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山西省)2015年吕梁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吕梁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234 发布时间:2016-01-30 08:56:56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12月27日在吕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吕梁市市长王立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09年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省委、省...
 
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六大发展”战略部署,按照“新布局、新发展、新形象”总体要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为脱贫攻坚提供产业支撑;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脱贫攻坚提供民生保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弊革风清、富裕和谐的幸福吕梁。
 
今后五年,我们要按照中央“五个发展”理念和省委“六大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将“新布局、新发展、新形象”总体要求,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将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重新进行谋篇布局。要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蓝图,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彻底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按照新布局要求和新发展目标,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充分展示吕梁干部的新形象、吕梁人民的新形象、吕梁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象。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传统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市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事业普惠水平稳步提升。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整体脱困,与全国全省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振兴、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的外向度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区精神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
 
——生态治理取得重大进展。生态脆弱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减排、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完成控制目标,建设用地、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林草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维权、依法办事成为自觉行动。依法议事决策程序基本完善,依法行政全面加强,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法治吕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精准扶贫,如期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县摘帽目标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市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政府最大的民生工程,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升脱贫内生动力,提高脱贫质量效果,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做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实施产业扶持、技能扶持、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3+1”精准扶贫战略,通过“五个一批”措施,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以“8+2”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片区扶贫攻坚、企业产业扶贫为载体,整体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开发水平,使有劳动能力的28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统筹资金、项目、用地,采取行政村内就近、建设移民新村、依托县城集镇或工业园区、乡村旅游区、投亲靠友等方式进行安置,探索跨县、跨市域安置方式,切实保障搬迁群众的自主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结合城市和城镇建设,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一批楼市去库存化。充分考虑移民群众的就业、就学和生活等问题,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使“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统筹各级生态补偿资金,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化成生态保护人员,使居住在生态脆弱区的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针对因贫失学、因学致贫问题,对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实行全覆盖,切实保障农村寄宿制学生的基本生活。加强贫困人口教育培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千村万人就业培训,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使有外出就业意愿的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积极探索解决农村贫困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确保全市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13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重点实施“三个一”扶贫计划。要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我市为主实施的吕梁山片区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千伏光伏发电、10万贫困人口护理培训“三个一”扶贫计划的机遇,借力发展,抓好我市200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70万千伏地面电站、村级和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6万护理护工和家政培训就业,努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开展专项扶贫,加大财政投入,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中的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整村推进、电商扶贫、构树扶贫、旅游扶贫等项目,实现精准到户。实施行业扶贫,整合涉农资金捆绑使用,行业发展资金项目要向贫困地区、贫困对象倾斜,加大贫困地区信贷支持力度,实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推进社会扶贫,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发挥社团、企业和社会各界组织的作用,形成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面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市县乡村要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做到步调一致、协同作战。要统筹整合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力量,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包村单位和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完善脱贫考核机制,按年度目标任务严格评估验收,建账销号,脱贫到人。建立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对不能如期完成脱贫任务的严格问责;对提前脱贫摘帽的,除继续享受扶持政策外,再给予资金、项目奖励。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和审计力度,对扶贫领域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问题,坚决从严惩处。
 
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咬定目标,奋力前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
 
