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河北省)2016年枣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枣强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598 发布时间:2016-12-12 09:30:54
摘要:枣强县201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在枣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枣强县人民政府县长 田理明 (2016年2月19日)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县将实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根据县委十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枣强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
枣强县2016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在枣强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枣强县人民政府县长  田理明
  (2016年2月19日)
  各位代表:
  从今年开始,我县将实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根据县委十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枣强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制定了《枣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任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实施“两步走”,谋求新跨越,坚持“四力同向”,狠抓五个重项,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新路径,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凝神聚力、真抓实干,跻入了全市经济实力第一方阵。面对复杂的形势、繁重的任务和群众热切的期待,县委、县政府站位全局、审时度势,理性研判、科学谋划,明晰了枣强加快发展的目标路径,向全县人民作出了“财政收入三年翻番,主干指标进入全市先进行列”的庄严承诺。经过2013年的谋篇布局、强势起步,2014年的发力提速、跨越赶超和2015年的全面提升、科学发展,三年决战完美收官,庄严承诺完全兑现,枣强实现了由低谷到复兴再到强县的连番跨越。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0.3亿元,比2010年增长53%;全部财政收入11.6亿元,是2010年的3.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6亿元,比2010年翻了两番;累计投资377.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3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亿元,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2元,比2010年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95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城镇化率达到40%,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枣强跨入全市经济强县行列,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环境最优和影响力最强的时期之一。
  我们明确定位、加快转型,奠定了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重新规划县域主导产业,明确目标路径。出台了骨干企业扶优扶强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上市的六条意见,建立了工业企业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加强了自主研发能力。先后建成国家级检验检疫裘皮检测中心、省复合材料研究院、省燃气调压器研究所。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7家,8家企业纳税超千万元;完成技改项目150个,1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创河北省著名商标11项,省名牌产品4项,省级中小企业名牌产品20项;12家企业挂牌上市;创立了“营皮文化节”,提升了交易会层次和影响。大营镇被评为中国裘皮服装服饰名城、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大营裘皮”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随着液态金属、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开工, 多点支撑的县域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
  我们对接京津、招大引强,培植了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确立县域功能定位,推行精准招商模式,开展了全方位对接推介。实行了三步评审、双向承诺、土地指标有偿使用等制度。规划建设了中小企业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输送机械产业园,创新了枣强工业园区体制,大营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主题明确、功能互补、设施完备的承接平台体系。先后引进国机集团、冀中能源、北京依米康、新兴际华等央企、上市公司,新上了清洁能源和冷能装备、矿用智能装备、亚森智能装备、液态金属产业园、多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等一批战略支撑项目,与神华集团、北京首华信、葛洲坝集团、银阳光伏等达成战略合作。全县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42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56个,近三年先后有5个项目列入了省管百项。
  我们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实现了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编制完成城乡总体规划,确立了“一线两城”的县域空间布局和“组团式”发展的城市格局。在县城,编制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西部生态新城规划,完善了专项规划;启动了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生态新城、董子片区、丁庄片区建设,实施了移民文化园、董子公园、“一河两湖”景观带状公园等九项重点工程;规划建设了园林景观体系,彰显了“绿、水、文”城市特色;探索了“十个一”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39%。我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县城,全省县城建设现场会、全省城乡统筹研讨会先后在我县召开,县城综合排名跃升全省三十强。在大营,按照“东加工、中商贸、西新城”的框架布局,启动了龙凤湖公园、“裘祖文化”商业步行街、比干公园片区等重点工程。在乡村,新屯、张秀屯撤乡建镇,完成肃临线县城南段改造、西外环一期、肖马路三期等50多项路桥工程,新增农村公路254公里,城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00公里。农村面貌明显改观,36个美丽乡村如期建成,张秀屯村、东岳庄村等6个村被列为全省美丽乡村,我县连续三年获得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我们倾力“三农”、强势突围,完成了由弱到强的快速蜕变。“两区同建”顺利推进,38个现代农业园区初具规模,枣强(唐林)、马屯两个园区成功争列省级农业示范区,15个中心村开工建设,八里庄社区被列为全省“四新”应用示范点,枣强被评为全省中心村建设示范县,全省中心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县流转土地面积27万亩,确权面积达到85%以上,夏粮产量连年增长,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棚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规模化养殖场260个,全县发展万亩以上林业园区3个、千亩以上19个,提前实现了“人均一亩林”目标。地下水压采稳步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新型主体不断涌现,家庭农场发展到320家,农民合作社登记注册100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6家。开通了农村产权交易网、易农电子商务网,我县被列为全省首批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示范县。实施“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模式,对42个贫困村整合投入扶贫资金2亿元,2.7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我们以人为本、增进福祉,取得了民生事业的全面进步。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共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各类补贴3亿多元。新增就业岗位1万多个,新农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报免金额4.9亿元。建成公租房3132套,实施棚户区改造4153户、危房改造4330户。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民健身中心、第五小学主体竣工,三中和特教学校完成搬迁,成立了第四小学,新(改)建幼儿园24所。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教学评估三项验收。新县医院即将投用,11个乡级卫生院完成改建,建设了284个村级卫生室。深入挖掘裘祖文化、董子文化、移民文化,裘皮传统制作技艺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营镇被授予“中国裘皮文化之都”称号。开通了三条城际公交线路,新建南水北调地表水厂、大营第三水厂、马屯、恩察等14座水厂,解决了15.7万人人饮安全问题。平安枣强建设全面推进。看守所、消防大队完成搬迁,“天网工程”正式启用,县城和大营镇区实现治安巡逻常态化,加大依法打击非访力度,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制服务和法制保障日趋完善。安全生产、食药安全、消防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皮毛鞣制污染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启动建设了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和营新污水处理厂,淘汰燃煤锅炉98台,压减燃煤2.16万吨,关停、整顿排污企业277家,淘汰黄标车2879辆。
  我们锐意改革、转变职能,迈出了自身建设的坚实步伐。坚持问题导向,破除机制障碍,扎实做好“放管服”,加强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政府机构设置,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金融改革、镇区合一、“三证合一”等七项改革试点工作。推行了绩效预算管理,实行了县乡财税新体制,开展了综合治贷,引进了衡水银行、河北银行和邢台银行。建立了行政审批项目清单、产业投资负面清单等7个清单,承接上级下放事项97项,取消县级行政审批事项26项,非行政许可全部取消。积极推进“三级平台”、“两个代办”,县政务中心新址落成使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及时对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研究分解,明确到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办结率均达100%。
  同时,人民武装、双拥共建、优抚安置、统计、档案、气象、人口计生、广播电视、邮政通信、妇女儿童、工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激情干事业,责任勇担当,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统筹做好五个重项,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逆势上扬、跨越赶超、增速领先、总量晋位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5%,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6.2%,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8%。2015年主要任务目标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圆满收官,标志着枣强经济强县的发展根基已经筑牢,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