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川省)2015年内江市市中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内江市市中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20 发布时间:2016-12-07 08:08:24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4月7日 在内江市市中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中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经济发展困难比较集中、矛盾比较突出、...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4月7日
在内江市市中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中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经济发展困难比较集中、矛盾比较突出、形势比较严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区人民,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内江“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行政,突出创新驱动,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29亿元,增长4.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03亿元,增长1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6亿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4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7元,增长9.5%。
  (一)狠抓产业培育,区域经济稳步回升
  工业经济止滑回暖。全面实施“一企一策”[1]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2],狠抓转型升级,工业经济稳步回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机械汽配、医药化工、食品饮料、冶金建材和电力能源五大产业实现产值158.3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4.8%。5户战略性新兴企业实现产值25.71亿元,11户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88.67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5.4%、53.1%。实体经济发展迅速。狠抓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培育,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户,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户,小微企业30户,华玉板簧、东林矿山等37户规模企业实现年产值166.98亿元,利润总额6.93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1.03万㎡,引进专业企业孵化运营,入驻小微企业16户、中介服务机构6户。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区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个。全年申请专利145件,完成市级以上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7项,完成技改项目46个。
  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养老服务、城乡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占GDP比重提升2.5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一号工程”[3],成功进入四川电商区域竞争力十强榜单。建成3700㎡的电子商务发展集聚区,汇聚赶街网、环球搜管网等15家电商企业和80多个创业项目,初步呈现产业集聚效应。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成2个电商示范镇、6个电商示范村,入选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区。围绕“互联网+”[4],打造电商应用示范街2条,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5亿元,增长71.2%。新兴服务业快速提升。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现有快递企业20余家,镇村快递网点70余个,物流配送能力快速向农村延伸。加快养老产业发展,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5个,新增床位300张,养老机构总数达到27所。城乡旅游蓬勃发展。高标准完成旅游总规设计,塔山公园复合绿道等旅游项目有序推进。启动乡村旅游“百千万品牌”[5]申报,完成寿溪河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包装及规划,争创乡村旅游强区。着力发展节会经济,成功举办第二届爱莲乡村旅游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6.3%。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带动、设施改善,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12.21亿元,增长3.7%,实现粮食产量10.17万吨,增长2.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2万吨总仓容的现代化标准粮库,投资1.46亿元全面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蓄水能力240万立方米。完成12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平方公里,新增恢复有效灌面1.32万亩,被评为省级小农水建设优秀县区。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依托“一村一品”[6],大力发展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种养殖业,建成特色专业镇2个、特色产业村37个,新建综合示范片2个、示范园区3个,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820亩,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9%。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步成型。巩固发展“五个万亩”基地[7]和42个特色产业基地,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户,新增家庭农场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农业专业大户52户,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
  财税金融稳健运行。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等不利因素影响,积极培育税源、壮大财源,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全年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公共财政支出19.5亿元,增长16.1%,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3.3亿元。狠抓财政精细化管理,着力推进预算改革,强化部门支出绩效评价,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结构性调整和补发工作。深入推进政银企合作,破解项目资金难题,与农发行、国开行签订合作协议并融资0.9亿元;启动项目专项收益债、企业债两支共18亿元债券的发行申报工作。
    (二)深化改革开放,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全面深化。推进“三化模式”[8],采取“改革+项目”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确定5个镇6个村先行试点,探索出了“三股入户、返租倒包、退保结合”[9]等有效改革途径,试点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约1500元。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10个镇128个村“五权同确”[10]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出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指导意见,全区承包土地流转面积3.34万亩。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建立300万元农村产权融资风险补偿金,实现首批融资535万元。供销社改革取得新进展。围绕“三社两会一中心”[11]建设,积极筹建区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和“农合联”[12],搭建全省首个农产品数据化智能供应链服务平台,建成首批6个土特产电商直营店,被评为全省供销社电子商务示范区。启动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项目2个,供销社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成效。狠抓农村金融创新,江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推广运用农业“BOT”[13],整合土地资源及农村闲散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实现途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增城镇人口8551人。
