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贵州省)2016年湄潭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湄潭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759 发布时间:2016-03-02 16:20:05
摘要:(2016年1月14日在湄潭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湄潭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勰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湄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
文化旅游出奇招,毫不动摇推动旅游产业化。突出旅游规划。坚定“2554”战略目标,聚焦5A级景区创建标准,构建“快进慢游畅出”体系。唱响“中国茶海· 休闲湄潭”品牌,建成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打造全国知名的茶旅一体化创新示范区、休闲养生胜地和全域开放式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把湄潭建成世界的茶园、中国的花园、贵州的庄园、遵义的庭园、人民的乐园。旅游综合收入期末突破50亿元。加快旅游“六融合”。推进旅游与文体融合。丰富茶文化、浙大西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深度开发文化产品,建设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群;完善基础设施,办好体育赛事,拓展户外运动。推进旅游与新农村融合。用好中国茶海世界级资源实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精品农业;结合黔北民居升级改造,打造旅居农家,有序开发古村寨,建成20个旅游示范村。推进旅游与绿色工业融合。逐步完善园区旅游配套设施,结合产业特色和组团布局,建设产品展览展示区、体验区和观光通道,打造特色景观林带。推进旅游与城镇融合。规划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广场和公园,提档升级滨河景观,建成茶博会展中心,加快天下第一壶5A级景区申报进程。推进旅游与商业融合。融入地方文化,开发一批特色商品,建设一批综合市场,打造一批购物场所。推进旅游与大健康融合。立足自然生态和良好环境,依托桃花溪•生命谷、湄潭国际温泉城,大力发展养生、康体产业。完善旅游要素。紧盯“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打造一批有文化、有创意、有厚度的景区景点;抓住老六要素,做好“吃”的文章、提高“住”的能力、保障“行”的畅通、打造“游”的主题、做足“购”的特色、完善“娱”的功能。实现投资120亿元以上。
——推动两大引擎,确保全面小康
竭力抓好大扶贫,百计千心实现同步小康。紧盯一个目标。实施“十项行动计划”,坚持“六个精准”,落实“六个到村到户”,加快推进“33661”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确保2016年退出武陵山片区贫困县,实现贫困镇全部“摘帽”;2017年基本消除建档立卡绝对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坚持“五个一批”。鼓励建立新型农业经营关系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加困难群众收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脱贫标准线。全面完成9938户贫困户2.76万贫困人口教育培训,提升贫困对象脱贫意识和综合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两年完成1973户7308人易地脱贫搬迁。实现符合条件贫困对象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保障全覆盖。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倾力抓好大数据,奋发蹈厉打造云上湄潭。强化基础设施。抢抓国家实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和省市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机遇,推进“三网融合”,实现村村通光纤、户户能上网、广电网络全覆盖。发展电子商务。加强与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利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苏宁易购、供销e家、邮乐购等技术平台,做强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0家以上,建成农村电子商务网点600个以上,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电商企业网上销售额占总额的30%以上,网络零售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推进“互联网+”。探索互联网“+旅游”“+文化”“+交通”“+扶贫”等发展领域,促进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做好2016年各项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四大战略”,全力抓好脱贫攻坚与小康创建,奋力建设“绿色高效园区、生态文明茶城、美丽乡村典范、休闲养生胜地”,在“东部崛起”中打头阵、当先锋、走前列。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4%以上。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
——咬定“四大战略”不放松,推动“四个轮子”同步转
以“绿色高效园区”为抓手,扎实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工业总量。坚守绿色、生态底线,以经开区为主战场,统筹“四园”同步推进。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7亿元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22亿元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以上。促进产业融合。大力发展茶叶、粮油、辣椒、果蔬、白酒等特色优势加工产业,培育发展大数据应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节能环保、生物科技、大健康医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民营经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扶持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确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85%以上,新增规模企业15家以上、新增个体工商户1800户以上、扶持微型企业100家以上。强化项目推动。全面完成黔茶联盟集中精制平台、苏粤产业园、王老吉·贵州湄潭加工基地、统之源食品、凯美电脑配件、复烤厂异地技改等48个项目,实现投资48亿元以上。 
