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黑龙江)2016年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杜尔伯特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824 发布时间:2016-12-21 08:16:10
摘要:2016年1月17日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 长 董 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
“十三五”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6.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6%、11.2%左右。
今后五年将重点围绕县委提出的“五个迈进”目标任务,着力夯实“五个基础”,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一)夯实经济强县建设基础,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升级发展。坚持在产业创新扩量上发力,补齐产业短板,厚植发展优势,走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推进工业产业上档升级。把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抓招商、上项目、建园区、壮产业、增税源作为“一号工程”,积蓄工业力量,加快工业发展。坚持要素向工业园区配置、政策向企业项目集中、扶持向重点领域投放,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县园区融合发展,制定出台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向优化发展环境要增量。扩大婴幼儿配方乳粉产能,开发液态奶、奶酪等乳制品精深加工,做大畜禽精细分割、熟食加工等特色产业,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增量。深化县校合作成果转化,盯住重点企业,坚持一企一策,全力抓好新型摩擦材料、风电机组关键部件制造等项目生产,围绕水稻、杂粮杂豆等特色资源,深度开发“原字号”,积极推进风电场、光伏电站建设,向新技术成果转化要增量。推进农牧产业转型升级。以创建全国牧业强县、建成全国优质核心奶源基地为目标,完善牧场运营管理,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奶牛养殖集约化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肉牛、肉羊、狐貉等多元牧业快速发展。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强化品牌建设,农业总产值达到44亿元。整合渔业生产能力和品牌资源,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重点开发水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年水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以上,建成全省淡水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推进服务产业优化升级。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撬动社会资本发展旅游,整体包装、组合开发地热温泉、湿地草原、民族风情等特色精品项目,丰富四季旅游系列产品,繁荣旅游客源市场,建成环连环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挖掘服务业发展潜力,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鼓励社会投资兴办健康、托幼、家政等新型业态,让广大群众放心消费、轻松生活。
(二)夯实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积极提升城乡建设功能品位。坚持以人为本,按照“规建管并举、产城人融合、县乡村统筹”的总体思路,突出民族文化特色,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打造全国宜居县城,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注重涵养城市品质。稳步实施老城区提质改造,大力推进新城区开发建设,推动城北、城南、铁东建设,拉长城市框架。优化城区交通路网,贯通南环路。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专业市场及停车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统筹推进区域发展。强化副中心城镇建设力度,增强烟筒屯、连环湖、胡吉吐莫、他拉哈四个建制镇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乡镇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功能,逐步实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满足城乡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城镇化率达到60%。着力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市级示范村、重点村和达标村建设任务,配套路灯、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干线公路建设,完善通乡、通村路网,着力提高农村客运通达率、有线电视安装率、村屯巷道硬化率和村屯文体广场覆盖率。
(三)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积极实施富民惠民生态建设。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治理和保护两手齐抓、约束和奖励两端发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同步提升,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全面落实政府审计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生态监管,严厉打击侵林盗林、开荒放牧、乱取滥挖等破坏生态资源行为。造林7.5万亩,改良草原50万亩,生态引水7亿立方米,切实提升县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拓展生态经济空间。促进特色水产、林下养殖、林果林粮林药、湿地芦苇形成规模,打造林草水立体生态经济体系。鼓励生态景区开发养老产品,发展宜居住宅、异地休闲生态养老服务业,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化环境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节能减排任务,强化重点污染源管理,探索建立城镇烟控区、噪控区,加强化肥、农药使用调控和引导,推广秸秆还田、粪肥有机处理等综合利用措施,有效减少雾霾等灾害天气,不断提升污染物无害化处置和环境管理能力。