  关键领域改革强力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先行先试,把改革红利不断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全面推进政府系列机构改革,整合区政府序列局行8个,新组建卫计局、农林局、经科局,接管工商局、质监局,完成4个乡改镇及1个镇改街工作,启动区名更名工作;清理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完成行政许可项目目录编制。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深入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14]“一照一码”[15]登记制度,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2214户,增长31%;积极探索PPP融资模式[16],组建区PPP管理中心,首个PPP项目白马污水处理厂正式启动,新储备PPP项目4个。
  对外开放合作成效明显。投促工作再上台阶。全力以赴打好引进央企、民企、外企“三大战役”,坚持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到位市外资金58.2亿元,增长14.4%;引进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5个,签约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个。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借助广交会、中小企业交易会等重大活动,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528.3万美元,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区域合作纵深拓展。围绕电子商务、现代旅游、现代农业、农村改革等领域,拓宽合作空间和范围,成功引进大千欢乐世界、朗诗汉安府等重大项目,与贵州湄潭县缔结为友好县区。
  (三)着力投资拉动,增长潜能加速释放
  项目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坚持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关键,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建立和完善项目考核机制,对重点项目实施“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分析”,大力推进19个市级、60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2亿元,增长20.2%。围绕“十三五”规划,狠抓项目包装和争取,新包装项目43个,储备项目65个,争取中央、省投资项目26个,到位项目资金8402.6万元,增长31.2%。瞄准国家基金投向,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3个、基金贷款4210万元。
  城南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新区路网逐步完善,三元路建成竣工,石羊大道B、C段、江宁街西延线、206省道改线等重点道路建设实现突破。公共配套建设成效明显,地下综合管廊、塔山复合绿道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天立国际学校落成,内椑南路安置还房竣工,即将进行安置。新区开发取得突破,成功引进了大千欢乐世界旅游项目、朗诗集团精品住宅开发项目;市良种场顺利实现交接,土地调规及转用审批正有序推进。
  重点新镇建设加快推进。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新增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白马推进“全国重点小城镇”建设,主动融入内江高新西区发展大局,新城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新建园区道路7.5公里,渤商安置还房(一期)工程竣工,茂门路、茂庭路等园区道路建设进展顺利。史家、凌家“百镇建设行动试点”快速推进,史家沱江防洪堤、码头地块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竣工;凌家凌桥新街安置还房、骑龙大道建设项目竣工。全安南部新区建设、朝阳老街棚户区改造等小城镇建设取得实效。
  旧城改造提升强力推进。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重要机遇,投入棚改资金15.78亿元,完成3454套棚户区改造。创新房屋征补模式,完成货币化安置2610户,占总安置户数的75%。容器厂片区、滨江东路等棚户区改造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继续坚持“三问于民”[17]实施老旧院落整治,完成投资3000万元,整治老旧院落68个。
  (四)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同步小康进展顺利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城乡环境、功能品质、人居质量“三个提升”工程,不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城市功能,改造城区道路15公里,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5个,新建公厕、垃圾库47个。积极配合市上推进邱家嘴双层高架立交桥、内威荣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城市过境高速公路、沱桥拓宽工程开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铺设农村供水管网160公里,新增29个行政村通宽带、8个行政村通客车。不断优化农村路网体系,新建通村通组公路17公里、改善农村道路40公里、渡口改建人行桥1座。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有序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业支撑和惠民保障,加快推进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建成永安石板村等幸福美丽新村10个、全安洪坝村等特色新村聚居点20个,新村建设“成片推进、相对集中”成效明显。永安七里冲、凌家酒房沟“双挂钩”试点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可实现挂钩周转指标1122亩。
  精准扶贫扎实有效。按照“六个精准”[18]要求,深入开展调查摸底,针对致贫原因,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扎实推进“五个一批”[19]扶贫攻坚行动,整合农林、水务、交通等部门项目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投入资金1806万元,实施“十大扶贫”专项任务[20];对3个镇21个村进行集中成片扶贫开发,改造贫困户危旧房13户,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601人。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建立健全环保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全面推进西南督查中心反馈问题整改。强化环境监察保护力度,实行环保工作网格化管理,对大气污染、工地扬尘、餐饮油煤烟开展专项督查整治,PM10同比下降34.5%,万元GDP能耗下降3.1%。狠抓水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率达90%以上,沱江河、乌龙河出境断面水质均达Ⅲ类以上。深入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完成绿化投资1300万元,森林覆盖率达27.98%。深入开展“五乱”治理和违章搭建专项整治,拆除违章搭建2.3万㎡。
  (五)强化民生保障,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大力实施9项民生工程,突出办好18件民生实事,投入民生资金13.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8.9%。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1]及返乡创业“回家工程”[22],吸引327人返乡投资项目11个,推出8位返乡创业明星,成功申报返乡创业试点区。积极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2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85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7%。落实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政策,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6052万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54%。狠抓社会保障,推进城乡一体参保,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障率达99.4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率达97%,新农合参合率达99.83%,新农合共报销医疗费用1.08亿元。全力推进“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改造城区危旧房和棚户区3454套,农村危房538户,新建公租房150套。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启动向家坝北总干渠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完成首批127个不合格农村水井整治工作。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