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福建省)2016年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泉州市泉港区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200 发布时间:2016-10-13 09:36:53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12月23日在泉港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泉港区人民政府区长 吴礼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泉港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主要工作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12月23日在泉港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泉港区人民政府区长  吴礼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泉港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主要工作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二次创业”四年行动计划的决胜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以“二次创业”为动力,全面加强“五位一体”建设,扎实推进产城联动“135”计划,较好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亿元、增长10%(预计数,下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亿元、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0亿元、增长42.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亿元、增长5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16元、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1元、增长9%,其他指标基本实现或超过预期目标。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积极应对经济运行下行压力,着力强调度、优服务、保增长,确保区域大盘稳中向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把握企业转型、结构转变、动力转换的平衡点和着力点,努力做到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1)企业帮扶精准实施。坚持问题导向、一企一策,全方位、多领域推进“三比一看”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两证”办理、人才引进等问题,打好企业帮扶“组合拳”。出台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兑现落实各级惠企资金8152万元,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建立企业资金链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帮助27家企业获得23.3亿元银行授信,成功运作21批次1.48亿元“过桥”资金。实施“百名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举办2期清华大学企业高级培训班,以及电商模式创新、石化产业人才等专题培训班。组织企业参加“泉州品牌海丝行”、“闽货华夏行”等展销活动,12件产品列入全市名优产品名录,市场渠道不断拓宽。(2)投资拉动积极有效。围绕提高项目开工率、建成率、投资完成率,全力突破项目前期、落地、投产等关键环节,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201个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2.8亿元,56个项目新开工建设,福林气体、东鑫石化技改等45个项目竣工投产。项目用地集约高效,全年获批用地2148亩,盘活存量土地177.64亩,收回闲置土地278.98亩。招商势头持续向好,全年“三维”对接项目18个,签约金额394.33亿元,为长远发展积蓄强大后劲。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出台企业员工区内购买商品房等优惠政策,完成商品房销售2168套、增长7.19%,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增速位于全市前列。(3)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引导企业开展产品、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等“五个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为平台、人才政策为保障的创新体系。推进“两化融合”,成立首个创客服务中心,实施省市科研项目24项、区级重大专项43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15项,完成技改投资9亿元,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2209件、1146件,增幅位居全市前列;新增国家专利奖1项、省级名牌产品8项、高新技术企业4家,12家企业获省市级工程(行业)技术研究中心称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二)持续壮大石油化工主导产业,全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带动多元产业全面发展。按照既定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全力打造“135”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集群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巩固提升。(1)集群化效应更加凸显。石化产业做大做强,钟山石化、凯美特等8个项目动工建设,联合石化EO/EG、福林空分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石化产值22.4亿元。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南山片区新开发利用土地2226亩,单位产出贡献730万元/亩,石化园区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化工园区第5位。公用配套体系健全完善,石化研究院、应急救援中心(一期)正式运行,湄洲湾石化物流贸易基地规划建设。(2)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实施支柱产业扩张促进计划,粮油食品饮料、纺织鞋服、建筑建材产值分别增长12.7%、25.1%、10.7%,全年可突破270亿元,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9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饮料、纺织鞋服率先实现百亿目标。港口物流业持续增长,5-6#泊位、重件码头等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4550万吨、增长15.4%。(3)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实施新型业态提速促进计划,着力调整“两头小、中间大”产业格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五万工程”特色农业持续推进,新增土地流转380亩,新建设施农业535亩,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1亿元。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加快青年网商创业园、湄洲湾创客汇、建配龙(梦谷)网商创业园等项目建设,全区实现网商零售额5亿元、增长10%。东方伟业、为为国际等商贸综合体加快建设,新华都投入运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99亿元、增长12%。
    (三)全面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进程,致力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推动城乡面貌加速改观。牢牢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深化城市东拓、南进、西延,推进片区板块整合优化,争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1)城市形象明显改善。注重规划引领,开展城市总规中期评估,探索“多规合一”,城市规划展馆投入使用;聘请高手名家编制盐田片区控规、五里海沙城市设计和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力求将每个片区、每条街区建成精品。中心城区扩容提质,78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9.5亿元,城镇化率提高2.5个百分点;总部经济区、锦川片区建设加快,驿峰路综合改造全面完成,区文化中心、锦绣公园等一批城建精品建成投用,成为群众休闲、健身好去处,受到上级领导和海内外乡贤一致好评。镇村建设统筹推进,67个小城镇项目、55个美丽乡村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9.12亿元、1013万元,5个村入选首批福建省传统村落名录,涂岭镇和樟脚村、土坑村获评福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宜居建设同步跟进。投入7.5亿元推进路网畅通、生态环保等宜居建设项目53个,市政道路、路灯照明、地下管网、公交客运向农村进一步延伸。治水造林持续推进,完成造林绿化3929亩,人均公园面积提高到9.1平方米;实行“河长制”管理主要河流,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整治河道60公里,在全市水利责任目标考核中名列第三。加强海洋生态监测,开展海漂垃圾治理,海洋环保考核连续两年全市第一。节能减排力度加大,26个节能减排项目有序实施,全面完成年度减排目标。环保设施更加完善,南山片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固废垃圾填埋场等项目投用或动建,新建空气自动监测站2个,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更趋完善。泉港至泉州动车站客运专线开通运行,厦漳泉城际轻轨、福厦客运专线泉港站获国家批复。(3)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开展“两违”综合治理和“百日攻坚”行动,依法拆除违法建筑48万平方米,超年度目标30个百分点,率先创建“无违建区”。出台石结构房屋改造实施意见,启动首批14个成片改造试点,全区改造石结构危旧房167万平方米。推进市容市貌、交通违法、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数字城管”覆盖城区8平方公里,环卫考评成绩在全市排名取得明显进步。
