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内蒙古)2016年武川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武川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3391 发布时间:2016-02-28 12:38:24
摘要:2016年1月15日在武川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武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靳春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将《武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
——2016年1月15日在武川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武川县人民政府县长   靳春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将《武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努力克服产业基础薄弱、发展水平落后的内部压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外部冲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攻坚克难、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扎实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二五”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44.95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由45.2亿元增加到52亿元,年均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6.8亿元增加到12亿元,年均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26亿元增加到11.65亿元,年均增长17.2%;招商引资由22.4亿元增加到29亿元,年均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490元增加到21413元,年均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990元增加到6378元,年均增长5%。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总量扩张、质量提升的态势。
  五年来,我们立足资源优势,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现代农牧业迈出坚实步伐。按照加快“两个转型”,打造“六个大县”的发展思路,特色农牧业实现重大突破。全县建成食用菌温室大棚3348棚,注册了“塞上蒙菇”商标,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福建等地,形成了以蒙禾源公司为龙头,以耗赖山乡、哈乐镇和上秃亥乡为重要生产基地的区域化生产格局。通过生态恢复、种养结合、种草采籽三种模式推进草业大县建设,流转土地种植优质牧草30万亩。马铃薯氨基酸提取项目的建设,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产业科技含量,为马铃薯大县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建成183个标准化养殖场,年均出栏肉羊68.7万只。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96家、家庭农牧场55家,流转土地65.4万亩。马铃薯、莜麦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小麦、荞麦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武川土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农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3.7%,农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以转型升级为抓手,工业经济实现明显转变。清洁能源大县建设稳步推进,以华能为代表的风电装机50万千瓦,以环聚为代表的光电装机12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120万千瓦,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总规模达到182万千瓦,“风光水三位一体”清洁能源格局初步形成。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蒙奇药业、伊鑫源肉业、蒙健氨基酸口服液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发展理念,冀东水泥矿源问题取得实质性进展,矿区开采及皮带长廊项目全面建成。经济开发区积极加快转型步伐,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8.5亿元,与“十一五”相比,增加83.7亿元、增长186%;税收完成4.9亿元,增加1.7亿元、增长53%。金三角园区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入园企业由7家增加至31家,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3亿元和15亿元,分别增长196%和500%。
  三是以文化旅游为突破,三产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经济,全面加强景区的规划和建设,修编完成《武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创意农业小镇、淖尔梁旅游景区等规划。创办了独具武川特色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武川莜面文化节”,完成《魅力武川》宣传片制作,充分展现了武川县厚重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发展变化。哈达门高山牧场二期工程启动建设,得胜沟红旅二期、牌楼馆旅游区建成营业,成为草原旅游通道上重要的绿色观光、红色追忆、亲水文化休闲度假区。依托自然生态景区,结合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初具规模,形成重点乡村旅游景点7个、农家乐村3个,被评为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全县年均接待游客达到3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27万元,年均增长13.8%和28.7%。旅游业的繁荣带动了过境服务的兴盛,年过境游人数和日过境车量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分别增加12%、11%。金融服务和支撑作用明显,内蒙古银行、立农村镇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包商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落户武川,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达到51亿元、38亿元,年均增长19.8%和41.3%,相比“十一五”期末分别增加99.2%和206%。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以改善民生、强基固本为核心,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着力推进以哈乐镇、西乌兰不浪镇、耗赖山乡为重点的小集镇建设,农村中心集镇的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提高。投资8亿多元以中东部为重点完成161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建设任务,其中高标准打造了圪顶盖、德胜营等10个新农村示范村,有力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面貌,有力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力促进了贫困农民收入增长,美丽乡村建设迈入新的时代。
  二是以提升城镇品位为重点,宜居水平不断提高。高起点、高标准修编了《武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可镇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武川县整体创意产业发展策划》等重要规划。先后建成房地产交易中心、就业社保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世纪金城、阳光小镇等优质商住小区。城乡一体化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入推进,累计完成配建廉租住房426套,回购保障性住房557套;改造棚户区36万平方米,改善了690户群众居住条件。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低保家庭住房问题全部解决。市政设施更加完善,共建成市政道路45公里、雨污管网85公里、水冲公厕23座、垃圾转运站13座,可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第三热源厂相继投入运营。先后建成昆都仑河公园、可可以力更公园等8处休闲场所,城镇绿地面积达到502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由 2010年的7.5平方公里扩展到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绿地率、供水普及率分别提高到48%、41.8%和90%,县城可镇宜居宜业水平明显上升,并被评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
