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349 发布时间:2016-02-05 07:37:29
摘要:2016年 1月16日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自治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万红 各位代表: 下面,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
——2016年 1月16日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自治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万红
 
各位代表:
 
  下面,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是五峰大创新、大建设、大突破的奋进五年、跨越五年。五年来,自治县人民政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实干苦干的进取精神,“苦战‘十二五’、大打翻身仗”,奋力实现了五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201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亿元,年均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年均增长23%;地方公共财政总收入4.62亿元,年均增长24.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4亿元,年均增长3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4亿元,年均增长14.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82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95元。
 
  完成了县城大搬迁。致力重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将县城从地质灾害隐患突出的五峰镇搬迁至渔洋关镇。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先后落实迁建补助资金15亿元以上;多方面争取建设资金、多渠道融资,统筹推进县城避险迁建工作。2012年9月以来,我们先后组建13个工作专班,全面推进新县城建设,累计完成规划设计230余项;坚持教育卫生、内外交通、两房等民生项目优先,累计开工项目83个,基本完工、竣工项目73个,完成投资33亿元以上。经过全县上下三年奋力奋战, 2015年11月上旬顺利完成县城整体搬迁。同步推进五峰镇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整治,完成凉风洞等5处滑坡治理,完成天池河城区段治理;积极推进“国际慢城”创建,以发展促稳定。
 
  实现了交通大突破。致力大办交通斩穷根,“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8亿元,比“十一五”增长51%,累计建成重点交通项目22个。致力构建畅通便捷的外部交通。陆渔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宜张高速渔洋关连接线和台小、呼北国道渔洋关绕城线开工建设,结束了五峰无高等级公路、无国道历史;完成国省干线大修125.8公里。开通新县城城市公交和宜昌至渔洋关、五峰镇城际公交。着力改善乡镇路网。完成了五巴公路改造升级,推进了马渔路县际出口路建设和二傅路升级改造,桥蒿路、桥麦路、采湾路等一批农村公路全线贯通,实现了西部每个乡镇建成3条出口路目标。农村道路通行质量明显提升,累计硬化农村公路717.1公里;实现“村村通客车”。
 
  推动了园区大发展。五峰民族工业园累计投入资金6.7亿元以上推进“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开发面积达到3.14平方公里。到2015年,园区累计签约项目32个,协议投资总额70.1亿元;落户企业15家,9家成长为“四上”企业;重点企业完成投资30.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过亿元;出口创汇1304万美元。园区成为五峰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县内谋划推进焦家湾工业小区、城北工业园建设,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机农具制造等低碳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赤诚生物等13家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成功挂牌上市。201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比2010年增长142.9%;五年累计招商引进项目75个,协议投资总额129.3亿元。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3.6亿元,年均增长11.7%。大力改善农村条件,建设户用沼气池3万口;解决9万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农田节水灌溉面积近1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3平方公里,治理中小河流31.2公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1.9万亩;2个乡镇、5个村的村庄环境整治达到省定标准。推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产业稳步壮大,新建茶叶基地1.3万亩、五倍子基地6.2万亩。2015年,茶叶总产量1.95万吨,比2010年增长22.6%;出栏生猪48万头,比2010年增长45.4 %。累计实现烟农收入3.9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8.9%。全县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1家,比2010年增加7家;“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覆盖农户4.9万户,直接带动农民增收过亿元;全县登记注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3个,其中巴人牧业、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国家级示范社。
 
  旅游发展更有成效。五峰被表彰为湖北省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县市。放大了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百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等国字号品牌效应。构建了县、乡、村、景区四级全域旅游规划体系。打造了“新县城+柴埠溪”“老县城+后河”两大旅游休闲平台。建成湖北首家茶博馆;成功创建后河天门峡国家4A级景区;建成柴埠溪客运架空索道;建成五峰国际大酒店。采花茶业系列产品被评为全国金牌旅游产品。长乐坪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栗子坪村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荆楚十大最美乡村”;白岩坪村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村”。“十二五”共接待游客7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亿元。
 
  生态优势更加突出。被确定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6.5万亩。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在全市率先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5个。着力推动生态家园建设。沼气入户率达到60%,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70%。实施8个特色村寨保护工程。划定生态红线,红线区域占国土总面积的72.5%以上。着力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在全省30个被考核县市中排名靠前,累计到位生态补偿资金3.5亿元,生态红利凸显。提前一年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十二五”减排目标。
 
  社会民生显著改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连年增长,2015年达到140人。筹集资金近3亿元推进县高级中学、幸福小学和“改薄工程”等项目建设,全县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文化工作亮点纷呈,民间舞蹈《五峰板凳龙》荣膺全国群星奖;《我在茶乡等你来》赴京专场演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实现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5%,累计报销参合农民医疗费 2.8亿元;大病救助资金达到1161万元。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县内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物零差价销售。持续强化社会保障。养老保险覆盖人群净增11万人以上,低保等社会保障支出年均增加1235万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903套,完成棚户区改造4010套。扶贫开发深入推进。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万人;每年高标准推进8个整村推进重点村、5个老区重点村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220户。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光纤”,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罗长姐当选宜昌首位“全国道德模范”。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统计、供销、质量技术监督、法治建设、科技科普、应急管理、广播电视、粮食、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保密、信访、档案方志、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气象、地质灾害治理、人防、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进步。
 