    (四)充分释放改革创新强大动力,努力抓试点、破难点、增亮点,促进全民共享改革红利。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各项改革,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打造创业乐园、幸福家园。(1)重点领域改革实现突破。深化金改创新,票据服务公司、政府主导融资担保公司完成报批,全区实现金融业增加值9.18亿元。推进民综改革,实施工商登记一照一码、三证合一制度,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增长38.7%;出台区属国企整体改革方案,完成水利水务公司整合重组,石化园区与民企组建6家股份合作制公司;推广政府购买服务,“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试点推行。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实施意见,建立旧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2)海丝战略对接初显成效。主动融入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扎实推进山腰街道、土坑村闽南文化生态整体性重点保护区域建设,黄素石楼等重点文物修缮保护工程顺利实施,建成非遗展馆,再获中国水密隔舱福船文化和海盐文化之乡两个国字号文化品牌。“六个一”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全区实现旅游收入增长15%。文化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闽台“三同文化”、同名镇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等对台交流合作创新开展,举办“海丝路·家乡情”文艺晚会、康寿文化等文体活动46项、惠民公益演出90多场;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图书馆正式投用,建成村居文体示范点7个、健身示范点19个、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个,区文体新局获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先进展示单位。侨台外事工作不断加强,成功举办盛大的第八届世联会、美籍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启动编纂《泉港区志》,《姓氏志》、《泉港年鉴》出版发行。组建广电传媒有限公司,数字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3)民生工作创新亮点纷呈。投入1.14亿元,完成15项3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财政民生支出21.3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67%。围绕破解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症结,实行区直小学划片招生改革,深化小片区管理,在全省首创校长和教师“县管校用”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完中校班子建设,投入6500多万元完成泉港二中教学楼、益海实小新校区等项目建设,全区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围绕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泉港区医院院长招聘,成立大病救助基金,妇幼保健院迁址重建等项目进展顺利,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完成搬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围绕构建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健全社会救助统筹联动机制,“救急难”工作列入全国试点;全面开展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建成15个社区服务站、8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即将投入运营;城镇新增就业711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90人;推进扶贫开发,实现脱贫522户1095人;低保、居民保、新农合等进一步提标扩面,实行高龄补贴、一级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5亿元,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建设单位。完善计生利益导向、优质服务机制,人口与计生工作实现进位争先目标。
    (五)主动落实转变职能第一要务,竭力转作风、提效能、树形象,有效提升政府施政作为。顺应群众期待,始终恪守“为民、务实、清廉”之责,以良好的政风带民风、促行风。(1)安民措施落到实处。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启动新一轮“平安泉港”创建,实施天网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实现“两抢”案件286天零
警情,群众治安满意率提高到92%。认真落实信访“路线图”,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277件,办结反馈率100%;排查各类矛盾隐患912个,调处成功率99.88%。顺利通过“六五”普法验收,社区矫正典型做法在省市推广,凤阳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抓好安全生产、食药安全、防汛抗台、防震等工作,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建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基地,7个镇(街)全部获评省级安全社区。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村干部待遇大幅提升。兵员征集、转业士官安置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民兵“双25”高炮分队被总参谋部评为优胜单位。此外,民族宗教、对口帮扶、工青妇、档案、口岸、海防、打私等工作取得新成绩。(2)公共服务便民高效。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查摆解决“不严不实”问题29个。办理人大建议107件、政协提案148件,办结率100%、综合满意率99%。推行“马上就办”,即办率86%、提前办结率98%,行政服务信息化、电子化水平居全省前列。落实行政监察、绩效考评、审计监督等制度,机关作风和服务效能明显改善。(3)机制运行规范有序。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着力清理办公用房、“吃空饷”问题,“三公”经费下降45.1%。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市场监管局、卫计局等4个部门完成组建。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建立行政权力、公共服务、责任三张清单制度,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清理乡镇(街道)津补贴,建立绩效管理新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2015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目标基本完成。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抢先发展,面对困境迎难奋进、化危为机,泉港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前进的步伐更为坚定,腾飞的基础日益厚实,泉港已经站上新的更高历史起点,正以崭新的风貌,在腾飞崛起的征程上阔步向前。
    ——五年的艰辛创业,让泉港实现了区域经济总量翻番、结构优化的既定目标。泉港已成为福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010年的1.56倍、1.62倍,年均增长分别为9%、10%。五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累计完成698亿元,是前五年总和的1.46倍。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23%,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港口吞吐量累计完成1.75亿吨,完成海关关税534.7亿元、占泉州关区90%。全区三产比例3.3∶68.9∶27.8,呈现“一稳、二强、三提速”良好态势。
    ——五年的拼搏奋斗,让泉港成为了全省产业贡献最大、配套最全的石化基地。石化产业链从“油头”向“化身”、“轻纺尾”延伸,乙烯、丙烯等九大产业链条初具规模,石化产值约占全省1/4,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石化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完成南山片区万亩土地“十通一平”,五年的征地收海、土地平整等工作完成量占2000年建区以来的8成以上,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化工园区前八强,入选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加快建设“两院三中心”,“十大公用工程”配套陆续投入使用,成为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石化产业服务高地。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