机耕道2309公里,农机作业率达到65%。新改建变电站10座、供电线路3259公里。220千伏松南变电站投入使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开展洈水水环境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三禁三治〔注20〕”、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等专项整治,病死畜禽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理,实施了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启动小南海生态涵养区建设。植树造林25.5万亩,创建省级绿色示范村40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生态村15个。建设美丽宜居试点村6个。
三是惠民生,促和谐。全面推进扶贫开发。整合扶贫项目资金5.3亿元,累计减贫5.1万人,陈店镇及14个省市重点贫困村即将整体脱贫出列,卸甲坪乡脱贫致富特色发展三年规划成效显著。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双向衔接〔注2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稳步推进。发放城乡低保金和农村五保金2.86亿元,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8万人次8955万元。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22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0张。建设保障性住房3370套,发放租赁补贴477.4万元。改造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3300户。建设水厂29座,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跻身省级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义务教育质量持续领跑荆州;高考质量逐年提升,重点本科上线2500人,3人圆梦北大、清华;特殊教育进入国家改革实验区行列。教育“全面改薄计划〔注22〕”顺利实施。实施了“重症精神病和大病救助工程”,推行了公立医院住院“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计划生育国策全面贯彻落实。新建才知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图书馆、群艺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升级改造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文体广场遍布城乡,成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开展了贺炳炎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引洈济城、黄杰小学、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中医院国医楼、驾考中心、监管中心、新殡仪馆等民生项目建成使用。成功申报国家化石保护集中产地。加强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保障。市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馆。建成社区服务中心12个。新江口镇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乡镇”,三堰淌村蝉联全国文明村,林园社区进入全国和谐社区500强。统计、粮食、质监、供销、新闻、工会、青年、妇女儿童、气象、住房公积金管理、烟草、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国防动员、老区建设、老龄、残联、文联、侨联、工商联、档案史志、保密、行政学校、对台事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持续开展“三打三禁两创一树〔注23〕”专项行动,强化重点领域综合整治,“一感两度两率〔注24〕”连续五年位居荆州第一。不断完善“五个箩筐〔注25〕”包案机制和市镇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解决了一批合理合法的群众信访诉求。圆满完成“六五”普法。三堰淌村、牛食坡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强化责任落实,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1/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