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川省)2016年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达州市达川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178 发布时间:2016-12-09 08:54:00
摘要:在达州市达川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2016年3月7日)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区长 向建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15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
在达州市达川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2016年3月7日)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政府区长  向建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15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谋求新作为,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加快实现五区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完成了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6.5%;服务业增加值49.3亿元,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7亿元,增长1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2亿元,增长13.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2亿元,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01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91元,增长10.0%。
产业强区实现新发展。工业企业稳增长“双十五”工程[1]深入
实施,新增规上企业2家,新培育收入过亿企业3家、小微企业135家,完成技改投资17.5亿元。工业项目开工5个、竣工4个、加快建设3个。达川工业园区完成投资6.5亿元,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巩固扩面,五大特色品牌做精做优。粮食总产量达48万吨,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建成农建综合示范区3.2万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30个。月亮湾、三江园创建为国家级、省级家庭示范农场。成功承办第六届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成交额达3.3亿元。培育电商企业2家,新建电商平台3家。中青家居二期等专业市场加快建设,11个城乡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完成。达川商贸物流园区建成面积达2平方公里,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秦巴(河市)物流园区450万吨货场项目基本建成。新增金融保险机构7家,完成直接融资20亿元。
城镇兴区取得新进展。空港片区、秦巴(河市)物流园区和亭子新城规划编制完成,城市控规面积(含一核两副)新增65平方公里。三里坪城市新区B线、F线道路基本建成,Ⅲ号南北干道北延线工程启动实施,Ⅰ号南北干道南延线、金南大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新建城市休闲广场3个,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3.5平方公里。石桥、麻柳重点镇加快建设,20个新村聚居点、55个幸福美丽新村开工建设,城镇化率提升两个百分点。社区网格化管理全面推行,“蓝天绿水青山”工程深入实施,“五治”工程[2]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秩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分别提升至32.4%、37%。
基础固区实现新突破。38个重大工程和100个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其中:26个项目竣工投用,55个项目加快建设,19个项目开工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37.8亿元,增长13%。国道210线大修工程如期完成,石景路等6条区乡联网公路竣工通车。新建和硬化社道1100余公里,新建村道183公里、乡镇客运站2个。安装波形防护栏300公里,改造危桥6座。亭子等42个供水工程竣工投用,8.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有效解决。整治病险水库4座、山坪塘317口,石峡子水库加快建设。8个土地整理项目、7个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项目和38个土地复垦项目全面完成,新增耕地1.2万亩。500KV达黄线等电力设施建成投运,499个村完成“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建设。
文旅靓区展现新面貌。成功承办“第五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系列活动,扎实推进文化惠民“三百”活动[3]、“三万”工程[4]。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8个、全民健身路径5条。电视专题片《三朝元老一代醇儒--卫承芳》被中纪委宣传。《旅游总体规划》启动修编,真佛山庙群“三防”工程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孝善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圆满举办,“七大乡村旅游景点”[5]完成投资2.3亿元。文旅产业实现收入19.1亿元。新开展院地合作项目4项,申报国家级星火计划1项、省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7项。三里小学等5所学校基本建成,28所村小改造、4个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交付使用。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黄庭乡卫生院灾后迁建工程主体竣工,40个标准村卫生室建成投用。依法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企业1家,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2条。入境段面水质稳定在III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稳定在74.2%。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竣工投用。
法治安区创造新业绩。安全生产“五个常态化”[6]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全国煤矿重点监控县成功摘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315群众工作法”[7]“民情说吧”等创新做法被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专刊报道。实行区级领导接访和包案制度,解决各类信访问题1998件。依法依规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临江门片区房屋拆迁全部结束,英凰广场房产办理、荣瑞南滨后续建设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六五”普法顺利完成,“法律七进”[8]深入开展,提供法律援助620件。“平安达川”持续巩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军民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军转安置、拥军优抚等活动成绩显著。统计、档案、保密、老龄、慈善、应急、地方志、残疾人、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果。精准识别和“六个一批”[9]工作扎实推进,“十大专项行动”[10]全面启动。编制、人员等调整到位,扶贫力量切实加强,“专人专职专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基础扶贫、劳务培训等工作有序推进,项目、资金等发展要素向贫困村快速集中,投入脱贫资金1.5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7万人。“九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十件民生实事”践诺完成。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181项、公共
服务事项134项。农业农村“6+10”专项改革[11]有序实施,食品公
司改制进展顺利。创新促进战略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序推进。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12],新登记个体工商户3041户、私营企业1220户,分别增长13.9%、26.8%。积极参加“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达商大会”等投资促进活动,成功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2.1亿元。“智力支乡”联谊会圆满召开,北京、广州等地分会陆续成立。
自身建设塑造新形象。坚持区委领导,狠抓党建工作,落实“四责五讲”[13],推动区委决策落地见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问题有效整改,“走基层”“双报到”等活动扎实推进,政风行风明显好转。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46件、政协提案155件。清理35个部门行政执法裁量权。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8.6万件,办结省、市、区长热线1424件。强化行政监察,集中治理“四风”问题,立案查处203件252人。
各位代表!2015年主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二五”的圆满收官。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达川走过了极为特殊而艰难的历程。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面对综合实力下降、产业结构不优、城市空间受限的严峻形势,以及政府财政负债沉重、社会矛盾叠加等复杂局面,区委统揽全局,科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带领全区人民负重前行、推车上坎,应对挑战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壮大产业改善民生,为推动达川跨
越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能量、拓展了空间。新生的达川凤凰
涅槃、厚积薄发,迈出了破茧重生的关键一步,谱写了治区兴区的宏伟篇章!
