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湖北省)2016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保康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1673 发布时间:2016-01-26 09:39:30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30日在保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和《保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2月30日在保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和《保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保康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夯实发展基础的五年,是战胜各种困难、经受严峻考验、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五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十二五”是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保康形象显著提升的五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4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02亿元,增长1.4倍;地方财政总收入由4.69亿元增加到13.15亿元,增长1.8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15亿元增加到11.5亿元,增长4.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8.5亿元增加到43亿元,增长1.3倍;外贸出口由1522万美元增加到5627万美元,增长2.7倍;直接利用外资由769万美元增加到1740万美元,增长1.3倍。县域经济发展逆势进位,在全省考核排名由2010年的40位上升到2012年的35位;2013—2014年,在全省县域经济分类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居29个山区县(市)第五名。保康多项工作在全省有位次,在全国有影响。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先进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县、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全省科技创新考核进位显著先进县、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全省科普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的五年。“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深入实施,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生态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核心景区建设扎实推进,旅游景区品质大幅提升,尧治河、五道峡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保康生态旅游品牌价值彰显,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增量提质,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磷化工、矿业经济、农副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扎实起步;园区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提速,入园企业达到53家,建成投产33家。企业成长工程成效显著,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净增71家,总数达到88家。预计2015年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增加值40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2倍、3.6倍。特色农业规模快速扩张,五年新增各类产业基地35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成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5家,专业合作社达到539家,家庭农场达到133家;农业品牌建设提档升级,“中国有机谷”保康项目区启动建设,全县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5个,认证面积达到5.3万亩。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物流快递、电子商务、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提质提速,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是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后发优势日益凸显的五年。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的5倍。开工建设各类重点项目298个,竣工158个。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全面飞跃。谷竹高速建成通车,麻竹、保宜高速通车在即,结束了保康没有高速的历史,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历史性突破;改造提升干线公路320公里,新修通村水泥路781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兴建各类饮水工程1283处;实施国土整治12万亩;建设通讯基站795个;220千伏翁泉变电站建成投运,电力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开工建设,改扩建乡镇文化站10个,新建村文化室147个;新建、改扩建校舍11.4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16.8万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4.4万平方米;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和县医院改扩建工程,累计建设“四化”乡镇卫生院10家,“五化”村卫生室264个。工业生产项目加速推进。祥云万丰公司20万吨复合肥、荆楚水泥10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一大批实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十二五”是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的五年。从保康全山区县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引领、组群发展,以旅游化标准统筹城乡建设,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先后高标准编制了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牌坊湾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县城区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牌坊湾、余家坪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五年扩展3平方公里,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基础性、支撑性功能项目系统推进,熊绎大道、绕城公路建成通车,城区交通环线全面贯通;沿河景观、绿化亮化、污水垃圾处理、城市天然气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深入实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后坪、两峪风情旅游小镇建设特色鲜明,龙坪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亮点纷呈。城关叶家湾、孙家湾新型农村社区,寺坪大畈旅游示范点基本建成,尧治河、格栏坪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绿满保康”行动扎实推进,建成省级森林城镇1个、绿色示范村14个、生态村22个,市级绿色示范村26个,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十二五”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的五年。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展顺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三个一”改革有序推进,政务服务效能明显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财政改革不断深化,预算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共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卓有成效,8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1家企业在北京中关村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新增金融市场主体9家,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在全国推广。对外经济合作谱写新篇章,襄阳余家湖保康工业园、襄阳(南漳)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飞地经济”成为保康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五年新引进项目351个,实际到位资金267亿元,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二五”是社保体系逐步健全、群众福祉持续增进的五年。加强公共型、民生型财政建设,坚持把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1万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预计五年分别增加12313元和5368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明显提高;实施低保救助10.5万人次、医疗救助4.2万人次。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4120套,改造农村危房7544户,解决了4万人住房难问题。城区公交1、2号线全面开通,居民出行更加方便;金盘洞水厂建成供水,饮用水源地保护持续加强,城区居民喝上了干净水;“菜篮子”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新建标准化蔬菜大棚532个,新开办蔬菜平价超市8家,较好地缓解了城区居民吃菜贵、吃菜难问题。扶贫开发深入推进,9.0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综合考评连续六年蝉联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削减,空气清洁指数、水环境质量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省级生态县创建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十二五”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保康建设成果丰硕的五年。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4.3%。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学前教育快速有序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中职、高中和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新提升。城乡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多年位居省、市前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高位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民健身工程实现村级全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平安保康、法治保康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治安状况满意度、公正执法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政府应急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物价、编制、供销、档案、修志、气象、人防、残疾人、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住房公积金、人民武装和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
“十二五”是自身建设不断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的五年。坚持民主议政、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民主集体决策制度,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自觉落实县委各项重大决策,主动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积极与县政协开展民主协商。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不断提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省、市委意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大幅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和财政资金监管,促进了政府廉政建设,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即将过去的2015年,面对少有的严峻复杂形势,我们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动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20%,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十二五”期间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全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上下的和衷共济、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保康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家、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解放思想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我们始终保持创新的勇气、改革的锐气和蓬勃的朝气,敢于破“坚冰”,啃“硬骨头”,用“钉钉子”的狠劲破解发展难题。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体制机制,拓展了发展空间,增强了发展动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县情。发展不够是保康最大的实际。我们坚持把县情作为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不断深化县情认识,注重把上级精神、外地经验和保康实际紧密结合,用先进理念引领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上级精神、具有保康特色的山区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求真务实。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统筹谋划,埋头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促进了县域经济升级增效、逆势跨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作决策、想问题,充分考虑群众意愿;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办实事、解难事,帮助群众脱贫解困;秉持公平和谐理念建工程、上项目,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必须坚持清廉为官,事业有为。清正廉洁是为官之基,谋事创业须奋发有为。我们始终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坚持清廉为官勇担当,竞进有为不懈怠,以清廉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和良好的形象,升腾了保康发展的强大气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新常态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县域经济总量偏小,工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农业综合效益不明显;招商引资质量不高,项目支撑后劲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新型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精准脱贫任务异常艰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四风”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保康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的加速推进期,是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决胜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密集出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政策措施,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深入推进片区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未来必将有更多的政策惠及保康。保康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更加明晰;随着麻竹、保宜高速建成通车,保神高速、郑万高铁开工建设,保康将全面进入高速时代、高铁时代、旅游时代,扩大开放的空间更加广阔。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持续深化,具有保康特色的产业体系基本成型,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支撑基础。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坚定信心、沉着应对、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实现保康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
“十三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以质为帅、量质兼取”总要求,牢牢把握“三维纲要”,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更加注重产业培育,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对外开放,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加快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美丽幸福新保康建设新局面。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强生态旅游试验区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推进美丽保康建设。开放是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举,做大做强“飞地经济”,为跨越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共享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共建共享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自豪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陕ICP备2022009214号-1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陕ICP备2022009214号-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