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大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大冶市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532 发布时间:2016-12-21 08:31:11
摘要: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大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大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9.98亿元,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0亿元,增长5.2%;财政总收入71.73亿元,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18亿元,增长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4.75亿元,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52亿元,增长14%;外贸出口2.62亿美元,增长31.6%;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848元、15861元,增长8.34%和9.21%。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产协调并进。
 
工业发展逆势勇进。面对经济下行,坚持招商与盘活并举,把技改盘活作为稳增长促升级的重要抓手,及时开展“进企业、增信心、解难题”活动,推出“金十条”(1)、“工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办法,全力支持企业生存发展、转型升级。发放企业成长奖励、技改扶持和过桥周转资金9.24亿元,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共为企业担保贷款12亿元,惠及企业100余家。实施技改项目62个,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26家,武汉重冶分期复产进展顺利,铸造、锻造两大板块相继恢复运转,高炉即将点火实现全面复产,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支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8.2亿元,增长13.7%。引进了力诺光伏科技、智能光电技术装备研发制造等一批项目,特别是投资近百亿元的汉龙汽车产业园项目的成功引进,实现我市重大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历史性突破。欧德比亚环保门窗、有色汽车拆解等46个项目开工建设,迪峰产业园、有色城市矿产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发展。
 
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产业。成功举办了乡村果蔬园艺博览会、桃花节、玫瑰花节、香李节等旅游节会活动。全年接待游客4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亿元。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家、各类农民合作社150家、家庭农场120家;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个。龙凤山生态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引进了北京德丰利达、枫彩四季观光园等一批生态旅游、健康养老项目,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大旅游格局全面拉开。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湖北华中矿产品交易中心挂牌运营,已引进交易会员单位68家,注册交易企业达到755家,全国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前十名企业均在大冶开户。截止去年底,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大冶未来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有色金属和矿产品交易格局的市场地位初步显现。欧蓓莎商贸城开业运营。金融、中介、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8家、服务业企业6家。
 
(二)统筹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启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规划调整工作,解决了一批重点项目用地规划制约问题。完成了新老城区控制性详规、地下综合管廊和市政工程专项规划方案,尹家湖(含城东北)、熊家洲片区城市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尹家湖片区开发建设加快实施,跨尹家湖大桥和跨大冶湖特大桥建设顺利推进。完成了商城路、横街路升级改造和永安路、风华路建设,怡和路消防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对12条主次干道破损路面进行了修复,对城区部分路段管网进行了清淤,维修改造泵房闸口11处。完成了永胜、北门、食为天、阳光花园等农贸市场改造升级,金井和黄世升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完成铜都市场片区消防整治改造,彻底消除省级重点消防安全隐患。
 
城市管理和绿化进一步加强。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五大工程”(2)和综合环境“六大专项整治”(3),城区面貌不断改善。拆除城区违建110处、面积2.4万平方米。实施了尹家湖东岸滨水绿化、东港公园和碧桂园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完成了红星湖湖心岛绿化、余修齐公园一期和青龙山公园二期绿化改造,对新冶大道、快速路、风华路等31处道路和公共景点、小游园进行了补栽,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200余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93%。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年度考评中位居前列,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武九客运专线和棋盘洲长江大桥连接线大冶段工程全线开工,铜都大道全线贯通,316国道改造、锦冶大道、黄鄂一级公路和黄咸高速金牛连接线建设等交通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完成了高铁北站换乘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开通、延伸公交线路5条,公交网络不断完善。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交通,硬化通村公路117公里,加宽维修路面82.6公里,改造危桥9座,投入农村客运车辆169台,实现村村通客车。投资2.35亿元,完成了红旗泵站和三里七泵站更新改造,整修病险水库25座、涵闸6座,整修清淤渠道130公里。解决了4.36万农村居民和1.85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建立了农村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进展顺利。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深入推进“四治”(4)工程和“五边三化”(5)综合整治,关停整治矿山12家,生态修复治理矿山8家,复垦工矿废弃地5105亩,全市重点港渠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城区空气污染指数有效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1天。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8.62%、18.26%、19.21%和30.84%。全面实施“绿满铜都”行动,植树造林4.46万亩,绿化公路港渠120公里,四旁(6)植树220万株。完成茗山乡万亩低丘岗地改造。陈贵镇、金牛镇分别被命名为湖北省森林城镇和生态乡镇,金湖街办上冯村入选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灵乡镇谈桥村、刘仁八镇八角亭村等18个村被评为省级绿色示范村,保安镇沼山村、茗山乡彭晚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后劲不断积蓄。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50个审批事项实现即时办结。实行“三证合一、一证三号”(7)商事制度改革,建立工商、质监、税务联合审批平台,实现“一照一码”(8)平稳过渡。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20731户,增长31.8%。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创新政府投融资,二期22亿元城投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功争取到国家政策性贷款52亿元,不仅优化了政府债务结构,而且降低了融资成本。推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签订挂牌上市合作协议企业40家,4家企业进入省级“新三板”(9)挂牌重点后备企业库,9家企业成功挂牌。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林地确权发证率达60%。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联合省高新投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9名。扶持创业1395人,带动就业6514人。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入孵小微企业30家。完成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登记15项,实现技术合同登记5.04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登记备案高新技术产品4个,总数分别达到21家、46个。38项科技计划项目获得上级立项,其中国家级、省级10项。全市发明专利申请268件、专利授权318件。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加快推进。荣获“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县(市)”。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新认定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5件,大冶市、保安镇、劲牌公司分别被评为湖北省品牌建设示范市、示范乡镇和示范企业。
 
(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保障民生更加有力。财政民生支出51.19亿元,增长28.8%。新增就业1112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9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4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依法强化扩面征缴,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84.9万人次,征缴保险费7.03亿元。完成了全市2.5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工作。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由65元提高到80元,职工养老保险退休金月人均提高189.68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年人均补助标准均提高60元;城乡低保金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41元和34元;孤儿救助标准月人均提高200元。建成45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4136套(户),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80户、168万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低收入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精准扶贫全面启动。按照“提前脱贫、率先小康”的总要求,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全市8931户贫困家庭、17594名贫困人口,实现政策性兜底脱贫;410户贫困户完成土坯房改建,496户贫困户完成改厨改厕,实现“住新房、过新年、不欠账”。“两区两带”(10)扶贫攻坚全面推进。对570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对象实行集中福利供养,20名困境儿童由市福利中心集中供养,享受城里孩子的生活和教育。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劲牌体育公园建成投入使用,成功承办了黄石市第十一届街道社区老年人运动会。建成100个新农村文化礼堂,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60余场(次),“送戏下乡”200余场(次),文化惠民覆盖城乡。农村广播“村村响”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新特教学校和乡镇公办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城区学校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我市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三级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公立医疗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群众就医更加方便、负担明显减轻。人口计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专项服务经费足额保障。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