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陕西省)2016年宁强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宁强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737 发布时间:2016-03-17 07:18:39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7日在宁强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县长 黎建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宁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17日在宁强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县长  黎建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连同《宁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突出生态立县、循环发展,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城乡统筹”三大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谱写了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社会大进步的崭新篇章。
 
  ——过去五年,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生产总值和人均占有量年均分别增长13.5%、14.8%,均为2010年的2倍;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4%、18.9%,是2010年的2倍、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9%,累计完成28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9%,达到18.7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年均分别增长13.3%、15.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33:26:41调整为28:29:43。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认定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农业龙头企业17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90个。生猪出栏284.6万头、茶园总面积15万亩、中药材13万亩、核桃园22万亩,年均发展食用菌3400万袋、烤烟4500亩,粮油总产稳定在9.5万吨以上;“青木川”牌注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宁强华细辛”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1户,总数达到37户,累计实现产值162.8亿元,是“十一五”的3.1倍,年均增长26.4%。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完成基础建设投资4.2亿元,21户入园企业投产17户,11户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41.8%。旅游三产持续繁荣。青木川古镇、汉水源森林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AAA级旅游景区,羌博馆免费对外开放。累计接待游客733.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6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6倍、9倍。发展民营企业610户、个体工商户8090户。
 
  ——过去五年,是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实施重大建设项目143个,完成投资135.6亿元,是“十一五”的3.1倍。改造县乡主干道472公里,建成通村水泥路529公里;西成客专、阳安二线、108国道改造等重大交通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汉江综合整治、中小河流治理2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23平方公里,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1.5万亩;新建、改造输电线路1383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52处、4G通讯基站136个。建成全市首家县级城市规划展览馆,集镇总规覆盖率达85%。南大街、玉兴路、金牛路改造全面竣工,汉源大道、五丁路、快速通道建成投用,硬化背街小巷3.3万平方米,新建公厕19座,新增公共绿地11.8万平方米。青木川省级文化旅游名镇、阳平关市级重点镇建设稳居省市前列。启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08个,青木川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9.1%,较2010年提高11个百分点。
 
  ——过去五年,是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生态效益日益显现的五年。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稳步推进,汉江流域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5%、污水处理率90.5%;建成城区玉带河、云书河排污主干管网和嘉陵江水质自动监测站,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从源头上保障了“一江清水供京津、送西安”。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成功处置“苯乙烯泄漏”“嘉陵江锑污染”等8起环境突发事件。实施造林绿化26.5万亩,建成生态文明长廊136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1.8%。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1个、绿色单位1个,省市级生态镇村26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10个。
 
  ——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政府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社会民生、经济体制等各项改革成效显著,完成集体林权发证7.86万户329.4万亩,土地确权进入实地测绘,颁发“一照一码”152户。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累计执行招商项目112个,到位资金103.2亿元;引进外资企业3户,外贸自营出口创汇80.7万美元。政银企对接签约项目117个,发放贷款8.24亿元。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56.2%。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县行政服务中心受理事项5.2万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清理腾退办公用房1.1万平方米,取消公务用车161辆,“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坚持常务会议学法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制度,政府决策科学性、民主性不断增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99件、政协委员提案583件,办结率100%。
 