(四)夯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基础,积极推动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把握“财力再紧也不能紧民生、压力再大也要保民生”原则,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实施脱贫富民工程。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大事,全面落实精准脱贫方略,针对25个扶贫重点村,研究制定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规划,因地因户因人因时施策,加快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具体支持政策,探索精准脱贫带动模式,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确保2017年省级贫困县如期摘帽。实施参保利民工程。统筹发展扶老、助残、济困等社会救助事业,更高标准实现低保、医保、社保的应保尽保,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加强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真正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医有所保、困有所济。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教育,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大力加强以“双语”、艺体等特色教学为代表的民族教育,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骨干专业层次,争创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县。实施医疗护民工程。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着力推进三家公立医院错位发展。均衡配置城乡优质医疗资源,构建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医疗联合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实施文化乐民工程。加大文化体育投入,强化文体软硬平台建设,挖掘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传统文化精髓,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文体活动,让更多文化福利惠及城乡居民。
(五)夯实社会治理基础,积极打造和谐发展新优势。坚持政府有所侧重、社会全面参与原则,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精细化,争创国家级平安县、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县、全国文明县。稳定为先,健全社会治理网络。推进网上信访、访诉分离、逐级走访,实施“互联网+信访”行动计划,引导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回归法律渠道,加快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服务信访。平安为重,构筑社会安全平台。加快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能力建设,严格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五级五覆盖”,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妨碍交通秩序等重点问题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谐为本,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充分发挥乡镇、村和社区职能作用,强化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层层构筑治理优良、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大对民族乡镇、民族村发展的扶持力度,提高蒙古族语言文字社会使用率,在城乡建设中增添更多的民族元素符号,推动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建县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公共财政收入增长7.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
根据县委十七届八次全会总体部署,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上项目、建园区,着力壮大地方工业。坚持把在培育壮大产业上集中发力、在特色产业生成上重点攻坚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壮地方工业经济。实施项目带动。重点推进伊利液态奶、吉禾豆浆、百湖白酒、拉弹泡风电、瑞航摩擦材料等项目建设,及时跟进法国兰特黎斯集团奶酪加工项目落地,着力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优化服务促动。制定加快工业发展若干意见,设立工业经济发展基金,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吉禾科技、牧源药业、海达纸业等企业技术创新,搞好银企对接,组织名新特优产品参加国内外展销活动,增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信心和活力。建设园区推动。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铺装人行道3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30盏,完成城南10千伏变电所增容,探索园区纳入市政管理。科学管理园区,盘活有潜力企业,做大经济存量,建立企业退出机制,剔除停产企业,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土地产出效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大企业、大项目向园区集聚。招商引资牵动。加强项目的储备与引进,落实好“2016招商引资年”任务,建立完善集政策支持、专业力量、考核评价等为一体的招商引资推进机制,探索全产业链、地企携手、县校合作等招商新模式,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伸水产品产业链条,迈出打造水产支柱产业的坚实步伐。
(二)突出转方式、增效益,全面加快牧业转型。坚持规模集约发展方向,拓展多元牧业价值空间,推进畜牧产业质效提升。加快基地转型进程。有效发挥伊利5000头奶牛示范牧场带动作用,加快在建牧场建设进度,出台散户托牛进场激励政策,活化入托模式,更多让利于民,促进泌乳奶牛全部进场饲养,实现满负荷运行。统筹推进多元发展。制定《肉牛肉羊产业化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关停奶站、闲置牛舍等现有资源,按照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原则,大力推进多元牧业发展。新建万只莱茵种鹅繁育基地1处,千只肉羊育肥、肉牛养殖基地10处,鹅鸭、狐貉饲养总量达到480万只。鼓励畜禽精细分割、熟食肉干加工、绿色有机鲜肉等产品开发,拓宽多元牧业效益增长空间。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增派牧场专家服务团队,推广美国DC305等先进管理软件,引进北京中鼎牧业实施技术托管或租赁买断,提升牧场标准化经营水平。鼓励发展青贮公司、草业公司,组建青贮联合体,加快形成本地饲草“产、供、销”完整产业链,种植青贮、优质苜蓿25万亩。强化疫病安全防控。时刻保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高压态势,加强防治队伍规范化建设,强化投入品监管,完善牧场标识及可追溯体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奶源基地持续安全稳定。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