以“生态文明茶城”为抓手,强力推进“城镇带动”战略。坚定发展路径。坚持“生态文明茶城”“山水田园城市”定位,走产城景一体、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做强县城、做特集镇、做美村庄,建设“三宜”城镇体系,城镇化率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坚持规划引领。严格实施《城乡规划法》,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做好兰江、桃花江片区城市规划,完成“十三五”新型城镇化专项规划。依法打击违法建设,保持违法违章建设零增长。坚守耕地红线,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强化千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完善功能配套。优化城镇空间,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全面完成季皇农特产品交易中心、栖树林片区3-4号市政道路、象山大桥、青山输变电等26个项目,完成投资13亿元;加快推进一级汽车客运站、垃圾填埋场二期等10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5亿元。加强城市治理。持续开展“文明中国茶城”创建,巩固“四创”成果。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市容环境秩序日常管控和专项整治,实现城区道路保洁率100%,垃圾收集、转运率100%;新增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道路破损率控制在5%以内;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卫生镇和3个省级、14个市级卫生村。稳定房地产业。全面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加快农民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积极消化库存,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面完成滨江豪苑等17个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加快推进香江半岛等19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2亿元。
以“美丽乡村典范”为抓手,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战略。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和根本路径,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破解“三农”难题,厚植特色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种管水平,强化农业执法,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培育壮大专业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以上,新增土地流转1.3万亩。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量22万吨;新增精品水果基地1.5万亩;培育茶叶新品种,做优茶叶基地,茶叶总产量5.5万吨以上、产值35亿元以上、综合收入60亿元以上;新建“优质稻+”等绿色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以上;收购烤烟13万担以上。做强农业园区。加快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争成功申报红旗山茶旅一体化、铜鼓井农旅一体化2个省级园区,启动优质稻园区科技示范园建设,完成鹅公坝科技园组培中心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强化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成湄潭国家基本气象站,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全面完成关坎脚水库、2015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永兴至复兴二级路改造、物联网信息中心等40个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加快推进2016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10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8亿元。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富、学、乐、美”内涵,实现由建设新农村向经营新农村转变。创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标准化示范县,建立黔北民居地方标准化体系;实施黔北民居、小康寨、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完成投资7亿元,把湄潭“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打造成宜居家园、致富田园、乡愁故园、兴业乐园。
以“休闲养生胜地”为抓手,强力推进“旅游发展”战略。把握市场抓业态。加快推进文旅、农旅、工旅、城旅、商旅、康旅一体发展,打造避暑休闲、温泉度假、健康养生、山地户外、商务会展、汽车露营、科普探险、修学旅行等旅游新业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勇于探索抓创新。跳出传统思维抓旅游,迎合市场需求做旅游,发掘民间文化引旅游,打造核心景点领旅游,避免同质化。坚持以点带面,连珠成线,举全县之力打造红旗山景区,加快国家5A级景区申报进程,辐射带动天下第一壶、中国茶海、象山茶博园、水湄花谷、百面水等景区发展。善于独创思维,敢于无中生有, 精于小题大做、旧题新做、难题苦做,挖掘资源打造文化景点。突破住房公积金政策,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与旅游地产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抓项目。完成茶博会展中心、茶旅一体化游客集散中心,红旗山景区入口、50公里木栈道、60公里观光车道、拉幕会场,通途温泉酒店,桃花江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茶海景区、桃花江休闲度假区、仙谷山、桃花溪·生命谷、水湄花谷、象山茶博园、兴隆万花源、鱼泉桃花源、梅文化产业园、陶仪油菜花田等景区景点建设。实现旅游项目投资9亿元以上,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17亿元以上。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