二、加快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夯实脱贫攻坚的产业支撑
 
产业优化升级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我们必须围绕三次产业提档升级、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用产业发展打破贫困壁垒,推动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全力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持上规模、降成本、增效益,加快建设中部煤电能源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加快现代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一批资源枯竭、高硫高灰矿井,置换建设一批500万吨级以上矿井,到2020年全市煤矿批复总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内,原煤产量控制在1.5亿吨以内。二是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建成临县京能等4个核准在建电厂,发展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机组,推进吕梁微电网、局域网建设和大用户直供。加快推进岚县等4个2×100万千瓦坑口电厂、方山等3个2×35万千瓦火电项目,力争“十三五”末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就地消化原煤6000万吨,实现煤炭大市向电力大市转变。三是加快新型铝工业发展。抓住山西建设中西部铝工业产业集群的机遇,依托资源、能源、电网优势,突出全产业链招商,实施联合重组,重点建设兴县、孝义、交口、中阳和柳林电解铝及铝材加工园区,着力延伸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产业链,力争“十三五”期间形成1300万吨氧化铝、200万吨电解铝、200万吨铝材产能,带动2000万吨原煤、600万千瓦电力装机实现就地转化,使铝工业成为我市继煤炭之后又一大支柱产业,形成煤、电、铝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四是培育壮大新兴接替产业。新能源产业要发挥煤层气资源优势,推进兴县、临县、柳林、石楼等地面煤层气抽采和煤矿瓦斯井下利用全覆盖,力争到2020年全市地面和井下瓦斯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推进市区、中阳、柳林日处理1000吨垃圾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光热发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规范分布式电源管理,力争形成3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体系。新材料产业要加快推进柳林李家湾光电子、岚县江川国威新材料等工业园区建设,在特种玻璃加工、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装备制造业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鼓励和引导交城国瑞、文水光华、华一等重点企业,做强轨道交通、市政设施、电力装备等产业。白酒产业要以汾酒集团为龙头,依托杏花村酒业集中发展区,扩大市场份额,建设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产业基地。
 
努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增效提速。围绕建设山西中西部物流中心区域重要节点目标,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轴线,按照“一核两翼两带”现代物流总体布局,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服务。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争取2016年建成兴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孝义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试点县,加快推进淘宝特色中国吕梁馆建设。规划建设临县柳林红枣、汾阳中阳核桃、文水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等市场。以打造“山河多娇、英雄吕梁”形象为目标,重点挖掘红色文化、沿黄风情、廉政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名镇名村,开发农家乐、休闲农庄、乡村客栈、民俗展演、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项目。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实现景区与重要交通枢纽、景区与景区之间道路互联互通;完善景区标识牌、厕所等配套设施,规划发展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加快构建“一核两擎一环四带”旅游格局,使文化旅游业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成为加快脱贫的重要支撑产业。
 
构筑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坚持非煤产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布局,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建立园区扶持机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园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建设一批铝工业、酒业、装备制造、煤化工等工业园区,推进一批物流园区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吕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点打造一批空间集中开发、资源节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服务集聚配套的产业园区。
 
大力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一要全面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二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进“8+2”农业产业化,重点抓好核桃、红枣、杂粮、畜牧、食用菌、设施蔬菜、马铃薯、林下经济八大产业。狠抓“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着力打造岚县“全国马铃薯主粮化开发第一县”;集中扶持建设交口、方山、兴县、临县食用菌基地县,汾阳、兴县、石楼绿色杂粮基地县,平川四县(市)特色蔬菜基地县;推进文水10万亩梨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养一批前景好、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鼓励“互联网+”模式,开展农超对接,增强吕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三要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在设施蔬菜、马铃薯、小杂粮、畜牧养殖4大产业上寻求突破,重点支持孝义、方山、文水建设标准化示范县。建立健全农业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强化农畜产品安全监管,积极创建吕梁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到2019年,建成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市。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增加发展韧性,大力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动吕梁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脱贫攻坚和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改革才有活力,开放才有空间。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转型综改区建设推动金融振兴、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三大突破”,努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结合吕梁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改革、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建立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力争在事关转型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围绕健全市场经济制度,加快完善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煤炭等矿产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积极探索煤炭区域联合营销模式,推动煤炭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建立产权清晰、规则一致、竞争有序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试点,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规模经营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林业、水利、供销合作社等综合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推进科技创新。加大财政资金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省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与国防科大的合作,加大“一院三基地”建设力度,推动高性能云计算、应用微纳卫星、无人机系统和能源互联网产业化,将吕梁建成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市。重点推进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教育、科技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2016年底建成适用市、县两级的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云计算平台,提供统一高效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服务。支持离石数字生态科技城、柳林李家湾光电子产业园、孝义高新技术产业园、文水高新技术创业园等成为省级众创空间。推进与省农科院科技合作,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重点在红枣防裂果、核桃抗晚霜冻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每年培育100户中小微科技型企业、8户高新技术企业,力争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让全市人民共享科技发展成果。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