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内蒙古)2016年四子王旗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四子王旗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858 发布时间:2016-03-28 07:20:25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17日在四子王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赵 利 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四子王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2月17日在四子王旗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赵 利 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旗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四子王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旗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我旗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全旗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突破、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旗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旗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旗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紧紧围绕“生态立旗、农牧稳旗、工业强旗、旅游名旗、商贸活旗”的战略目标,团结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改革发展稳定“两手抓、两促进”,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不断克服困难和不利因素中砥砺前行,开创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为全旗决战“十三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五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41.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8倍,年均增长22.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4.4倍,年均增长3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5倍,年均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0.6∶35.3∶34.1,调整为27.4∶36.5∶36.1,优势特色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五年来,坚持以设施农业和高效畜牧业为重点,有效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以马铃薯、肉羊等产业为主的设施农业和高效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凸显。到2015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75万亩,累计建成大型指针式喷灌圈12.85万亩,膜下滴灌45.3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58.15万亩,农业总产值达到24.2亿元,年均递增14.8%。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0万亩以上,以马铃薯淀粉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快速发展,产能达到4亿斤,较“十一五”末增加1.5亿斤。高效畜牧业稳步推进,年出栏肉羊110多万只,牲畜良种率达到85%,成为全市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十二五”期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5%,比“十一五”增长了88.2%。
    五年来,坚持以产业多元、延伸、升级为方向,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紧紧围绕“工业强旗”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以风、光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到2015年,全旗共引进风、光电企业9家,装机总容量达到106万千瓦,打造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目标顺利实现。4台工业硅矿热炉和3.5万吨氢氟酸项目正式投产,年产22.2万吨氟化工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了我旗化学工业零的突破。富恒、乾磊两家石材加工企业相继投产,石材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民丰薯业、中加农业两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坚持经济发展与节能环保并重,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比“十一五”同期分别减少17.5%、8.6%。全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累计完成132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 
    五年来,坚持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三产业不断壮大。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集仓储、运输、市场交易、生活服务、商务管理为一体的盛华物流园区全面开工建设,世京农贸、汇东农贸等交易市场的服务、辐射功能不断加强。各类商业服务网点达到4355个,比“十一五”末增加985个,增长29.2%,市场交易额达到9.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4.5亿元,年均增长13.9%。大力发展草原旅游业。围绕“吉祥草原”、“神舟家园”旅游品牌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十二五”期间,全旗共接待游客315.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38亿元,分别是“十一五”同期的1.34倍和1.55倍。王府村和大庙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金融服务水平快速提升。新增中国银行、内蒙古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三家金融机构,驻旗银行达到8家。到2015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4.37亿元和33.9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5%和28.3%。金融业对小微企业、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年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城乡建设力度空前,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十二五”期间,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在加快城镇建设的同时,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对农牧区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新区配套完善,旧城拆迁改造的发展思路,到2015年,全旗累计完成投资53.78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9倍。乌兰花城区面积由“十一五”末的13.8平方公里扩大到19.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6.2%提高到41.9%。城镇道路建设、集中供热供水、垃圾污水处理、绿化等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批生态公园、休闲广场的建成,丰富了城镇居民文化活动,哈撒儿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区“十佳文化广场”。乌兰花镇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扎实推进。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02亿元,完成了106个嘎查村414个自然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惠及农牧民近6万人,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五年来,坚持生态优先,基础设施全面加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方面。坚持把生态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成重点生态工程92.5万亩。实施国家生态奖补机制3076万亩,生态修复效果明显。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21%提高到22.09%,被确定为全区唯一的县级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切实维护草原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顺利完成牧区草原确权承包试点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建公路1046.5公里,完成投资30.5亿元,基本形成了以“三纵五横”主框架为基础、县乡村相互联结的公路网络。建成各类人畜饮水工程279项(处),解决了5万多人、20多万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全旗电网建设累计投资5.6亿元,网电覆盖率达90%,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为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坚持富民与强旗并重,切实加大民生投入。优先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十二五”期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到59.6%。扶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以“三三制”扶贫为平台、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为抓手、“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为依托,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工程,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97亿元,惠及13个苏木乡镇75个行政村14300户41240人,全旗贫困人口由2011年末的4.8万人减少到现在的1.26万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参保率达到86%以上,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15.6万人,参合率98%。民政保障各类困难人员3.6万人,补助标准逐年提高。“三个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惠及10万余户农牧民、993名大学新生和46户“零就业”家庭。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560套12.44万平方米,近7000人的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