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甘肃省)2016年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865 发布时间:2016-12-30 20:24:09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1月30日在兰州市红古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李 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顾过去五年,克难奋进...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1月30日在兰州市红古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李  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顾过去五年,克难奋进砥砺前行
 
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区委“1354”总体思路和“357”转型发展战略,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和区十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顺利开局。
 
——全面小康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坚持小康建设与“双联”行动、精准帮扶互促共进,累计整合资金1.26亿元,对1378户困难户、56个村(社)进行了持续帮扶,累计减少贫困户1328户,39项小康监测指标达标20项,小康指数达到77.9%,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向上争取政策取得重大成果。先后争取到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第五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政策,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1.48亿元,依托政策资金实施替代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大项目336项,撬动社会投资120亿元;实现了财税分享体制比照三县执行和兰铝税收属地化征管,区级财政每年增收1.6亿元以上,为全区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交通瓶颈攻坚取得重大突破。全力破解区域性交通瓶颈,投资5.5亿元的川海大桥、团结桥等民海互联互通项目启动实施,投资4亿元的省道301线改扩建工程,尤其是海窑隧道、北环路建成通车,解决了周边百余家企业和10余万群众通行安全问题,打通了连海地区的经济大通道和甘青两省的交通、旅游快速大通道,红古联外输内的交通体系日臻完善。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坚持久久为功、善做善成,投资1.3亿元,集中实施了以危房搬迁、煤场清理、道路拓建、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窑街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搬迁居民525户,整理土地1700亩,造林绿化1080亩,建成了千亩“森林公园”,沉陷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投资1.13亿元的海石湾北山绿化和北山公园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全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人民生活水平取得重大改善。棚改、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20.9亿元。尤其是筹资10.8亿元实施了大砂村、海石村、虎头崖等一批棚户区改造工程,改善了2300多户群众的住房条件;想方设法解决了因兰铝扩建、兰海高速、兰新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征地产生的9931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区医院改扩建并移交省人民医院托管,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就医环境大幅改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红古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区上下积极克服各种风险挑战,凝心聚力,奋发图强,攻坚克难,形成了经济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我们紧盯小康目标,科学有效施策,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宏观经济环境,始终坚持稳增长、蓄后劲、增优势、促发展不动摇,全力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6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在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基础上达到124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14.8%,连续5年增速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3.48亿元,是前五年总和的1.77倍,年均增长1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74亿元,是2011年的2倍,年均增长14.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9亿元,是2011年的1.3倍,年均增长4.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679元、16600元,在2011年的基础上均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分别增长15.3%、14.3%,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五年来,我们紧扣转型升级,狠抓项目建设,产业基础更加厚实。大力推进省委“3341”项目工程,累计实施产业项目224个,总投资160亿元,建成211个,完成投资14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7.5:70.1:22.4调整为2016年的7.8:62.1:30.1。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着力打造转型发展战略平台,经济区红古园区投资1.2亿元的“一横三纵”路网全面建成,依托“三大园区”引进建成了总投资112亿元的兴盛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加工产业园、93万吨铝合金加工产业链、蓝天太阳能光热新材料产业园、阿敏4500吨明胶等90多个项目,基本形成了有色冶金、“城市矿产”、新型建材、生物科技、煤基循环、高端炭素六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加快提升现代示范农业规模档次,累计投资3.5亿元,新建了金砂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罗金台有机观光农业示范园等4个集种植、养殖、观光、示范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园,建成了千亩果品、千亩特菜、万亩育苗、万只肉羊等20个标准化种养基地,新发展龙头企业10家,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体系。着力促进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壮大,构建了金海湾品牌服饰、红古广场休闲购物、东口建材家居、红古路特色餐饮四大商业片区,建成北区农贸物流市场、天韵七彩文化市场等8个专业市场,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物流服务等新型业态日趋活跃,新增商业面积65万平方米,新发展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6家,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7.7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聚焦美丽红古,突出基础建设,城乡面貌大幅改观。坚持中心城、旧城区、小城镇协调发展,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到32亿元,新型城镇化率达到76.4%。中心城区品质提升,重点实施了道路改建、供水扩容、供热改造、住房改善、绿化美化五大工程,新建改造红山路、旋子西路等市政道路22条2.4万平方米,供水能力增加到3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新建住房80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26公顷,建成区面积由3.2平方公里拓展到6.4平方公里,城市的承载力、宜居性、外向度显著提升。加快推进窑街旧城改造,完成滨河路、团结路、民门一路等5条道路新建改造,建成污水处理、天然气输配、自来水厂扩容等民生工程,旧城面貌大幅提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平安省级试点小城镇兴建了“三路一场一工程”,34个行政村实现安全饮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全覆盖,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和生态镇村10个。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持续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污染防控、大气污染防治四大城乡管理攻坚行动,全力打造“绿色红古”,完成荒山绿化21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7.4%。
 
五年来,我们围绕群众关切,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面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揽子政策,累计发放扶持创业贷款2.4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着力完善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救济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新增保障性住房32万平方米,建成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2个。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累计投资10.6亿元,新建了区体育中心、海石二小教学楼、华夏数字影城等一批惠民工程,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顺利通过国家级评估认定,“营养改善计划”和“安全校车”惠及7000多名学生,学校危房、乡镇卫生院改造和村级文体场所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多方筹措资金2.8亿元,落实了公务员职级并行、个人津补贴提标、工资改革等政策,兑现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科学发展观和综合治理奖。
 
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维护和谐稳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财税、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三张清单一张网”建成并运行。依法治区工作不断加强,完成“六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区规划任务,推行信访逐级走访、诉访分离、调访结合工作机制,建成区三维数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构建区、镇街、村社三级为民服务平台,设立镇街国土、安监、食药等管理机构,新建公安业务服务中心、王家口公安检查站和34个标准化警务室,创建为省级“二级无毒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出台《政府工作规则》、《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细则》等12项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重大项目指挥部模式、督查通报问责等工作举措,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营造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环境。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