  ——过去五年,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治理不断创新的五年。完成民生支出62.1亿元,是“十一五”的3.7倍,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由72.8%增长到86.9%。发放各类民政资金5.29亿元,新增城镇就业1.13万人。“五项保险”扩面1.79万人,城乡低保惠及3.13万人,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建保障房5190套,实施陕南移民搬迁9677户,改造农村土坯房330户。新建农村幸福院40个,阳平关敬老院建成投用,五保集中供养388人。扶贫攻坚成效显著,累计脱贫5.6万人。新建标准化幼儿园61所,荣获“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县”;新设立普通高中1所,在全市率先创建为省级“双高双普”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新农合参合率99.99%,累计报销医药费5.15亿元;计生网上办证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认证,在全省率先出台计生特殊家庭“六免一补”政策,发放计生奖扶资金2.74万人6787万元。安装“户户通”3.3万户,建成综合文化站21个、农家书屋269个。高水准举办全民运动会、龙舟赛、羌文化高峰论坛等文体活动。科技专利获得授权65件。“六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创建深入推进,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力度加大,全县大局和谐稳定。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圆满实现“十二五”收官的一年。生产总值完成64.1亿元、增长12.2%;辖区内财政总收入3.13亿元、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1.74亿元、同口径增长12.8%;城镇、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602元、8068元,增长8.6%、9.5%。一是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夯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开展现场观摩点评,强化督导检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全力以赴扩投资、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97亿元,增长24%。5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5亿元、占年计划101%。西成客专隧道掘进18.7公里、架设桥梁6253延米,阳安二线7处控制性工程进展顺利,108国道宁强段改造开工,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进入设备安装。保障性住房竣工518套,陕南移民搬迁主体完工1618户。执行招商项目40个,到位资金27.1亿元。二是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狠抓要素保障,强化运行调度,加强技改创新,强力推进工业企业扩能增效。7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天宝电子新建生产线13条,惠侨石材、青木食品等项目建成投产。新申报规上企业4户,实现规上工业产值46.6亿元、增加值10.96亿元,分别增长17.5%、18.3%。新引进入园企业3户,园区工业实现产值21.5亿元。外贸出口创汇33.4万美元。三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深入实施“农业倍增工程”,狠抓农业园区和基础建设,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主导特色产业规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认定省级农业园区1个、龙头企业2个,14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产值5.67亿元。生猪出栏58.2万头,产茶6155吨,发展中药材2.2万亩、食用菌3922万袋、核桃园1万亩、烤烟6000亩;粮油总产9.8万吨。玉皇冠茶园被评为“中国最美茶园”。四是旅游三产活力倍增。突出规划引领,狠抓景区建设,创新宣传营销,培育消费热点,旅游三产拉动经济增长综合效应凸显。全年接待游客26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亿元,增长25%、37%。青木川古镇、汉水源森林公园分别实现门票收入583.7万元、52万元。申报限上商贸企业4户,新发展民营企业150户、个体工商户1815户。五是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县城、集镇、村庄社区建设,人居环境不断改善。21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6.27亿元,中心商业区1、2号楼交付使用,云书廊桥即将建成,新建和改造公厕6座。省市县级重点镇建设完成投资2.19亿元、占年计划110.6%,青木川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民俗艺术展示、辅仁中学操场改扩建等12个项目完工,连续三年全省考核第一;阳平关市级重点镇堤防工程、滨江大道等8个项目全面完工。启动建设美丽乡村53个、市级旅游精品村2个,成立新型农村社区3个。六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促进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全力解民忧、谋福祉。全年民生支出16.2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6.9%。新建标准化幼儿园3所,完成薄弱学校改造项目4个,高考二本上线1212人;发放各类民政资金1.12亿元,“五项保险”扩面1735人,新增城镇就业2050人;新农合报销医药费1.15亿元;科技专利获得授权16件;实施整村推进、彩票公益金、农综开发项目66个,实现脱贫1.438万人;成功创建全省首家“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七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牢固树立生态环保底线意识,以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深入实施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稳步推进“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生态环境日益优化。治理水土流失95平方公里,新建河道管网1.2公里、排污管网535米;拆改燃煤锅炉20台,新建节柴灶30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00台;实施绿化造林3.1万亩、中幼林抚育1万亩;汉水源湿地公园成功创建为全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八是社会治理成效显著。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强化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减少行政审批事项86项,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167项;在全省率先推行县级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公示常用权力5877项;政府机构改革和镇村综合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872件,中省市交办信访案件按期办结213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启动实施县城3期和毛坝河、安乐河镇视频监控系统,破获刑事案件414起,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