  五年来,我们更大力度抓争取,国家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北武陵山试验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县、“616”工程、武汉市对口支援等政策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在县庆30周年之际,我们争取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五峰办公,落实了一批重大项目。我们更大力度提效能,全县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群众办事更有效率。认真办理代表建议236件、委员提案369件,办结率100%。加强审计工作,审计金额20.7亿元,节约政府投资3.8亿元。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扎实开展“察担当、促有为”活动,积极践行“三严三实”,统筹推动各方面的工作,全面完成了自治县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全市排名前列,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排名中前进1位。2015年目标的全面完成,既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又为“十三五”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位代表,回首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这些成绩,来自于中央和省的特殊关爱、武汉市的倾力帮扶,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着全体代表、委员的智慧力量,倾注了全县人民的心血汗水。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奋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所有关心支持五峰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实体经济运行仍然困难,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日益迫切;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仍然繁重;精准脱贫的任务还很艰巨,发展民生的短板还很明显,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还很突出;社会治理还面临很多新领域、新情况;政府系统的工作作风还要继续加强、工作效率还要继续提升。这些困难问题,我们将毫不避让、毫不推诿,采取更加积极主动、扎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与任务
 
  今后五年,是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是贯穿全县一切工作的主干线。有国家和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战略举措,有推进主体功能区、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加快城镇建设的重大布局,有武汉市的对口帮扶,有宜昌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的辐射,有全县人民的顽强拼搏、激情奋战,我们对新的五年改革发展伟大事业充满信心!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三维纲要”,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继续深入实施“五县战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生态文化旅游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质增量,赶超跨越,着力打造投资洼地、精品产地、商品集散地、旅游目的地,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县、武陵山区创新发展示范县、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打开武陵山区“东大门”、打开宜昌“南大门”,确保2018年全面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的发展,我们短板不短、优势更优,机遇难得,大有可为。我们将继续弘扬开放精神、拼搏精神、担当精神,努力保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全省、全国,实现在2010年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工业增加值翻两番,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翻三番。围绕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努力放大生态优势。建成国家生态县,加速绿色崛起。推动水、大气、土壤污染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84%。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总收入达到40亿元;申报一批优势产业地理标志,建设中国茶叶三强县和五倍子第一县,着力发展绿色蔬菜、生态养殖、中药材等富民产业。努力畅通内外交通。大力争取郑州至南宁快速客运专线,加快推进宜张高速、宜来高速以及呼北国道、台小国道建设,加快实施一批过境五峰的省道建设,争取神农架-兴山-长阳-五峰高速公路项目,形成西部“一横一纵”高速骨架。重点打造民生交通,着力推动县际、村际出口路建设,在全县尤其是西部乡镇构建“乡镇大循环、村组大畅通”的交通格局。努力创新发展方式。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不断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全民创新能力,推动互联网+大众创业,充分利用优势农林产品、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打造独具五峰特色的双创平台。支持五峰民族工业园企业实施网络营销,确保到2020年园区珠宝集群、汽车配件、磨料磨具、新材料等市场主体达到80家以上,建成百亿园区。努力推动区域合作。加强与湖南石门合作,依托湘鄂“屋脊”壶瓶山建设跨省生态经济试验示范区。加强与恩施鹤峰合作,探索建立跨市(州)的五鹤生态经济一体化示范区。进一步深化与枝江市合作,探索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属地管理、行政审批、税收分配、配套服务等方面的障碍和壁垒,建成全省发展“飞地工业”的典范。努力落实惠民举措。扎实推进扶贫攻坚,确保所有在册贫困户按期实现脱贫,全县所有贫困村出列。推动公共服务全民共建、全民共管、全民共享,推动各项基础设施更为完善。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健康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不断加力,牢牢守住底线,使全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三、2016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推进精准脱贫的关键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生态综合考核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同类县市前列。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㈠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我们将以不退一步、不松一寸的坚定决心,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完成6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实现1.46万人稳定脱贫,为实现“精准脱贫、不落一人”奠定坚实基础。阵地建立在乡镇和村。对8个乡镇“战区”和108个行政村“作战单元”实行挂图作战、限时攻坚。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人。强化县级领导和“第一书记”包保责任,落实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分别联系1到5个贫困户制度,抓好精准识别工作,“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量身定制脱贫方案、脱贫项目清单;推进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建立严格督查制度。靠实靠牢产业扶持。探索完善专业合作式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完善省级产业扶贫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金融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新模式;有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启动就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培育产销能人、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动更多贫困户依托能人、合作社脱贫;建立龙头企业、产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的“1+N”扶贫联动机制。同时,推动助学扶智解困一批、卫生医疗救助一批。大力推进扶贫项目。争取一批国家武陵山片区和湖北省武陵山试验区项目;落实14.6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统筹研究扶持政策,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各项专项扶贫工作;切实抓好8个重点贫困村及市定特困村的脱贫攻坚;改造农村危房1200户;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方式与途径。积极抓好对上政策争取,加大对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政策兜底力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