回顾“十二五”时期,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的发展历程,主要取得了七个方面的成就:
坚持改革开放,制约发展问题得到解决。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顺利推进,农业农村、医药卫生、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成效突出。“财政因素分配法”创新实施,每年财政资金稳定投向基层8000万元以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进行专题报道,达川干部群众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形象首度在全国集中展示。“全域开放”战略深入实施,横店集团、江苏中青等知名企业落户达川,三年累计引进资金209.3亿元。
坚持消赤减债,政府债务风险基本化解。直面问题,勇挑重担,三年削减债务13亿元,专项资金缺口基本归垫,政府财政从危险边缘基本回到正常轨道。出台财经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保证资金用在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刀刃”上。抓好地方公共财政增收,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非税收入占比下降至25.2%,收入结构和质量在全市最优。
坚持发展至上,区域经济实现逆势增长。全力以赴保增长,坚定不移促转型,一揽子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相继实施,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三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4%、14.1%、17.6%、14.4%、10.4%、11.6%,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4.8:47.8:27.4。“三大产业园区”欣欣向荣,达川商贸物流园区年销售收入较撤县设区前增加3.7倍,达川工业园区入驻企业10家,秦巴(河市)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金融业实现集聚发展,存贷规模分别达341.9亿元和170.2亿元,较撤县设区前增加55.6亿元和21.7亿元。
坚持扩容提质,城市发展成功突围解困。主动融入达州“双百”城市战略[14],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和乡镇规划覆盖率均实现10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3%。小河嘴延长段和金南大道以南两大片区新增开发建设用地7000余亩,为达川区未来5至10年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控详规划面积(含一核两副)拓展到113平方公里,为达州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拓展了发展空间。
坚持固本强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三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8.3亿元,建成等级公路2767.2公里。配合参与达营高速、达州机场迁建等工作。发动群众修建和硬化村道982公里、社道6000余公里,村、社道硬化率分别达100%、86%。区镇(乡)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区乡村社全方位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建成。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石峡子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成安全饮水工程97个,解决23.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小农水建设项目586个、土地整理项目20个。能源和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实现村村通电话、户户用上电。
坚持民生优先,社会事业实现协调发展。以文化旅游为引领,全面带动社会事业大发展,确立孝善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特色文化”品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书屋实现全覆盖,区文体中心建成投用,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成功申报。真佛山景区通过国家4A级复核验收。出台教育事业大发展二十二条措施,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15],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有力化解。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达川人民医院南迁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城乡医疗水平显著提高。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就学、看病、饮水、出行等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创新实施“十大民生救助制度”,累计投入救助资金6900万元,受益群众超过19万人次,其做法在民政部作交流发言。集全区之力狠抓脱贫攻坚,着力改善贫困落后地区发展条件,减少贫困人口4.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6.6%。成功抗击“9·13”特大暴雨洪灾、“6·25”暴雨洪灾,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依法治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依法治区纲要深入实施,民主法治建设步履铿锵。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区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区、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全面构建。坚持用“315群众工作法”统揽信访工作,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和“大调解”工作体系,营造安定有序的改革发展环境。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速建立,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卓有成效,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