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川省)2016年青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青川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309 发布时间:2016-04-28 06:48:36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3月30日在青川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青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自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青川综合实力显...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3月30日在青川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青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自强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青川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青川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始终保持发展定力,致力绿色崛起,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灾后重建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人均GDP年均增长11.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8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6%。县域经济发展2014年度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县。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0.5:31.3:38.2调整为2015年的23.8:41.2:35。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广甘高速和乔木快速公路实现通车,广平高速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兰渝铁路姚渡站基本建成,西成客专青川站顺利实施,全县初步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和水运全面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突出产业培育,三产联动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旅游加快发展。建成唐家河、青溪古城、东河口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1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四川青川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通过省级验收,白龙湖旅游开发有序推进。青川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四川省第三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荣获“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和“四川省十大最休闲县区旅游目的地”称号。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名优茶叶、绿色山珍、木本油料、风景银杏、优质药材、生态养殖六大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品牌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7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达到3个,省著名商标达到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2件,省名牌产品达到7个,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3个,建成幸福岛等现代农业园区7个。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林业产业强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生态工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是2010年的4.36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3户,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户。工业园区面积由2010年的不足1平方公里拓展到6平方公里,形成了竹园经济开发区和川浙产业园、电商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石材产业园“一区四园”工业发展框架。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基础先行,强化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建设快速推进。按照“提升县城、开发竹园、活乡强镇、全域新村”思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围绕建设生态安全宜居城市,强力推进地震断裂带拆迁,累计拆除危旧房屋115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8.23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86平方公里。围绕县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建成感恩文化墙、感恩文化广场、人民公园、木牍公园、银杏公园等城市景观。竹园新区建设成效显著,市政功能更加完善。大力实施“活乡强镇”战略,沙州、青溪、木鱼、关庄等重点集镇建设成效明显,三锅、马鹿撤乡建镇。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入镇,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万人,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2%提升至31.1%。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建成幸福美丽新村94个、新农村综合体10个,改造提升新农村聚居点69个。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姚渡至营盘等公路相继建成,实现乡乡通硬化路;新建通村公路107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96.6%。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新建、加固微水池6223口,新增灌溉面积1200亩、引蓄水能力达到40万立方米,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7.4%,农村自来水受益村达87.3%,解决了8万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广播电视、乡镇宽带实现全覆盖,燃气普及率达66.7%。生态文明成果丰硕。强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全县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9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5%,县城人均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69.2%提高到71.9%。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县和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通过省级技术评估。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百姓期待,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改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创新实施“十大救助制度”,每年承诺办理“十件实事”,持续推进“十项民生工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0年的11723元、3871元增加到22714元、8730元。“十二五”期间,全县共减少贫困人口3035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末的28.3%下降到2015年末的11.3%,特困村建设经验和“五步两公示一公告”“五个一”“六到户”精准扶贫模式在全市、全省推广。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提标扩面。“五险合一”统一征收,失地农民保险应保尽保,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学前教育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质量大幅提升,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普惠城乡居民,成功创建为国家中医药先进县,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建成国家二级甲等医院,24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卫生院标准,村级卫生站全部达标。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生殖健康普查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建成国家二级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文化活动室实现全覆盖。县档案馆建成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青川县志(1986—2006)》完成编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建立“十二户联动机制”,建成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力度,全省非煤矿山安全重点监管县成功摘帽,建成省级安全社区2个、市级安全社区10个,杜绝了较大安全事故发生。食品药品监管“青川模式”在全省推广。建成国家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个,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深入推进“法治青川” “平安青川”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县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引领,着力简政放权,创新活力得到全面彰显。重点改革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坚持“七权同确”,确权登记承包地52万亩、林地292万亩,颁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6.2万宗。县、乡(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基本建成,累计流转耕地和林地18.2万亩。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省级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企业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年检改年报、信用信息公示等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营改增”有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市场竞争力有效增强。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实现“两集中、两到位”。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并联审批和“三证合一”改革;公布县级行政权力清单6190项。大力推进政风行风评议及政务公开等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县委“八条要求”,三公经费大幅下降,文风会风有效转变。依法行政全面加强。建立健全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逐步健全。“两法衔接”逐步深入,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水平有效提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监督,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