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网提示:你现在浏览的网站是镜像网站

请访问原网站:www.ahmhxc.com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宁夏)2017年泾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来源:泾源县政府网 作者:知县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18-06-30 08:09:09
摘要:预计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4597万元增加到1.4亿元,年均增长32%,四年增长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8.7亿元提高到45.7亿元,年均增长25%,提前两年实现翻番。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7︰35︰48,特色农业占一产比重达到6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2%,旅游业增加值占到三产的半壁江山。新三板、新四板泾源企业榜上有名。商贸流通持续活跃。城乡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乡镇集贸市场繁荣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6年10月25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泾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威虎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各位代表: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砥砺奋进,铿锵前行,书写了跨越发展的历史篇章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全县人民,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预计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4597万元增加到1.4亿元,年均增长32%,四年增长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8.7亿元提高到45.7亿元,年均增长25%,提前两年实现翻番。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7︰35︰48,特色农业占一产比重达到6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2%,旅游业增加值占到三产的半壁江山。新三板、新四板泾源企业榜上有名。商贸流通持续活跃。城乡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乡镇集贸市场繁荣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6%。财税金融运行良好。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到17.4亿元,年均增长8%。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5亿元和15亿元,年均增长9.6%和15.8%。区市综合考核由2012年的末位上升到2015年山区组第三名,连续两年荣获全市综合考核一等奖,实现了县域经济进位赶超的历史性突破。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脱贫攻坚精准发力,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扶贫开发扎实推进。围绕“六个精准”,严格落实“四到”措施,累计整合资金6.28亿元,全力推进84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完成3个整乡推进、25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50个贫困村脱贫,贫困人口减少2.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19个百分点。生态移民全面完成。累计完成迁出区生态修复22.3万亩,搬迁安置移民6114户25537人,县内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64元,增长12.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创业就业稳步增长。完成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8093人次,转移劳动力11.3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14.6亿元,年均增长12%。发放各类创业贷款1.4亿元,城镇新增就业3059人。预计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12元,分别是2012年的1.4倍和1.5倍,年均增长9.1%和11.5%,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项目带动成效明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四年来,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28个160亿元,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1个46亿元,年均增长34%。综合交通网日趋完善。东毛高速建成通车,高速公路、 国道344线全线贯通,泾平公路、泾隆公路投入使用,“三纵三横”的立体交通大格局已然形成。民生水利网高点布局。中南部城乡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峻工,城市防洪体系正式启动,泾河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建成蓄水,香水河、干沟河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推进,“三水润城”的水生态环境日益优化。生态环保网渐成体系。完成人工造林8万亩、封山育林7.5万亩、补植补造29.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生态主体功能区的成果愈加巩固。电力保障网普惠万家。新建香水110千伏变电站,改造电网261公里,动力电实现“村村通”,受益群众1.36万户,电力扶贫的支点作用不断显现。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特色产业优势凸显,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旅游产业厚积薄发。全域旅游拉开帷幕,冬季旅游开篇破题,旅游业态雏形初显,景区环境不断优化,20公里旅游服务带、回乡水坊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2016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7亿元。荣获“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草畜产业提质增效。坚持“一特三高”发展思路,引进澳大利亚安格斯基础母牛1.4万头,全县肉牛存栏保持在10万头;大力推进饲草基地建设,建成10万吨饲草加工配送中心,优质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20万亩。“泾源黄牛”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中国畜牧业协会命名我县 “宁夏安格斯肉牛繁育基地”。苗木产业结构优化。“小苗上山、中苗留圃、大苗入市”长效机制全区推广,完成精准造林7万亩,六盘山特色花灌木达到1.4万亩,全县苗木种植面积优化到19.2万亩,外销各类苗木9400万株,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绿色发展优秀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蜂产业异军突起。强化中国农科院战略合作,实施优质蜂蜜富民工程,引进原蜂6110箱,新建养殖示范场5家,发展养蜂户1317户。泾源县列入宁夏首个中蜂资源保护区。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四年来,累计实施大县城建设项目50个69亿元。建成保障性住房5.4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3.4万平方米,新增商品房57万平方米,3.8万困难群众乔迁新居。新建城市公园2个、城市商业综合体4个,提升改造特色街区4条,供暖面积扩容27万平方米,改扩建城市道路10.5公里,“四纵九横多点”的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29%。美丽村庄亮点纷呈。新建美丽村庄71个、农村标准化社区48个,完成危房改造7315户。重点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群众提前两年喝上了放心水;集中实施农村道路连通工程,乡村道路实现全硬化;全面实施农村“亮灯”工程、“阳光沐浴”工程,基本实现村村有路灯、户户有热水。环境整治纵深推进。推行“大城管、大环卫、大整治”长效机制,拆除违章建筑46.8万平方米,关停石灰窑33口、采砂场17家,取缔非法加水点55处,建成中心村垃圾填埋场35个,绿化道路155公里,连续两年荣获全区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工程山区组第一名。连续三年荣登“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泾河源镇入围全国首批特色小镇名录,六盘山镇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山清水秀城美新泾源不断绽放。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全面提升。连续四年实施民生计划,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72.6%。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坚持“小县办大教育”发展理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验收,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累计实施教育项目245个,投入资金2.3亿元,年均增长44%。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县内二本以上上线人数逐年增加,中考成绩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三甲。卫生计生便民利民。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宁医大总医院托管试点取得实效,乡镇卫生院、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全面建成使用,中山医院、佳禾中医院等民营医院落地泾源,全社会资本联合办医格局初步形成。社会保障更加完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率先提标,60岁以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县中心敬老院和泾河源敬老院陆续投入使用,75个农村幸福院“老饭桌”全面运行,五保集中供养率位居全区第一。文化体育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中心交付使用,全民健身中心免费开放,建成村级文体广场61个、体育健身步道30公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通过自治区验收,第十届全国民运会取得“两金一银”的历史最好成绩。VRH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改革开放深度拓展,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这四年,我们立足区位优势,成功举办黄牛节、山花旅游节、冰雪文化节等重大节会,积极推动六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搭建了对外开放的交流合作平台。我们加强跨区协作,促进天山牧业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与无锡市在全域旅游、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全方位战略合作,拓宽了互利共赢的发展空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车改革、财税金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16项重点领域改革事项,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我们破解瓶颈制约,着力推动“征地移苗”制度的实施,催生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节约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我们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三个一批”精准造林模式,全面助推产业精准扶贫,实现了生态增绿、群众增收。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诠释了人与人教育平等的深刻内涵,解决了每个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让所有求学的孩子更有尊严。我们顺应民心民意,率先推行农村幸福院“老饭桌”养老服务机制,惠及鳏寡孤残和留守老人,推动一家一户的大问题渐变成社会关注的大民生。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发表评论

县域县情站点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

邮箱:
皖ICP备14012504号-4

县情资料网:思想、态度、嗅觉皖ICP备14012504号-4 邮箱: