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河南省)2016年西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西平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526 发布时间:2016-02-19 18:31:38
摘要: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1日在西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西平县人民政府县长 申保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6年1月21日在西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西平县人民政府县长  申保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七大系统工程40项重点工作”为抓手,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保障,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务实苦干,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县域经济持续增长。我们牢牢把握稳中快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市前列。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7.9亿元,较上年增长9.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2.9、1.6、0.8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4亿元,增长14%,净增8000多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1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亿元,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272元,增长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10元,增长9.8%;各项存款余额197.8亿元,增长19.7%;各项贷款余额80.1亿元,增长24.4%,金融业保持平稳运行。
(二)坚持招大引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围绕“一变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目标,以招大引强为主线,以产业招商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项目建设在质和量上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在建项目133个,总投资17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4个,亿元以上项目38个。分四批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7个,总投资96.1亿元。26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51.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8%。利用省外资金2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农洽会”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6个,总投资205.7亿元。同时,我们成功承办了西平·中国服装产业转移论坛、2015河南服装大会暨互联网+中国服装智造论坛、中国国际畜牧机械产业联盟论坛,与多个服装协会、多家知名服装企业和畜禽设备制造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我县服装产业、畜禽养殖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合作共建的嫘祖服装新城产业规划已基本完成,区内道路正在规划建设,领秀·梦舒雅、罗莉春天等企业即将入驻,“中部米兰·智尚工园”一期工程开始运作。
(三)坚持建管并重,城乡建设明显加快。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城市目标,强化基础,完善功能,严格管理,提升品位,充分发挥城镇化“牵一发动全身”作用,城乡建设与管理取得明显成效。投资3亿元,对新区和产业集聚区11条道路进行了新修、改扩建。京港澳高速西平段改扩建项目已完成。金凤大道下穿铁路桥涵、107国道西平段升级改造、“两河”生态工程、嫘祖文化苑、西平生态园、宝严寺公园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营。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400套。大力发展园林绿化事业,新增绿地面积10.1公顷、附属绿地面积8.4公顷,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复查验收。深入开展“双违”整治和“三城联创”活动,全县用地和建设秩序明显好转,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扎实开展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乡村环境整治有序、乡村道路平坦直阔,令人耳目一新。
(四)坚持多措并举,工业经济稳中有升。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机遇,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破解发展瓶颈,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亿元,增长10.7%;工业用电量9.8亿千瓦时,增长9%。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2亿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6亿元,增长45%;税收1.1亿元,增长29%;从业人员2.4万人,增长38%,有望实现晋位省“一星”产业集聚区目标;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楼和农产品检测检验技术培训中心投入使用。光电产业园已入驻企业9家,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建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2家,金凤牧业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并申报了“省长质量奖”。企业上市工作取得突破,金凤牧业、新益面粉分别在“新三板”、“新四板”实现挂牌,卫平门业、华业陶瓷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坚持稳粮增收,农业基础更加巩固。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引领,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重点,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94.5万吨,实现“十二”连增。高标准粮田建设有序推进。投资2.1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17.2万亩。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投资3611万元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投资4610万元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已全部完成。林业生产扎实推进,成功创建了全国绿化模范县。畜牧业快速发展,新建、改建规模养殖场53家,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持续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38家、家庭农场255家,流转土地44万亩,农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完成了11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实现了6020人脱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林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完成。全省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现场会、全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场会、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暨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等先后在西平召开。?
(六)坚持规划引导,第三产业繁荣发展。依托我县传统优势,把第三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商业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投资26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商业街区、投资20亿元的建业城市综合体、投资10亿元的鹏祥商业中心、投资4亿元的国际商贸城二期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开展“西平十大名吃”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西平餐饮业的档次和形象。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成效明显。全县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2426家,个体工商户达1.4万户。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全县通过电子商务认定企业达16家,金凤牧业、华兴牧业分别被定为省级、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极库网、新华书店云书网电子商务平台已投入使用,专探水泉汪诞生了全市第一个“淘宝村”,农民在互联网上销售渔网、渔具,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兴力量。外向型经济不断壮大。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500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0万元。?
(七)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突出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成了食品药品监管、交通运输执法、科技工信、卫生计生、工商质监、产业集聚区和柏城办事处套合、电台电视台合并等改革任务。落实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政策,完成了公车制度改革任务。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县农信社成功改制组建农商行。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新《预算法》得到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国家确定的147项前置改后置审批项目和“三证合一”改革全部落实到位。全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
(八)坚持民生为本,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投入,统筹推进,十件惠民实事顺利完成。全县民生支出达到2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教育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投资1.2亿元的县第四中学、投资8000万元的华夏实验小学、投资5000万元的西平高中新校区已投入使用,投资2亿元的县第六中学、投资1.5亿元的县第八中学正在建设,改建公办小学附属幼儿园93所。在全市第二届运动会上,我县青少年竞技组、全民健身组荣获一等奖,学生组荣获二等奖。卫生计生事业不断进步。新农合大病保险全面实施;县医院外科病房楼、县卫生监督所和120急救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盆尧、吕店、出山、重渠4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12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完成;平安骨科等医养结合型医院蓬勃兴起;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人口素质不断提升。实施“乡村畅通工程”,建设乡村公路49.7公里。城市公交开通运营,市民出行更加方便。电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500千伏嫘祖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7万人。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27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91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106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至2%;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建、改建3所敬老院。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13个乡镇开通了智能广播网;在全市率先创办了手机报,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救火英雄李到信荣登“中国好人榜”;县纪委、文广新局联合拍摄的公益广告《爸爸去哪儿》,被省纪委评为一等奖;董桥遗址保护规划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10家燃煤锅炉拆改任务;小洪河、淤泥河等主要河流水质持续向好。革命老区建设工作成效显著,我县成功列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顺利完成了第五届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宝严寺社区被国务院侨办授予“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称号。创新社会管理,实施“天眼工程”,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信访工作“接、解、结”三字工作法得到省、市充分肯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与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更加密切。统计、物价、人事、民族、宗教、人防、通讯、老龄、史志、老科协、关心下一代、炎黄文化研究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九)坚持转变作风,自身建设得到加强。通过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不严不实”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积极向上的新风正气已经形成。全面梳理权力清单,切实扩大了政务公开范围,提升了政府执行力。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连续八年荣获“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县”称号。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基层基础四项机制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全年共承办市、县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43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审计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
2015年各项工作目标的胜利实现,同时也标志着我县“十二五”主要任务圆满完成。五年来,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紧紧围绕“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目标,积极应对、科学决策,克难攻坚、团结拼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推动西平经济社会进入了蓄势勃发的崭新阶段。
——这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县生产总值由103.1亿元增加到187.9亿元,净增84.8亿元,年均增长9.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4亿元增加到6.9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9倍,年均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6亿元增加到50.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9亿元增加到119.1亿元,净增57.2亿元,年均增长14%。?
——这五年,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由68%提高到73.8%,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二一三”优化为“三二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提高7.8个百分点。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建省、市级研发中心16家。节能减排“十二五”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这五年,是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五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由83.9万吨增加到94.5万吨,净增10.6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期间,全县新打机井4630眼,新建农桥3593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73亿元,通车里程增加到157.2公里,新建、改建县乡公路206公里,通村公路139.9公里。
——这五年,是城乡面貌显著改变、西平形象明显提升的五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0.5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2倍。城区面积增加到30平方公里,吸纳人口近30万人。环城乡实现撤乡设柏苑办事处。全县林地面积达3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9.3%。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园林城复查验收。
——这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民生投入明显加大,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超过92亿元。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万人,实现了4.5万人脱贫。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22.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1%和12.8%。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各位代表!
“十二五”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夯实了西平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基础,鼓舞了社会各界的士气,坚定了全县上下的信心。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积极参与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小、项目支撑弱、民生欠账多;“一产不强、二产不大、三产不优”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创新驱动能力弱,经济发展传统优势减弱而新的支撑力量尚未形成,保持经济持续增长难度加大;城镇化水平低,统筹城乡平衡发展任务艰巨;种粮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增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服务水平仍需提升;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还不到位,办事难、办事慢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此,我们一定自我加压,敢于担当,认真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