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2016年紫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紫阳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367 发布时间:2016-03-23 13:00:16
摘要:2016年3月18日在紫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紫阳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陈 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政府各项工作必须立足新起点、寻求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全面落实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完善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强力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各项工作,重点推进20项重点工作和20件城乡实事,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完成3.1亿元和2.15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当年脱贫1.29万人、减少贫困村30个,汉江出紫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标准。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集精准发力,实现脱贫攻坚新突破
 
    强化精准施策,狠抓责任落实。以精准为要,做好精准识别,核准核实对象,找准致贫原因,分类落实移民搬迁、产业增收、劳务就业、生态建设、教育扶持、健康医疗、基础配套和社会保障等精准脱贫措施,扎实开展电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精准做好搬迁、行业、专项、片区专项脱贫规划,精准落实重点项目和资金跟进计划。全年完成避灾扶贫搬迁4000户,库区移民避险解困搬迁293户,完成“地灾户、洪灾户”搬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规划建设精准扶贫村产业园区10个,积极鼓励能人大户领办发展合作组织50个,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带资入股、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等方式,实现贫困户劳务、土地、分红多重受益。有效组织劳务输出,实施订单定向免费技能培训4000人,劳动力转移就业8.2万人。落实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兜底等脱贫措施。积极引导教育困难群众激发内生脱贫动力,主动投入自身脱贫。发挥好县指挥部、镇工作团、村工作队三级工作职能,完善县级领导联村、县级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入村、党员干部包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实施“N+扶贫”计划,聚集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社会各方面温暖之手,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各类资源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攻坚合力,实现30个贫困村、1.29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强化投入保障,严格督查考核。县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争取、整合各类资金3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创新扶贫资源开发使用模式,成立县扶贫开发公司,设立县扶贫专项基金,搭建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积极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扶贫开发,以大投入推动大扶贫。创新考核机制,提高考核权重,从严督查问责。每季度听取各责任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半年集中巡查。按照“严、实、深、细”的要求,紧紧咬住目标任务不松劲,切实做好压力传导、政策辅导和工作指导,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述职报告制度,对工作不力、未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或弄虚作假的将实施最严格的问责,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二)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实现新增长
 
    紧扣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实施108个重点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以上。加快建设35个续建项目,对尚都滨江商业街、道教养生谷、瓦房茶山酒店、仁和国际、西门河新区等项目,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逐个找准滞后原因,明确时限要求,靠实推进措施,齐力破解难题,力促项目早日建成。全力组织73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确保39个产业项目、32个民生项目、29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顺利实施。坚持项目建设责任、督导、巡查制度,严厉打击强揽工程、恶意阻工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项目建设环境。准确把握中省政策扶持方向、资金投入导向以及陕南循环发展扶持领域,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谋划35个以上大项目,做实做精项目前期,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全年争取政策性补助和项目资金20亿元以上。
 
    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全面承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产业辐射,围绕富硒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城镇建设、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策划包装30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坚持“引资引智”并重,坚持“内资外资”并重。组织县级领导、部门乡镇、重点企业和优质产品走出去,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招商引资、推介产品。坚持“招大、引强、选优”,大力推行产业链招商、县级领导带队外出点对点招商、小分队驻地招商、商会招商等精准招商。更加注重引企引资质量,综合研判企业投资能力和项目成长性、带动性,引进核心竞争力强、带动力大的知名企业,规避盲目招商和抢占资源等现象,提高招商成功率和履约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招商优惠政策,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氛围,确保全年招商落地项目10个以上,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有选择聘请国内外各领域知名专家,建立紫阳发展智库,加大高学历专业化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和培养100名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
 
    加强财税管理,强化财政金融保障。扶持发展优势产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培育和壮大新的财税增长点。加强收入征管,对重点税种、重点企业实行全程监督,防止“跑冒滴漏”。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政策性贷款和转移支付资金,扩大资金运筹总量。保持财政资金向民生社会事业倾斜,保证重点领域建设资金有效供给。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银企合作,扩大信贷投放,新增1家小额信贷公司,提升金融支持地方发展能力。
 
    (三)促进转型升级,构建循环发展新格局
 
    做强富硒产业。把特色高效富硒产业作为生态友好型的首位产业打造,坚持高端设计、园区承载、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品牌引领、集群发展,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休闲观光发展之路,实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一是促进富硒产业提质增效。以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为载体,更加突出富硒茶产业主导地位,在扩规模、提品质、强品牌、促效益上下功夫,落实好茶叶产业创新行动计划,实施茶文化创新工程,狠抓基地建设、产品创新、品牌推广、质量标准体系、追溯体系、监管体系建设,按照宜茶皆茶的要求,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产业规模,全年新建紫阳种无性系茶园1万亩,发展紫阳种良繁基地600亩,改良低产茶园1.5万亩,培育生态茶园1万亩、山地观光示范茶园2万亩;加强老茶园管理,提高效益;抓好茶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标准化产业园建设管理工作;新建标准化茶厂2个,新建、扩建茶叶初制加工厂15个,培育提升3家省级龙头企业;发展紫阳富硒茶直销体验店20家、网店20家。全年产茶6200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3.2亿元。稳定发展魔芋产业,继续推广魔芋种植“紫阳实践”,实现种植面积6万亩。大力发展山林经济、涉水产业,因地制宜抓好富硒杂粮、畜牧、中药材、烤烟等特色产业,大力推广茶、沼、畜立体循环生产方式,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5个、扶持发展3个家庭牧场,推动产业循环发展。推进28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提升3个省级农业园区和19个市级农业园区建设质量,按照园区景区化,茶旅一体化发展模式,建设生态示范茶叶庄园4个。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培育发展富硒产业联盟。突出做大紫阳富硒茶饮产业,鼓励和扶持茶业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开发认证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组织引导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参与全市富硒茶文化、市场、科技创新行动,驱动企业培育发展新动力,引领茶叶产业发展。依托县富硒资源开发公司,探索组建富硒食品产业联盟,整合县内富硒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行业标准、集中打造品牌、共享销售渠道,积极引进品牌运营商,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打通线上线下,链接生产营销,降低营销成本,逐步改变品牌散乱、产品单一、鱼龙混杂的局面,形成抱团集约发展格局,提升我县富硒产业在全市的影响力和发展权重。三是加快富硒资源有效开发利用。高标准建设富硒农业示范园区。继续深化院地、院企合作,加大产学研力度,推进原产地标准化建设。分类制定农产品硒含量行业标准,深度开发高聚硒植物品种,加快富硒营养强化剂中试生产线研发,深化与企业合作开发高附加值富硒产品,促使研发成果转化为商品价值,推动富硒资源向富民产业转变。整合县富硒资源开发研究机构、人员、设备、职能,加强对外合作,提升研发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富硒资源有效开发利用。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