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6年大方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大方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667 发布时间:2016-03-24 08:12:45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3月13日在大方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县 长 顾掌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我们在市...
 
三是统筹推进大健康战略行动。培育壮大以“医”为支撑的健康医疗事业,构建起县乡村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县城15分钟健康服务圈、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培育壮大以“药”为支撑的健康药材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做强药品食品产业园区,以民族药、中成药、医药原料保健品为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引进医药企业和项目,努力发展医疗器械及医用材料,稳步发展化学药、生物制药等高端产业,实现中医药系列产品的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培育壮大以“养”为支撑的休闲养生产业,突出发展休闲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新业态,重点构建度假养生、休闲观光为主的大健康产业体系。到2020年,力争“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
 
四是统筹推进大旅游战略行动。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推动全县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注重全景式打造,按照景区标准统筹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处处皆景点、随地可旅游。注重全社会参与,坚持全民共建共享。注重全产业发展,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新等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丰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注重全方位服务,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注重全区域管理,健全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旅游发展合力。坚持市场化运作,配齐景区硬件设施,加快九洞天、油杉河、慕俄格古城和“羊场坝乌鸦洞航空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园”等一批县内大型旅游资源建设,启动支嘎阿鲁湖旅游开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将乡村旅游与县内大型旅游资源品牌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旅游资源链。力争到2020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100亿元以上,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体比重达15%以上。
 
五是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努力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打造工业强县升级版。加快发展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煤炭采掘、煤炭转化、煤炭装备制造、煤转化技术和安全生产设备研发、煤炭相关产品交易、煤炭资本运作等产业相互融合,力争煤炭产量2020年突破2000万吨,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大方火电厂二期工程建设,争取华润煤电一体化项目早日复工建设。积极稳妥推进400万吨/年精细化学品项目早日立项建设。力争发电量达到208亿千瓦时,电力产值达到77亿元。按照“一区五园”的思路,推进大方经济开发区和陶瓷园区建设,把产业项目装进去,把基础设施配套好,把管理服务做到位,把园区经营搞起来,提高标准化厂房利用效率,全面提高园区发展档次和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六大农业板块” 和“六个之乡”的品牌优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山地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到2020年,板块经济格局基本形成,并向良好态势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快形成生态种植——畜牧养殖——“三沼”利用、特色种养——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经果种植——林下种养——旅游观光等循环经济产业链。
 
六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协调等难题,推动城镇与乡村、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城区开发建设,稳步推进老城棚户区提质改造,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给排水、电力、公园、广场、能源、通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高县城人居环境品质。到2020年,力争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按照“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高质量、体现特色、宜业宜居”要求,突出产业、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加强规划引领、区划调整、政策扶持和市场运作,大力发展一批“六型”小城镇。到2020年,全面建成15个特色小城镇。按照生产要素集聚、空间布局紧凑、服务设施共享的原则,依托乡镇现状的空间布局、交通区位及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乡镇区域一体化发展。
 
七是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推进“绿色大方”行动,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深入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低效(质)林改造、经果林培育、石漠化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待、森林抚育、山体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源地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河流流域治理等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到2020年,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实施退耕还林,新增退耕还林造林22万亩,新增治理石漠化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0%。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增容和提标改造,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建设,完成毕节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涉及大方县的相关工作,推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周边村寨的污水截流、收集、处理工作,加强大气污染物治理,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积极推进工业和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全面开展治水、治气、治噪音、治土壤等防治工作。到2020年,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达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
 
八是统筹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大方至纳雍、大方至古蔺、黄泥塘至织金3条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昭通至黔江铁路,与在建的隆黄铁路、成贵快铁形成快捷的铁路枢纽。加快完善高速公路与园区、旅游景点、重点城镇之间的连接线建设。提升矿山公路、旅游公路等级,加快县乡公路提等升级改造,打通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断头路和通组公路,构建多式联运、互联互通的格局。到2020年全面完成322.46公里省道、297.5公里县乡道路建设目标,基本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三大会战”,加快骨干水源、引提水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启动实施手扒岩水库、乌溪水库、响水水库等4个中型水库和抬沙水库、龙井沟水库等7个小型水库,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实施大中型灌区、小型农田水利等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提高农田灌溉保障水平。实施一批城镇水源供水工程,加快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水厂改扩建和新城区供水管网及水厂建设。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治理、病险水库治理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到2020年,力争全县中型水库达到5座,总库容达1.67亿立方米;小一、二型水库达36座,总库容达3392万立方米。
 
九是统筹推进民生保障。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处理好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不均等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大方改革发展成果。教育文化方面。全面深化教育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保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投入多元、运转协调的现代文体公共服务体系,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占年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中、职业教育专任教师100%达本科学历。卫生计生方面。完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农村医疗卫生预防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突破财政保障水平不高、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等现实制约因素,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全县常住人口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91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生2.5人、执业注册护士3.14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创新人口计生服务模式,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健全管理服务措施,以控制政策外生育为重点,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2‰以内。就业创业方面。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民生建设的首要目标,多层次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以创业带动、重大项目拉动、引进人才上项目等多种形式改善就业环境。力争全县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培训城乡各类劳动者3万人。社会保障方面。建立符合城乡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并稳定在96%以上,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兜住民生保障底线。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