  三是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核心,发展条件日臻完善。按照“一镇两带三线”生态建设总体布局,累计投资5.1亿元,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生态建设项目,重点实施了通道绿化和大青山北坡生态治理等工程,完成绿化面积37.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6.49%,被评为“全区重点区域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4亿元,国道209呼武下行线、武葛公路以及一批通乡通村公路建成通车,公路里程由 2010年的647公里增加到1017公里。持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新增和改善节水灌溉面积10.4万亩。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6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坡耕地综合治理11.2平方公里、京津风沙源治理23平方公里。城乡电网日趋完善,完成5项 110千伏以上输变电项目,建成首座500千伏输变电站。全县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①建设顺利推进,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善民生、和谐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贫困面貌大为改观。紧紧抓住国家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机遇,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制定了《武川县扶贫开发工作规划(2013年—2017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6亿元,重点围绕食用菌、优质牧草、肉羊(牛)养殖、马铃薯、中药材、山林虫草鸡等特色产业,实施了产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中央彩票公益金和老区“一村一品”项目,实现了12500户农民脱贫致富。
  二是努力保障改善民生,惠民程度稳步提高。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事业单位招考、就业信息平台建设、退役士兵安置和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五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058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669人、特殊困难群体就业1639人,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630人(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6841万元,“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累计补偿56万人(次),发放补偿款1.86亿元。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生活,累计下拨救灾救助资金3亿元,发放“暖心煤”补贴6660万元。新建改造互助幸福院8处,415户农村老人受益,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三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先后建成民族学校、特教学校、标准化公立幼儿园等一批重点教育项目,县城中小学全部建成了塑胶操场,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优质高中创建、职业教育建设取得新成绩,各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武川县志》、《武川文史》、《神奇武川》等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出版发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传习基地挂牌成立。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获得了自治区“文物大县”殊荣。广播电视“户户通”全面推进,武川电台恢复广播。科技工作成效显著,获评“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更好保障。标准化县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群众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升,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社区管理的基础作用,增设金三角、青山两个社区。积极推进“三联四调一确认”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党政联合接访中心,开通县长信箱,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化解信访矛盾,信访维稳工作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应急管理能力得到加强。“六五”普法取得实效,被评为全市“十佳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狠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主要节点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武装兵役、双拥优抚、民族宗教等工作稳步推进。统计、工会、红十字会、残联、档案、通信、消防等各项事业都做出了新的贡献。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勤政为民,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和政府自身建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源动力,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公立医院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等改革工作。努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87项精减到50项,减幅72%。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完善政务公开平台建设,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进程,依法行政水平、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及基层群众的意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切实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源头治理,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制度,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透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市、县有关配套规定,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圆满完成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治理、清理工作,三公经费下降31%。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②专题教育活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切实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信任和支持。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态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完善思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为“十二五”圆满收官画上了精彩的句号。
  一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后劲日益增强。现代农牧业快速推进。建成食用菌温室大棚1300棚,年产量达1800吨,实现产值1020万元。续建的奶联社3000头奶牛牧场、康子郎2000头肉牛养殖场和草原伊佳万头只肉牛(羊)养殖项目完成基础建设,新建了50个标准化养殖场、20个家庭牧场。种植优质牧草10.65万亩、柠条25万亩,结合草业建设完成土地规模流转15.39万亩。农业种植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5.6万吨。工业转型步伐加快。环聚新能源一期项目和抽水蓄能电站3、4号机组并网发电,华能六期和蒙能新能源风电项目完成前期手续办理。牧源、蒙歌来、牧郎等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通往哈达门高山牧场的县道033线公路完成升级改造,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完成前置相关审批。全年新登记各类经济组织1978户,同比增长53%;新增注册资金总额17.9亿元,同比增长52%。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